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导读直播课例析
2021-12-29严彬然
近年来,以网络为载体的英语教学备受关注。网络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大多以微课、慕课等网络录播形式为主。录播课程设计精良,且可反复观看,比较适合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但是对英语学习来说,录播课程作为一种单向输出的学习资源,缺少语言学习的使用场景和互动环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一些听说课开始结合网络直播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如借助语言直播平台的英语听说交互式教学,但导读课上少有依托直播课堂进行线上互动教学的。鉴于线上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各种交互方式的功能,笔者提出利用交互式学习软件、交互式直播平台和分享型交互应用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导读学习。本文以“”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多种交互方式优化初中英语阅读导学直播课。
一、课前自主预习:利用交互式学习软件,形成学情档案
“”一文讲的是导游的独白内容,通过他对游览伦敦旅游景点路线的解说,介绍了伦敦景点地图和最佳旅游路线。在话题上,文本充分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化身导游介绍旅行路线,课堂任务具有情境性和趣味性。此外,文本对图文结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图文读懂建筑物的方位信息,把握旅行路线的内在逻辑性。
(一)利用智能学习软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常规课堂上,教师常常会在课前借助词汇练习或导学案辅助学生自主预习。但由于课前预习时间有限,教师对预习任务存在延时反馈,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甚至对课前预习任务消极怠慢,预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利用交互式智能学习软件,充分发挥其即时性和交互性的优势,教师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学生运用智能学习软件完成预习任务后,能够即时收到学习反馈,进而调整学习进度,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能基于智能学习软件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提高对学情的精准掌控,并根据不同学习资源的特点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中,学生要在课前预习环节完成教师通过智能学习软件“一起中学”上布置的词汇预习任务。由于本课新词汇难度不大,除了生词朗读的任务外,笔者还针对8个重点生词“tour、square、famous、painting、clear、railway、past、finish”布置了拼写识记任务,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课上更好地理解文本,了解文章大意。
(二)利用线上云端数据,形成精准的学情档案
交互式智能学习软件不仅能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即时反馈,利用其形成的云端大数据,还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班集体及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精准掌握学生预习情况,从而完成学情研判,形成学情档案,以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精准施教。
基于学生学习情况,笔者运用交互式智能学习软件对学生的预习痕迹形成整体与个体的数据分析报告(如图1、图2)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整体分析数据,教师能够了解班级所有学生对预习任务的完成与掌握情况,了解班级学情。基于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教师能够知晓某个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时遇到的难点,在之后的直播课上就可以进行个性化辅导。可见,基于课前的学情数据分析,教师能够精准了解学生的词汇预习掌握程度,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教学任务,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笔者所教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但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与热情。如果学生没有做好预习准备,进行线上学习时就不能完全吸收目标知识,得不到及时反馈,容易因处于迷茫状态而沮丧。
二、课中指导学习:利用交互式直播平台,提升思维品质
课堂上,教师能够充分利用钉钉线上直播平台的各项交互功能,与学生共同完成五项学习任务,即预习反馈、语言激活、微文本阅读、读后思考和总结反思。钉钉直播课堂的交互功能强大,如直播互动面板、实时连麦、视频会议、语音分享等,无一不能增强直播课堂上师生与生生的交互,为导读直播课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一)依托学情数据,借助直播互动面板完成预习反馈
课前预习任务要想发挥其促进教学活动的作用,应做到可评可测,这样才能获得较为精准的学情数据,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有效的预习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预习所学,并为之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导读课上,预习反馈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目标词汇的掌握情况,因此要引导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一项词汇运用任务。作为对基础性词汇的运用,预习中的句篇要与本课阅读主题“观光”相关,让学生在理解句篇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话题的预热。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结合课前学习软件中的学情数据,根据每道题目的难度通过抽测的方式,检查并巩固相应层次学生对预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需要借助直播互动面板功能来实现。教师点名抽测学生,被抽测的学生通过互动面板,发送对应题号与答案。这不仅让教师了解到个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预估班级整体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能让学生获得教师有针对性的反馈。可见,通过互动面板,师生不仅实现实时互动,还能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在直播课上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
