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与思考

2021-12-30岳冬梅吴书新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政治

岳冬梅 吴书新 刘 洋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因为高校具有人员密集、生源分布广泛、开放程度较大等特点[1],所以,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情况

(一)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对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等情况[2-3]。此类情况蔓延速度非常快,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学校必须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尽可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二)安全事故方面的突发性事件

安全是高校所有工作的前提,是重中之重,涉及领域较广,形式多样。此类事件指的是学校内部发生的,对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4]。此类事件会影响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学校设施及暴力侵害等方面的事故。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此类事件主要指发生在学校网络系统中,对学生造成影响的,学生观看或传播非法信息、泄密等突发事件[5]。高校应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打击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四)心理问题方面的突发事件

当今社会的就业、学习压力都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几年,学生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的情况频频发生。因此,各高校应该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避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问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功能

高校是人员相对聚集、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和动员功能

思想导向和动员功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大重要功能[6]。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以下方面:1.坚定学生的信心和决心;2.引导党员在工作中走在前面,干在前面,起到表率作用;3.提高和增强师生防范风险的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激发师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师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号召师生丰富家中的日常生活,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作息规律,适度运动,提升身体的抵抗力;3.鼓励学生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二)收集反馈信息功能

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需在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承担着收集、反馈各项信息的工作,能全面摸排学生情况,及时沟通,及时跟进,及时汇报,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支持,以便高校管理者根据情况,做出决策。

(三)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功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减轻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高校应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识别高危人群[7],做好健康宣传,指导师生积极应对、科学防范。在高校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中,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及时识别各类人群,一旦发现高危人群,就要第一时间汇报,安排专业人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进行政策宣传,确保师生了解社会和学校提供的各类心理咨询、心理援助等信息,还要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心理疏导,解决师生的思想障碍和心理冲突,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放到更积极、有益的事情上来,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人员较密集,是传染性疾病的易发区。高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确保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就是思想教育和管理制度相结合。

思想教育主要是抓住机遇,在特殊时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功能[8]。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突发事件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在情绪和情感方面形成认同,从而促进人的思想转化。这就要求高校的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捕捉机遇敏感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注重学生居家期间的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做好人文关怀

相关研究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恐慌心理的蔓延更可怕。因此,怎样应对突发事件,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开展心理调查及心理疏导等工作。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相关工作人员就应及时转介,让学生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高校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其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的原因,稳定情绪,做好防护。

(三)及时关注信息,把握舆论导向

国家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高校也在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加强舆论监督,遏制各种错误思潮在学生群体中的蔓延。高校要及时关注时事信息,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坚持思想引导教育,扩大和强化主旋律声音,披露虚假信息,阻止流言蜚语,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宣传的形式和途径,确保学生真正听进心里。宣传内容要简单明了,直击要害,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学院网站、QQ群、微信群等学生管理平台的作用,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有关精神,要求全体师生及家长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营造良好氛围。

(四)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利用朋辈力量激发学生发展内动力

学生骨干是学生中的主要力量,是领头羊。他们的示范行动可以带动其他学生。这就要求党员、学生干部对自己要有很高的要求和标准,既要热情关心同学,也要严格要求同学,凭着对党的忠诚和信任、对疫情防控的了解,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专业化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生力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复杂性质。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从辅导员能力标准等相关要求来看,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存在各种问题,如缺乏专业的知识及团体咨询、集体辅导、危机干预的实践经验等。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修养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和能力。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