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路径分析
2021-12-30廖海燕
廖海燕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7)
我国以往习惯于应试教育,注重对学生笔试能力的培养。目前,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口语逐渐受到重视。只有重视培养学生口语能力,高职学校才能保证一直向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简述
“支架”是建筑行业常出现的词汇。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支架式教学模式逐渐走向成熟,被运用在教学中。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当学生的支架,把学习任务逐渐转交给学生,到最后,撤出支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支架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情境教学、独自探究、合作学习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1]。
建筑主义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起源。学习的本质主要是学生依据自身学习经验,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构建,而后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课堂参与意识,再借助其他学习资料,获取新的知识。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增加学习自信。
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表达欲望低下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缺乏英语口语交流环境,加上自身英语基础较为薄弱,造成英语学习效率较为低下。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主体的差异性,老师无法面面俱到地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抵触英语口语表达,使其口语表达能力始终停滞不前,严重阻碍自身英语水平的提升。
(二)缺乏口语表达自信
自信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但是,学生长时间处于汉语表达环境中,对英语单词的发音尚不够了解。而处在高职学校的学生,又不免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由于觉得自身发音不准确,就不敢在课堂上或私底下进行英语口语表达,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英语的欲望,还严重削弱了口语表达的自信,也使老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铺设教学情境
总体来讲,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低,基础知识也较为薄弱。铺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2]。为此,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时,老师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画面,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英语口语交流的情境,让学生敢说、想说。
以“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为例,在设计教学时,老师可以围绕此内容制作微课,在其中穿插相应的英语视频,在课堂预习环节播放,让学生了解单词发音和连音。对于文章中所出现的句型,如spend的语法,老师可为学生着重讲述,增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题目“大学——我一生中的转折点”为始,创设“转折点”情境,让学生写一篇短文。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之后,老师点名朗读,锻炼学生的胆量。朗读是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只有敢朗读,才有可能提升口语能力。但是,学生运用英语口语进行表达通常会感到紧张。老师应为学生提供支点,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如可为学生示范,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英语发音,进行英语口语锻炼[3];接着,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短视频;再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短视频中的内容创设一个交流情境。这种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与同学讨论、合作,不仅能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提升课堂参与意识。除此之外,学生在十分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能大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也能促使老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情境教学法是当下老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利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英语阅读环境。如此一来,学生既能提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增长自信,敢于利用英语表达自身的想法。
(二)创新教学方式
若要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老师就需要出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围绕学生进行备课,提升教学效率[4]。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把英语口语训练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口语的认识。
以“Friends Give You Success”为例,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会让学生进行预习,熟悉本篇文章,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忽视学生的口语发音。为了提升学生口语发音的准确性,在课堂预习环节,老师应让学生朗读、分析短文内容,找出标题所指的朋友带给你成功的因素。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预习效率,而且能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接收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此外,为让学生重视英语口语训练,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英语短文朗读[5],还可提问学生除文章中描述的原因,朋友带给你成功的因素还有哪些,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表达,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与生活中,朋友都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思考和朗读,学生得到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将在独自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三)进行合作学习
在高职学校就读的学生虽然思想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还是存在一些自卑心理,会形成“心理堡垒”,让老师难以靠近[6]。但他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老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进行口语交流,达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热情。
以“Traveling in China”为例,此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并准确朗读新的单词,并掌握文中重要的句子和词组。在教学前,老师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合作找出文中关于旅行的问句,提问同组同学,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相比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在小组中进行口语表达,学生压力较小。他们往往能流畅地进行英语表达,也就能增强学习自信,增强课堂参与意识,从而愿意主动运用英语口语进行表达。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各小组进行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找准学习目标,使合作学习发挥作用,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素质。合作开展英语学习时,小组成员能够互相提供“支架”,帮助彼此打好根基。在此过程中,他们能提高英语口语表达的自信,产生自觉意识,主动开展口语训练,提升英语整体学习素养。
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在养成运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的习惯的同时,会增加学习自信,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口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使支架式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口语能力。与此同时,运用支架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能够提升其课堂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增加他们与老师的互动,为老师的教学创新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