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推广实行“青马工程”教育之必要性

2021-12-30赵佳璇王雅莹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青马群体

赵佳璇 王雅莹 林 宇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青年即未来”,青年是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群体,并做为党和国家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更是青年群体中的俊杰。“青马工程”是一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宏伟教育工程。想要圆满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除了需要越来越多优秀青年进行不懈拼搏,更需要有胆识的马克思主义先进青年勇伫鳌头。“青马工程”在高校的实行不仅着眼于我国未来发展建设的需要,也着眼于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青年群体进行必要的引领教育,是时下发展中的重要一环。[1]

信仰是人们前行道路的灯塔。青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若缺乏正确信仰的引导,无异于丧失了进步的方向。使青年树立马列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培养青年的首要任务,而实行高校“青马工程”的必要性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与浅谈。

一、树立青年信仰

伴随全球一体化和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各种思想及意识形态开始走进国门。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地位由于多种思潮涌入受到一些消极影响。意识形态领域不得不正视其他思想带来的压力。新时代青年信息接受程度相比之前更加迅速、接收讯息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同时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显著提高。因此,“青马工程”在高校推广既是必要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自思政工作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确立以来,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指引青年成为思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前提。“青马工程”在普遍的马克思必修学科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令部分优秀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加深国情理解、深化对党和国家的认同,由点到面地增强了高校中更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经由思政课堂和“青马工程”,我们能确保有更多青年拥有正确且进步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助力青年群体奠定共产主义信仰,达成个人理想及国家利益相统一的追求,为党和国家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留下久浴春风、焕发生机的新希望。

二、青年全面发展

人若想成为既定与客观的存在,就必须要有不可或缺的前提,即做为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在时下各类思想冲击斗争的时代背景下,思想主体意识是学生进化成“既定与客观的存在”不可或缺的因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入进思政教学和青马工程等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对于强化大学生群体在主流思想意识培养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强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

我国现代教育最终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致力于青年全面发展的希冀,既是国家教育的最终需求和现实任务,更是提供国家发展客观条件的解决办法。“青马工程”在高校落实并实施的过程中,从全面的思政素材上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培养、锤炼先进青年的政治意识,提高青年思想素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课题研究和志愿服务等渠道提升其认知社会和自身实践的能力。

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充满未知挑战的工程。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需要几代人共同奋斗。经由改革开放后,多领域纵深发展及WTO条款中多项规章逐步兑现,国际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难以预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需要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多样化。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能否肩负国内外多元化的压力将极大程度地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高校在思政工作以及“青马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充分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辅以实践加强青年“四个自信”,令青年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进一步深化,确保其成为现代化建设毫不动摇的中流砥柱。[2]

四、高校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被动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设法提高竞争力、保障自身发展及提高成为高校必须高度正视的问题。面对新生数量逐年增多、多校区教学等现状,运用多渠道持续增强各领域发展,进而巩固自身竞争优势成为不二选择。“青马工程”为高校教学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发展道路。高校通过开展“青马工程”令学生进一步领悟先进思想、推动思政工作教学制度更加健全、促进青年团干思想意识更加进步。

高校在全面型人才教育和塑造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发挥利用好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指引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高校要通过社会实践把文化理念融入实践当中,让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过程当中体会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底蕴和现实价值,促进大学生群体的进步提升,令社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及社会改革发展都能获得提升。同时,高校要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切身体验,如将传统节日、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做为教育契机,组织大学生参观学习正面历史人物的故居、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展览等等,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心,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宝贵经验,提升自身先进思想意识。同时,高校要大力推动开展公益志愿服务类的活动,可结合三下乡、山村支教、志愿服务、西部建设等活动,鼓励广大师生群体能够真正深入城市社区、企业工厂、山区农村等,让大学生和社会有机融合、贯通起来。高校还要重视开展思想讨论交流,积极开展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交流建设类型活动,促使大学生能够更多更好地拓宽自身文化视野,提升知识体系,在区分、对比、鉴别的过程中巩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根基和上层建筑。

五、“青马工程”与大学生就业

高校入学新生扩招、应届毕业生大幅激增的社会现象已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促使用人单位对劳动力期望和需求产生明显变化。随着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激增,用人单位也相应提高了招聘要求。2007年10月16日,共青团中央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明令高校将“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生”作为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多方位综合发展,增加毕业生就业应聘砝码。出现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学生“两低一轻”有关,“低技能、低素质、轻实践”成为部分学生必须承认的短板。“青马工程”做为高校普遍实施的系统化思想教育工程,其内涵包括思想引导、志愿服务、课下实践等以多种形式塑造大量优秀马克思主义青年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学生,将进步的思想意识和优异的实践能力相融合;在满足就业标准和市场需要的同时,达到学生数量与岗位数量供需平衡。

六、总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其他思想无法比拟的强大理论张力,并且还拥有深度而明显的实际解释能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构成环节。思想意识的正确是进一步坚持“四个自信”的地基。因此,大学生群体必须深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实质。高校也需握紧思政教育的环节,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思想意识。

高校做为培养马克思主义先进青年的前沿阵地,推动“青马工程”进一步实施有助于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推动马克思思想时代化和中国化相统一,进一步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办学宗旨。“青马工程”的顺利推广塑造了一批又一批政治信仰坚定、全方位发展、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先进青年,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储备了更多数量的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青马群体
创新“青马工程”实践持续夯实“青马工程”广州模式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参考答案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党委如何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
“青马工程”在高校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毛泽东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