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市旅游产业升级路径探析

2021-12-30崔玉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大庆市大庆冰雪

崔玉波

(大庆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大庆市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主要依靠石油资源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作为资源转型城市的代表这些年打造旅游经济,深度开发工业、湿地、温泉、民俗等多样性资源,实施景区景点品质升级行动,完善提升配套功能,提档棚室采摘、特色坑烤等体验旅游产品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横向比较,大庆市旅游产业不仅与省外旅游城市有差距,与省会哈尔滨也有较大差距。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供求关系失衡、旅游布局不完善、产品定位类同、服务水平欠缺、旅游人才匮乏等方面。

在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这一发展背景下,抓住省域旅游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融合等角度研究大庆市旅游产业升级路径,对于推动大庆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当前,大庆市正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旅游业是最富有蓬勃活力与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能够带动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开发利用区域内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大庆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大庆市旅游资源丰富,早在2001年就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还有“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人居范例奖城市”等多张城市名片。根据大庆市旅游局2017年10月发表的数据,大庆市拥有 A 级景区30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9处。其中4A级景区13家,3A 级景区11家;星级宾馆1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旅行社87家;家庭旅馆69 家;经济型酒店110 多家;纪念品企业60多家。全市专兼职导游员1 755人,全省“十佳导游”14名,全国优秀导游员5名,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万人。

近年来,大庆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项目累计投资200多亿元,旅游总收入312.15亿元,年均增长28.8%。2018年,大庆市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累计接待游客2 506万人次,增长35%。但是从横向比较,大庆市旅游产业不仅与省外知名旅游城市有差距,与邻近城市哈尔滨也有极大差距。2017年哈尔滨市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 71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 177.5亿元。

大庆市市长何忠华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确保通过中期督查。大力推进大庆旅游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精心策划石油工业游、湿地温泉游、草原自驾游、乡村休闲游,办好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加快打造中国北方四季风情全域旅游示范城市。”

2018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抓住省域旅游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加速转变,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融合等角度设计经典旅游线路,促进大庆市旅游产业升级路径,对于推动大庆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庆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从黑龙江省范围看,大庆市旅游经济的发展空间与激烈竞争并存

黑龙江省内各市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哈尔滨市处于第一梯队,接待游客占全省总量的47%,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总量的近62%,其一枝独秀的位置没有动摇且有所强化;牡丹江、齐齐哈尔、伊春、大庆处于第二梯队,四个城市年接待游客量均在1 0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

大庆市虽处第二梯队,但与第一梯队的哈尔滨间的差距极为显著,年接待游客量仅为哈尔滨的24.1%,且人均游客收入仅为其50.3%(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0%),旅游总收入也只相当于哈尔滨的12.1%。大庆市处于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两座城市的中间位置,在哈尔滨旅游产业的辐射范围之内,因此大庆市旅游经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大庆市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旅游资源与齐齐哈尔有较大的相似性,两市间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存在激烈的竞争。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大庆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

2.2 旅游区布局不合理

①大庆市地域面积辽阔,且各景区布局分散,景点间距离较远,较难实施对景区的集中推广,不利于景区的集群发展和抱团发展。②对旅游资源缺乏统筹意识,景区定位同质化,旅游市场发展混乱,近年来温泉、地热、采摘等旅游项目明显增多,自大庆市内部产生无序竞争,项目重复,不利于大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2.3 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够

夏季的旅游项目多以草原游、湿地游、莲花节赏花等观景类为主,而这些基本都不是大庆市独有的,都可以在其他城市找到可替换的旅游项目,且“自然风光游”是只有人群没有收入的旅游项目,这也是来大庆旅游的人次不少,旅游业收入却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季的冰雪旅游每年都会打造滑雪游乐园、冰灯、雪地温泉等项目迎来八方游客,但每年内容都差不多,形式也差不多,缺少变化。乡村旅游多停留在农家采摘的层面。红色旅游只注重社会效益,没有及时研究开发旅游经济新产品,难以发挥红色旅游的优势。

2.4 景区服务能力有限,竞争力不强

①多数景区的接待能力有限、硬件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些景区由于效益不好,设施陈旧老化,维护更新慢,形成恶性循环。②缺乏具备专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进而导致一些景区发展理念陈旧、缺少科技含量、旅游项目建设与市场需求脱节、营销手段传统,等等。③部分景区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及条件不完善。④旅游数据的监测、统计、发布不足,缺少精准的信息和完备的数据分析。种种因素导致服务水平没有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旅游企业竞争力弱。

