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推行简体字的曲折历程
2021-12-30
1950年7月,吴玉章(中共“五老”之一)在全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直到此时,简体字的研究和选定工作才真正开始。然而,《汉字简化方案》经过数易其稿,最终才得以通过。
“文字改革应先办简体字”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此时,解放军势如破竹,全国迎来解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要建立一个怎样的新中国,成为中共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中央决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全国各界爱国、进步人士共商国是。
一直致力于改革汉字的语言学家黎锦熙似乎看到了曙光。1949年5月,他联同多所高校的语言文字专家,向中共“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建议成立一个文字改革研究会,恢复屡被战乱打断的文字改革工作。
在延安时期,吴玉章就一直热心于文字改革。此时,他也正在思考着新中国的文字改革问题。黎锦熙的建议与他不谋而合。于是,他“上书”刘少奇,希望能够成立一个文字改革研究会,专门研究文字改革工作。
吴玉章等人所说的文字改革工作,主要指的是创立一种拼音化新文字以取代汉字,但当时对于这个问题,中央还没来得及考虑。刘少奇回信说:“可以组织这一团体,但不能限于新文字,汉字简体字也应研究整理一下,以便大众应用。”于是,在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时,汉字的整理和简化也成为协会研究的目标之一。
但是,协会成立后,人们对于新文字的热情远远高于汉字简化。协会成立不到半年,就收到全国各地近百种汉字新文字方案。同时,全国各地新文字研究组织也纷纷成立。据统计,仅1950年一年,全国就有60个县进行了新文字的推广活动,6所大学和3所中学把新文字列为正式课程。
其实,中国知识分子对新文字的探索早在清末就开始了。到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许多新文字方案在社会上流传。其中以语言学家黎锦熙和赵元任创立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和瞿秋白与苏联汉学家合作制订的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影响最大,“北拉”在延安甚至一度取得了和汉字相当的地位。许多目不识丁的农民通过这套拼音文字脱了肓,不但能读拼音报,还能写简单的信件。
不过,由于连年战乱,新文字的试验和推广始终没有在全国铺开。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的成立,重新点燃了人们对新文字的热情。相比之下,简化汉字的研究则显得有些“门庭冷落”。
1950年7月,吴玉章在全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直到此时,简体字的研究和选定工作才真正开始。
改造汉字的方案五花八门
汉字简化工作开始后,各方面的意见和构想就涌向了文字改革协会。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普遍急于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对于文字工作的构想和方案也颇为大胆。当时人们提交给文字改革协会的改造汉字的方案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令人啼笑皆非。
例如,有一种方案建议把汉字改造为“新形声字”。例如,把“京”字定为“鲸、景”等字的声旁,类似“京”音的字,都用它作为声旁。如此类推,“涼、諒”等字的声旁改为“良”自然很合理,但这样一来,“涼”变成了“浪”,则与“波浪”的“浪”一样了。如果要为“浪、朗、郎”等字再找一个比“良”更合适的声旁,就更难了。
于是,有人又建议,把声旁改用字母拼音。但是,字母夹杂在汉字内更不容易辨别,字的样子也很难看。如果遇到同音字,意符相同而声符不同的,把声符改用字母拼写,字形上就更无法区别了。如此一来,改得非驴非马,反而会增加识字难度。
另一种理想,是把每组同音的字留一个。这样,如果不分四声,只需要400多个字。即便分四声,也就是1300多个汉字,把它们用词连写的办法来写。有人实验过,这种音标式的汉字大体也可以看懂,但文字首先作用于视觉,完全改变汉字的用法,违背了习惯,让人读起来非常别扭。
还有一种方案,主张“系统类推”,就是要把约定俗成的简化字加以局部的修改,有系统地简化汉字。
其实,对于汉字的简化,人们早已形成了一个“述而不作”的原则。简体字不是专家们闭门造车的结果。早在宋元时期,平民社会就流传着一种通俗的简体字。这些字被称为“俗体字”,登不了大雅之堂,甚至被许多文人视为鄙俗。但它们在民间应用极广,人们在记账、契约、书信,甚至话本小说里常常会写俗体字。
简体字方案数易其稿
