浅议职业中专钢琴教学的几个要点
2021-12-30折艳丽
折艳丽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庆阳 745002)
“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是中职教育机构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要求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技能学习的专业性和精通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专业内相关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让学生通过全面学习,实现全面发展。[1]钢琴教学,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授钢琴课程的时候,不仅要教授钢琴的基础知识和弹奏方法,还要教授学生的“弹、唱、编、讲、教”等相关的钢琴幼师技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全部的潜力,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准,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因此,在钢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钢琴特长,而是在学生具备钢琴特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幼儿钢琴教学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幼儿园和幼儿。同时,教师在解决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时,其出发点也需要源自教育方面,通过说教、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教师的认知,减少学生在教学时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同时,在中职学前教育中,学生的生源地不同。这就代表着学生的钢琴基础、音乐水平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学情或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将普遍性和差异性相结合,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快速提升。例如,《闪闪的红星》这首歌曲,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授歌曲的时候,一部分学生由于喜爱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对该首歌曲的歌词、曲调非常熟悉。因此,教师只需将教学的重点放置在另一部分学生身上,重点带领这部分学生一起学习《闪闪的红星》的弹奏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中专钢琴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重视儿童歌曲欣赏的作用
学前教育,其服务的对象是幼儿园或者幼儿。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侧重点应当在幼儿歌曲上。学生如果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或是较少掌握幼儿音乐曲目的弹奏方法,就很难弹奏出适合幼儿的音乐和歌曲。这不仅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还会给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带来阻力和困难,影响幼儿全面健康发展。[2]教师在教授学生弹奏儿童歌曲时,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幼儿歌曲的欣赏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大量的幼儿歌曲或曲目,增强学生对幼儿歌曲情感、内容、节奏和曲风的了解和学习。熟能生巧,学生练习多了就可以结合不同的歌曲内容,弹奏出符合幼儿特点的、不同的歌曲,调动幼儿在音乐课堂中的积极性和情绪,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
例如,《少女的祈祷》这首钢琴曲,歌曲的整体结构纯洁、亲切,曲风温婉、动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其通过高低起伏的韵律唤醒人们对美好、纯真的向往和憧憬。《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悠扬、婉转,简单易学,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虫儿飞》这首歌曲以舒缓的旋律为主线,通过感伤的歌词内容,调动欣赏者内心的悲伤情绪。这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歌曲,其歌词非常简单,适合幼儿记忆。教师通过带领幼儿学习这首歌曲,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明白人的情绪除了有开心和愉快以外,还有悲伤、忧愁等伤感的情绪。这样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情感逐步成熟和完善。
三、锻炼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
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用钢琴弹唱的镜头。这就是钢琴教学内容中的自配伴奏弹唱法。钢琴自弹自唱最能体现出教师的风采,同样能够带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提升幼儿赏析美的能力。中专钢琴教学课程,属于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钢琴教学课程中,自弹自唱也是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另外,学生在毕业进入幼儿园工作后,必然会涉及钢琴弹唱。因此,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自弹自唱,并不是简单懂得弹奏和演唱就可以完成自弹自唱,而是需要学生将钢琴弹奏、歌曲演唱和声乐有机地进行结合,才能达到自弹自唱的境界。
例如,《数鸭子》这首歌曲,想要培养学生的弹唱能力,首先,教师应当从简单的歌曲开始让学生进行练习。其次,教师要锻炼学生识谱唱歌的能力。这样,学生在成为幼儿教师以后,其弹唱的内容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如果学生看到曲谱,却不能完成歌曲演唱,必然会影响教学进度,降低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即让学生看到乐谱后,能够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音色、情感和表现力。最后,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心理素质。钢琴的学习需要学生长期练习和坚持。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弹奏练习,才能掌握钢琴弹奏的核心要领。很多学生在进行弹奏或表演的时候,往往容易把事情搞砸。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无法应对外界环境的压力。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和支持学生敢于表演、敢于弹唱。
四、合理教学提升钢琴技巧
中职学前教育虽然不同于普通教育,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讲究合理性。钢琴教学作为一门音乐乐理课程,需要学生掌握钢琴的基础知识。其主要包括基础练习、奏鸣曲、伴奏曲、大型乐器等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会选择按部就班或者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钢琴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无法高效提升学生的钢琴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教学形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3]另外,教师需要深挖钢琴音乐教材的内容,将钢琴知识进行系统的、规范的整合,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同时,在钢琴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讲授心理、艺术、情感和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为学生担任幼儿教师这一岗位打好基础。
例如,《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曲,教师在教授时,还可以结合歌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教师可以用这几句歌词告诉学生: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想要获得较高的弹奏水平,就需要不懈努力和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学好钢琴,提高钢琴的演奏技能。“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教师可以用这句歌词告诉学生:在弹唱表演的时候,不要害怕、紧张,时刻牢记自己的梦想。
五、注重钢琴曲目情感的培养
钢琴,是一种乐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比如,克莱德曼的《梦中的婚礼》表达了人们对爱情婚姻的情感;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表达出了人间真情;李闰珉的《雨的印记》表达了对亲情的赞美之情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情感和情商的培养。钢琴教育,完全符合幼儿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钢琴基础知识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4]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激励和强化作用,同时结合相关的歌曲,将情感教学贯穿到整个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营造出舒适、艺术感强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情绪感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讲授肖邦的《幻想即兴曲》时,这首钢琴曲也是很多演奏者非常喜欢的一首曲目。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了不同的情感内容和风格。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这首钢琴曲的反复聆听和欣赏,体会钢琴曲背后的情感。《幻想即兴曲》气势磅礴深远,琴声悠扬轻快,时而深情、时而诗意,钢琴家演奏出了美轮美奂的幻想梦境和爱情最初的美好。《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学设备,采用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将歌曲中的内容表达出来,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形成有效的刺激,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把握歌曲的旋律,体会生活中勤劳、朴实、善良的情感。
六、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需要不断努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教授方法,培养出合格的幼教人才,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