2.5 特色旅游的开发宣传不够

①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不够。大庆市湿地总面积64万hm2,约占黑龙江省湿地面积的1/6。大庆市连环湖温泉、北方温泉都已初具规模,全市现已探明地热储量达5 000亿m3,温泉休养疗养保养潜在功能得天独厚。②对大庆这座城市的宣传不够。提起大庆,大多数人想到的还仅仅是一座石油城,很少有人知道大庆也是冬有冰天雪地,夏有青山绿水,拥有旅游景区点 60多处,早在 2001 年大庆市就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有“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人居范例奖城市”等多个城市名片。

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有很多方面,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供求关系失衡、旅游布局不完善、产品定位类同、服务水平欠缺、旅游人才匮乏等方面。

3 大庆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3.1 挖掘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品牌旅游项目

依托大庆市丰富的农业资源、湿地资源、地热资源、草地资源、森林资源,打造观光、体验、功能、休闲等主题。将原有“乡村风情游”“湿地景观游”“温泉休闲游”“草原风光游”等品牌做大做强。加强以油田历史科技为核心的特色的“石油文化游”。挖掘大庆市蒙古族、满族民族特色,以及驿站文化,着力打造“民俗文化游”品牌。

3.2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加强区域内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内涵和品位。根据游客需要设计主题和内容,如开拓中小学生假期“研学旅行”主题,暑期时开展“旅游+历史”“旅游+民俗”“旅游+石油文化”等主题夏令营活动,寒假时开展“赏冰乐雪+冰雪技能训练”等主题冬令营活动,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

3.3 深度融入黑龙江省“一城五线”旅游战略

在旅游项目类别、主题设计上,既要考虑与哈尔滨的区分(错位发展),又要考虑与其实现互补,提升大庆林甸及杜尔伯特连环湖温泉、大庆石油博物馆等景区建设水准,以更深度融入黑龙江省“一城五线”旅游战略,借助哈尔滨旅游高地的辐射效应,使大庆市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

3.4 合理布局景区景点,加大与其他产业融合

针对大庆市地域面积辽阔,且各景区布局分散,景点间距离较远,较难实施对景区的集中推广,不利于景区的集群发展和抱团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合理规划景区景点,做到景区点、线、面结合。规划景点线路,合理设置旅游线路。

合理统筹旅游资源,加强品牌意识,避免景区定位同质化,促进旅游市场正常发展。合理规划旅游项目避免项目重复,合理疏导,避免内部无序竞争,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品牌,将旅游项目做强做大,例如近年来温泉、地热、采摘等旅游项目明显增多,打造旅游品牌项目、精品项目。开发冰雪旅游产业。大庆市本地居民对于冰雪运动并不陌生,从中小学体育项目到大学体育选修课,冰雪运动成为冬季体育运动最重要的选择。大庆市必须抓住机遇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从政府层面,应该加大滑冰场、滑雪场、冰雪运动场的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标准;提高冰雪体育运动社区化水平,加大冰雪体育运动的传播范围。从冰雪旅游企业层面,应该加大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理念的传播,从健康、抒压等角度对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普及,形成“大冰雪”文化氛围,提高居民冰雪文化认同感,实现大冰雪时代全民参与。

3.5 提高景区服务能力

完善景区硬件配套设施,维护更新设施,增加游玩项目,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游玩项目。提高旅游业从业者素质,规范旅游行业服务内容。改善景区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情况。提高监测、统计、发布旅游数据的效率,进行精准的科学数据分析。提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充分改善景区服务现状,提高景区服务能力,规范景区服务。

3.6 加大景点景区开发宣传

大庆不仅是绿色油化之都,还是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大庆市有根基厚重、享誉国内外的石油文化,有全国3%的湿地面积,有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有“中国温泉之乡”,有蒙古族、满族民俗风情,有东北第四纪古生物遗存等特色旅游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城市名片宣传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宣传。打造特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

3.7 打造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实现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自2005年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经历“美丽乡村”的整体布局,最后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指导下,将农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方式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完善旅游休闲空间,推动乡村“五位一体”协调发展。黑龙江省市作为重要的农业工业基地,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建设并举,优质的空气质量使得城市更加宜居、宜业。除了城市环境的改造外,同样重视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农业优势资源产业链,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推进“厕所革命”等,为乡村旅游发展和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猜你喜欢

大庆市大庆冰雪
再见,挖鼻孔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大庆市博物馆公众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逐梦冰向未来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讲价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敬呈大庆1202英雄钻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