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医学乱象记
2021-12-30□光子
□ 光 子
一
孙思邈给皇后悬丝诊脉?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刚继位不久,长孙皇后却遭遇难产,不仅孩子迟迟生不出来,还得了重病,起不来床。太医们都束手无策。这可把唐太宗急坏了,该如何是好?
在此关键时刻,有个叫徐懋功的大臣给唐太宗出了个主意,他说五台山有个名医叫孙思邈,医术超群,对妇科也很精通,被很多人称为“扁鹊再世”,可以请他来看一看。唐太宗听完,连忙派人去请孙思邈。
孙思邈自然不敢不从,连夜随人赶到了皇宫。到了皇后的寝宫后,孙思邈本想给皇后切脉,但在当时,身为平民的他根本不被允许接触皇后的“凤体”。可时间又紧急,必须尽快给皇后诊脉,好做下一步的准备。这可怎么办?
孙思邈思考片刻,从口袋里拿出一根丝线,掐成同样长的三截,让太监将线分别拴在皇后右手腕的三个指定位置上。众人对他的做法将信将疑,太监为了测试孙思邈的医术,把丝线拴在了花盆里的冬青根和笼子里的鹦鹉腿上,然后将线头交给孙思邈,孙思邈很快就识破了太监的伎俩。太监这才对孙思邈的诊疗手段心悦诚服,将丝线拴在了皇后的右手腕上。
孙思邈仔细切过脉后,对唐太宗说,皇后主要是胎位不正导致的难产,才引起了重病,只要喝一服药就能好。唐太宗吩咐孙思邈赶紧开药方。吃了孙思邈开的药,长孙皇后果然很快就把孩子生了下来。
这件事在历史上是真的发生过,还是民间杜撰,现在已很难考证。不过里面提到的悬丝诊脉,作为脉诊中的奇技,却在坊间多有流传,到现在,也有一些人相信医术特别高超的老中医真的能利用悬丝诊脉帮人疗疾治病。
假“悬丝”,真“隔纱”
悬丝诊脉真的存在吗?我们来听听从过去的看病现场留下来的记录。
一位曾侍奉过慈禧太后的太监有过如下记述:
“(慈禧)太后的太医值班,住寿药房……如感不适,先告知李莲英,李传上差首领(太监),叫大夫请脉……传大夫时,药房首领引两位大夫至殿外,先通知御前首领,再由首领进殿报告:‘大夫上来了。’回事和小太监先预备请脉的几案和脉枕、手帕。太后或在寝宫,或在外间坐定,小太监说‘带大夫’,御前首领方可将大夫带进殿内。大夫进殿先是跪安,太后将手伸出,放在脉枕上,妈妈、女子代蒙一块绸布、两位大夫跪在左右,各诊脉一次。”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太医为慈禧太后诊脉,并不是“悬丝”,慈禧太后会主动伸出手臂,放在脉枕上,再让身边侍奉的人代蒙一块绸布。
而另一位曾经为慈禧太后充当外文翻译的德龄女士曾目睹太医为慈禧太后诊病的场景,而据她记载,给慈禧太后蒙的不是绸布,而是极薄的纱绸:
“在太后的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小桌子,每张桌上都有一个软垫。太后坐在御座上,两条前臂搁在两张小桌上……女侍官帮太后把手露出来……各盖一条极薄的手帕……两位太医左右各一,用指尖触那盖着手帕的手腕。”
这么看来,太医给太后看病号脉,根本不是“悬丝诊脉”,至多算是“隔纱诊脉”,所以,古代所谓的悬丝诊脉很可能只是说说而已。
“悬丝诊脉”的真相
据说,皇宫中的后妃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宫女介绍病情给太医,太医也会详细地询问关于后妃们的情况,诸如饮食、大小便、气色、舌象、身体症状等。为了获得真实详尽的情况,太医有时要给太监一些金钱,以便换取更详细的信息。问得差不多了,太医心里也就有了底。到了真正“悬丝诊脉”的时候,太医们屏息静气,沉着切脉,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一样。当年“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近代医学家施今墨曾经承认,虽然他也悬过丝,但这只不过是一种沽名钓誉的形式罢了。
一位曾给慈禧太后看病的太医披露,有一次他给慈禧太后看病,既看不到她的神色,又不敢问病情,“悬丝诊脉”(其实是隔纱诊脉)完以后,为了得到关于病情的准确信息,他用重金贿赂了内侍和宫女,才想办法开出了消食健脾方,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消化不良。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古人对“男女之大防”看得很重,而皇宫中的后妃、公主本就身份尊贵,在这方面自然更严格,像前面关于慈禧太后的例子,腕部无论是盖的绸布,还是一片细纱,都有男女之大防的意思在里面。而之所以会变化成悬丝诊脉在坊间流传,多是民间喜好“奇闻”,对其进行了戏剧性的夸大,以此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悬丝诊脉”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表演而已。
二
楚王爱细腰
《墨子》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肋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这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灵王。楚灵王有个特别的嗜好,喜欢腰细的人,而大臣们为了讨好他,就每天只吃一顿饭,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先憋住气、收腹,再系腰带,扶着墙站起来,再去上朝。结果过了一年,大臣们都饿得面色发青。时间长了,宫中不仅人人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更频频有人饿死。
这可以看作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减肥运动,当然这里的“细腰”指的不是女性的细腰,而是男子的细腰。为什么楚灵王有如此爱好?很可能是他的审美如此,不想看到朝中大臣个个肚大腰圆。就这样,很多人成了“瘦”的牺牲品。据说,当时的大臣对瘦的追求,还波及了青铜礼器,出现了“束腰”的鼎。