1952年3月25日,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汉字整理组成立,开始着手拟定《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专家们采用以普遍通行的简体字为主,辅以草书楷化的方法,选定了在群众中比较流行的700个简体字,拟出第一稿。
但毛泽东看过后却很不满意,他认为,这700个简体字还不够简。作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简化,汉字的数量也必须大大减缩,一个字可以代替好几个字,只有从形体上和数量上同时精简,才算得上简化。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专家们开始大量搜集草书简体字的资料,研究简化规律,对常用字进行简化。同时,精简字数的工作也开始进行。
自古以来,汉字就存在着很多异体字。这些字的字义、读音和用法完全一致,只是字形上有些许差别。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孔乙己教小伙计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大量异体字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废除那些不必要的异体字,无疑是精简字数最主要的途径。
但是,在规范字的选择中,有人倾向于甲,有人倾向于乙,一时间难以统一。为了平稳起见,1953年底,汉字整理组选定了338个流传最广、笔画也比较简单的简体字,拟出了《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二稿。
300多个简体字显然不能满足简化汉字的需要,很快,第二稿又被中央退了回来。经过研究,专家们认为,只能依靠简化偏旁类推的方法来扩大简体字的数量。在此思路之下,1954年2月,收录了1634个简体字的第三稿拟出了。
此稿一出,立刻引来多方关注。反应最强烈的是出版印刷部门。60多年前,印刷还是铅字排版,一下子公布1600多个简体字,就意味着印刷厂要改1600多个铜模。加之每个汉字都有各种字号和宋体、仿宋、楷体等各种字体,要改的铜模数量就更多了。当时,全国能刻模坯工人只有20人,每个工人每天只能刻十几个模坯。短时间内改动这么多铜模,几乎没有可能。
在吸纳多方意见后,汉字整理组又先后更改了几稿,直到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才得到大多数委员们的认可。最终,《汉字简化方案》确定了515个简化字,分四批推行。
把每个字简到不超过十笔
从1956年2月第一批230个简化字公布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又先后在1956年6月、1958年5月和1959年7月公布了285个简化字。至此,《汉字简化方案》所确定的515个简化字和54个类推偏旁,全部公布实施。据统计,这些简化字的平均笔画比相应的繁体字的平均笔画减少了近一半。
不过,这些简化字似乎并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自从第一批简化字公布以后,群众中就流传着很多自行简化的汉字。当时,这种自造简化字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到了人们看不懂的地步。
1960年4月22日,中央发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提到:为了加速扫盲和减轻儿童学习负担,现有的汉字还必须再简化一批,使每一字尽可能不到十笔或不超过十笔。这项任务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广大群众对此是十分热心和有办法的。请各省、市、区党委指示当地有关部门在最近期间提出一批新简化字的建议,报告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综合整理后送中央和国务院审定。
其时,“大跃进”刚结束不久,社会上浮夸、冒进的风气还很盛行。《指示》发出后,文改会陆续接到了29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系统推荐的简化字材料。根据这些材料,一年以后,一版新的《简化汉字表》拟出了。不过,由于当时国家尚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这版“集思广益”的《简化汉字表》最终不了了之。
那一时期,除了民间自造的许多不规范的简化字,各种出版物和店铺招牌上也有很多不规范用字。为此,文改会向国务院文教办公室递交了一份报告,“由我会和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作为1961年底为止推行的简化字的一个总结。这样做,可以使各项手写和印刷的简化字体有一个共同一致的准则,避免那些因为先后公布、推行、修改或类推错误而可能发生的分歧”。
1964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文改会编订的《简化字总表》。简化字终于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