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飞上昆仑山
2021-12-29郭帅赵杨
神仙湾哨所
神仙湾哨所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海拔538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0℃,昼夜最大温差超过30℃,冬季长达6个多月,一年中大风(风速为17米/秒以上)天气占一半,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而紫外线强度却高出一半。
哨所组建于1956年。1982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
“稀薄的空气吹不散咱信念,为了你守疆戍边我无悔无怨……”2021年10月18日,在与军嫂谭燕子视频聊天时,她清唱的一首《神仙湾》,把我们的思绪带到雪域高原。
谭燕子是陆军边防某团燕桂宾的爱人,她是自1956年6月神仙湾建哨以来,到哨所探亲的唯一一位军嫂。提起那次探亲,谭燕子满脸自豪。
神仙湾哨所处于风雪边关,而燕桂宾与谭燕子的相识,说来有些意外。
2005年春节前夕,某大学音乐老师谭燕子从江苏南京返回湖南常德老家。下火车后,她本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却发现手机落在火车座位上了。
看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沮丧的谭燕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借别人的手机拨打自己的手机号。
“你好,我叫燕桂宾,不用担心,你的手机在我这儿……”电话通了,一个男性在电话里说。
原来,燕桂宾与谭燕子方才乘坐同一列车,两人座位挨在一起。燕桂宾也是常德人,此番回家过年之前,他按计划先去张家界旅行。发现谭燕子落下的手机后,他正准备交给列车员,刚巧电话铃声响了。
两人约好了在常德见面的时间、地点,物归原主后,谭燕子仔细打量眼前的燕桂宾——中等个头,黑瘦,皮肤粗糙,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得知燕桂宾不仅和自己是老乡,而且是一名高原边防军人,谭燕子心中泛起涟漪。
一次意外邂逅,开启了爱的旅程。
燕桂宾因工作特殊,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两人通电话都异常艰难。谭燕子钟情于边防军人特有的坚毅淳朴,毅然决定将爱情进行到底。
2009年中秋,两人举办完婚礼不久,燕桂宾因需执行任务提前结束休假返回边防,等他再次休假回到家,孩子已经满百天了。
平时夫妻二人的沟通主要以电话为主,燕桂宾总是对谭燕子说山上的趣闻趣事,让她对喀喇昆仑有了强烈的向往。
2017年1月,未和丈夫商量,谭燕子便筹划去喀喇昆仑高原边防的“爱的旅行”,她预订了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只想给丈夫一个惊喜。
第一天,谭燕子从常德乘坐4个多小时汽车到达长沙机场,再转乘飞机于深夜11点多抵达新疆乌鲁木齐。第二天,从乌鲁木齐机场乘飞机抵达新疆喀什机场,再马不停蹄赶往喀什火车站,乘坐4个小时火车抵达了部队团部。
谭燕子赴高原看望丈夫的故事,感动了部队领导,决定让她跟着运送物资的车队一同上山——去往距离团部1000多公里的神仙湾哨所。
出发前,有军嫂劝她放弃,“喀喇昆仑山历来拒绝女人。”因为哨所所在地高寒缺氧,是不折不扣的“生命禁区”,可谭燕子却说:“我不怕。”
车行于陡崖上,谭燕子克服了呕吐、眩晕、高原反应等各种不适。经过三天两夜的颠簸,汽车艰难地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哈巴克达坂后,一块“距离神仙湾34公里”的道路标示牌出现,让谭燕子兴奋不已。
突然,车底盘传出一阵巨响。“糟了,汽车后轮陷入雪坑了。”驾驶员迅速下车察看情况,同行的官兵下来推车、用铁锹开挖冻土。然而无论大家怎么努力,车轮也出不来。
“手机也没信号,无法求救,再这样等下去不行。”眼看天色渐暗,带车干部说,“距哨所还有15公里左右,我们带上一瓶氧气徒步到连队吧!”
在高原徒步行走10多公里极具风险,但这在当时情况下却是最好的办法,没有别的选择。
路越走越长,腿越迈越沉。呼啸的寒风,让谭燕子睁不开眼睛,她用军大衣和围巾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高反越来越重,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再向前迈一步,离他就更近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辆汽车从前方驶来——燕桂宾来了。
分别408天,在海拔5380米的地方,在昆仑高原的边防线上——两人紧紧相拥,泪水在脸上凝成了冰。
农历腊月二十九的深夜,谭燕子历经艰险终于到达神仙湾。
谭燕子的到来,让边防哨所的年过得格外热闹。她和官兵一同做饭、包饺子,一起联欢,唱歌,跳舞……
“稀薄的空气吹不散咱信念,为了你守疆戍边我无悔无怨……”谭燕子唱起边防连连歌《神仙湾》,唱得自己和官兵热泪盈眶。
如今,谭燕子在常德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4岁,燕桂宾依旧驻守边防。
“我的故事很普通。”视频那头,谭燕子说,“边防军人吃苦耐劳、无悔奉献、不怕牺牲。不上高原,不能感受边关苦寒,不能看到战友情深、不能了解军人使命。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去神仙湾哨所看看。”
(作者单位:陆军某部)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