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专生德育工作对策探析

2021-12-30巫佳丽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素养

巫佳丽

(四川省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 610218)

德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大专教师要充分根据教学的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大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道德素质,使大专学生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大专学生受到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影响,逐步掌握了扎实的学科技能。这就要求大专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教学素质,进一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一、加强大专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专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都处于16~20岁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正处于急剧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当中。此时,教师通过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进一步改变学生幼稚和单纯的思想,进而使他们在青春时期就具备独立的品质。这对加强大专学生的德育教学也是非常好的时机。

不仅如此,加强对大专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化改革,教学安排当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努力提高大专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积极进行实践的精神,不断地加强大专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大专教师非常重视,同时还需要教师积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设计,以德育教学作为核心目标,不断地在各个学科当中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使他们对社会生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加强大专学生的德育工作也是作为有效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战略的重要方式。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学课堂当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以及理想信念,使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以及思想道德品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在各个学科当中融入德育教学的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

二、大专生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大专学校对于培养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够重视

在现阶段的大专教育当中,由于对德育教育教师不太重视,很多学校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德育的教学目标也不够清晰,仅仅只是通过单一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然后再对他们的专业技能,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和判断,这就会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有不利的影响。不仅如此,学校当中缺乏一些对于德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导致有些学校没有办法进行德育教学,这也导致学校当中的德育教学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德育教学工作过于传统古老

在现代大专学生的德育教学当中,由于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德育教学无法顺利开展。教师仍然采用传统古老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没有得到创新和改变,更严重偏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得大专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逆反的心理,甚至对德育教学课堂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融入进去,从而阻碍了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有关大专生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把德育的真理融入到实践当中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对大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有效地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积极开展德育教学实践工作,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将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与教学的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对探索德育真理的欲望和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社会经历。在不断的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能够对自我的活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只有不断地进行德育教学实践活动,才能进一步在实践活动过程当中体验、感受,进一步领悟到德育课本当中的知识和内容,进而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以及理论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生活当中的一些困难得到有效解决。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促使学生将德育教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1]。

(二)在德育教学课堂当中引入政治理念

对于大专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围绕政治理念充分发挥出德育学的优势,把一些相关的历史、政治、心理、法律以及传统的文化故事较好地引入到德育教学课堂当中,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德育文化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发扬优良品质,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对德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对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创新和改变。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地对德育的故事以及生活的小品进行设计和创新,进一步让他们对德育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对锻炼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更能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大专学生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这样的教学,教师也能有效激发他们对德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其在以后的德育教学当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教学课堂当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2]。

(三)正确面对现实

对于大专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对自己接受的知识有一个认识上的偏差。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切实针对大专学生的实际生活,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做一个正确科学的指导。同时,这个指导还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还需要有利于发现社会阴暗一面,进而使大专学生能够对社会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促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复杂矛盾的一面,也认识到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与复杂的统一体。社会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有正义也有邪恶,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样才能促使教师通过科学正确的引导,逐渐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思想困惑,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一步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四)净化社会环境

要想有效提高大专学生的德育素养,教育工作者就要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大专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进一步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习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正确思考德育问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乐于接受学校当中的传统教育,进而有效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进行创新。从某个角度来讲,要正确认识传统德育教育与现代社会严重脱节的现状,我们需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构建一个良好文明的集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的德育教学系统。这需要在各级政府以及领导的共同努力之下,对现代化的教学环境进行进化,进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减轻学生的外界学习压力,使社会、家庭、学校能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育意识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目标,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3]。

(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地位,充分满足学生各种学习、生活上的需求,进一步维护他们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这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要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教学工作,通过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总而言之,对于大专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学校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设计,进而培养学生,使其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教师还可采用德育教育的方式,根据社会的发展,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进而有效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素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