后来,楚灵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顾大臣反对和百姓死活,大兴土木,派人建造了豪华至极的章华台,又叫“三休台”,因为据说从低到高走一趟这座台,中途要休息三次。之后楚灵王又开始搜罗全国各地腰细的女子,宫殿内夜夜笙歌。不少女子为了邀宠,一直控制饮食,后来由于太过饥饿,很多人因此丢了性命。章华台也因此被称为“细腰宫”。所以后来就有了非常有名的两句诗:“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大臣为了得到提拔重视,女子为了得到宠爱,而创造出我国历史上如此隆重的减肥“盛事”,不可谓不精彩,但也实在荒唐。
赵飞燕“香肌丸”悬案
几百年后,汉朝最有名的“瘦美人”——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恐怕又为瘦身的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掌中舞霸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据说赵飞燕的腰就特别纤细,体重也很轻。有一天,她在跳舞的时候,忽然刮起大风,要不是旁边有人眼疾手快抓住了她的裙子,她恐怕会“乘风而去”。后来,汉成帝怕她被风吹跑,特地筑起“七宝避风台”。除了瘦,赵飞燕皮肤也很好,很白皙。传说她用了一种秘方——香肌丸(也叫息肌丸)。这种药是用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多种药材制成的,将它放入肚脐内,可以让人的皮肤光滑细腻,白皙娇嫩,但香肌丸有副作用,会导致不孕。为了控制体重,赵飞燕还内服仙人掌,因为听说仙人掌可以控制人的食欲,还可以养颜排毒。后来,赵飞燕一直没有生出孩子,估计就是因为太瘦了,内分泌功能出现了问题——可见苗条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这样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向的推动下,又一场壮大的瘦身运动应运而生。这一潮流也一直延续了很多代。魏晋时期,有个富人叫石崇,出了名的好色,一生热衷于搜集各色美女。他对美女的要求也苛刻无比。
据说,石崇曾将沉水香筛成粉末,撒在象牙床上,让美女经过,谁要是没留下痕迹,石崇就赐给她珍珠百粒;谁留下了痕迹,则命她节食减肥——这要求恐怕只有仙家能做到了。
南北朝时期,同样以瘦为美。《南史·徐勉传》里记载了一个舞女,她的腰围只有一尺六寸,也能做“掌上舞”!
唐朝纵然是以所谓的胖为美,但这个胖多是指的“丰腴”或“丰满”,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胖。当时上至宫廷,下至乡野,很多人热衷减肥;除了节食外,还流行“五禽戏”,可以看作当时的广场舞。
而到了晚唐时,出现了一种“意念减肥法”,即打坐,腹式呼吸,然后不断暗示自己瘦了……如此每天冥想半个时辰,坚持三个月,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宋朝同样是以瘦为美,从当时的服饰就可见一斑。在老百姓当中,据说流行这样一种衣服——上衣窄袖,非常瘦窄,甚至贴身,既便于行动,也凸显了女性的曲线美。很多女性为了穿上当下最流行的衣服,自然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变瘦,毕竟虽然人靠衣装,但衣也要靠人装。
从此,虽然历朝历代审美情趣或多或少有所变化,但以瘦为美的基调则定了下来,并延续至今。
从“锡粉妆”到“七皮饮”
除了减肥,另一个女性十分在意和关注的问题,就是美容养颜。谁都想拥有绝世的容颜,现实却是,并非所有人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变美,古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早在殷商时期,古人就用锡粉化妆,“为悦己者容”,还有用红蓝花叶捣成汁,凝为脂,来饰面化妆。这可以看作最早的粉底和腮红了。据《博物志》记载,商王曾经命人炼制铅粉和锡粉,据说美白效果非常惊人。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录了二十多种美容的中药,还有关于瘦身美容的食疗方法,比如白瓜子“令人悦泽,好颜色”,桃花“令人好颜色”,大枣、葡萄“久食轻身不老”等。
到了魏晋时,葛洪在他的书中推荐了两种“桃花美容方”。一种是单用桃花,可以“细腰身”;一种是桃花搭配白瓜子、白杨皮,可以增白润肤;还有“张贵妃面膏”“白杨皮散”“令面自如玉方”等多种美容方。
唐朝同样不甘落后,宫中很多女性爱用“唐宫迎蝶粉”——粟米粉用香花薰后即成,外涂,可以让皮肤香嫩,还可以去皱纹。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也收录了很多美容瘦身药方,比如“猪蹄浆”“桃花酒”等。
到了宋朝,在宋徽宗亲自主持编撰的《圣济总录》中,有专门的“悦颜爽志”食疗方,比如“大枣粥”“莲子粥”“鹿角膏”等。《太平圣惠方》中同样有许多美容轻身的方子。
宋朝最常用的“七皮饮”,也是有名的瘦身茶,被宋朝名医严用记录在《济生方》中。这种减肥饮品据说能行气消胀,利水渗湿,消水肿。相传,苏轼曾经自民间得了一张“驻颜不老方”,他还为此写了一首歌诀,并被收录在《苏沈良方》中:
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
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
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
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
元明清三朝,人们对美容减肥事业同样孜孜以求,贡献出了很多良方。慈禧太后对美白的追求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除此之外,她还对美发十分重视。《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光绪三十一年七月除五日老佛爷香发散,发有油腻,勿用水洗,将药掺上一蓖即净,久用发落重生,至老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