(二)创设真实情境,利用实时连麦功能激活目标语言
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为此,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展示了一张本校学生所在社区的地图,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美国人Tom因初到此地,对所在区域不了解,他想了解附近的超市、商城、菜市等,请你为他提供帮助,告诉他该怎样去这些地方。此环节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真实的情境切入主题,利用生活地图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指路的词语,以解决实际问题。
英语学习需要综合性输入与输出,即使在导读直播课上,学生说英语的情况依旧不可少。为此,教师可利用直播课堂上的实时连麦功能,实现生生与师生的语音实时互动。学生可以自由申请连麦,通过与教师的语音互动,完成本环节的指路任务。实时连麦功能能够为师生、生生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场景,大大增强在线课堂的互动性。
(三)借力微型阅读,巧用直播“抢答”组织阅读活动
导读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目标词汇与结构,还需要初步掌握阅读文本的思维内涵。因此,本课例设计了“微阅读”环节。本单元的阅读文本是一篇导游的独白,通过他对伦敦旅游景点的介绍,形成游览伦敦的最佳路线。为了让学生在初步体验文本中形成图文信息转化能力,导读课上微阅读文本选取的是一篇介绍北京旅游景点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在培养学生图文信息转化能力和阅读思维上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如果学生熟悉阅读文本的知识背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阅读难度,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相较听说任务,阅读任务缺乏一定的互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巧用直播“抢答”方式,保证线上阅读任务的趣味性。在此环节,教师借助教学平台发送阅读任务,设置阅读时间为3分钟,阅读时间结束后,借助互动面板,在上面发送“0”作为抢答提示,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巧设小组任务,基于视频会议管理任务进程
以问题为导向,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读后环节,教师通过设计问题链,帮助学生梳理微阅读文本内容,提升阅读思维水平。本课例中,教师设置了“How does the guide take people to travel around Beijing? Why?”“Is it a good way to take a tour in Beijing? Why?”这两个参阅性与评估性问题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哪个是最佳旅游路线。
直播课堂上,师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功能实现小组合作互动。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切换视频会议模式,让学生进入各会议室讨论,自己则旁听指导。完成小组讨论后,教师可再切换回直播模式,让小组成员通过实时连麦功能向全班学生分享本小组的观点。
(五)回归教材文本,依托班级圈功能进行教学总结
导读课旨在指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教材文本。因此,在导读课的最后环节,学生要能回归到课文阅读主题,与本模块单元阅读学习进行衔接。该环节由伦敦景点地图引入话题“tour of London”,并结合景点照片,展示各景点名称及发音,引导学生预测教材文本内容,实现对导读内容的总结与反思。此时,学生可以利用班级圈功能,上传自己的总结与反思。教师可以将优秀总结设为公开分享,供学生学习参考。
这是一节读前导学直播课。学生在预习目标词汇与结构的基础上,化身导游介绍旅行路线,需要初步了解如何运用图文信息,充分体现英语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因此,本课设计了“微阅读”环节。处理微文本时,学生不仅预习了目标词汇的运用知识,也进行了文本与地图信息的转换,通过学习任务的引导,能够整理出旅行路线。另外,通过自主思考,结合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了对最佳路线的思考,体现了对阅读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课后个性反馈:利用分享型交互应用,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线上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化处理。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所有互动与教学痕迹都会被平台保留下来并形成数据分析。课后,教师可以整合课堂上的交互信息,整理出“学生画像”,针对每个学生的“画像”进行一对一的反馈及辅导,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形成教学闭环。
除了课中环节的师生口头评价外,课后,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各种分享型交互应用,如通过问卷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量化评价、通过投票功能进行生生间的评价等。这些线上交互评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评价项目,优化了教学评价机制,还让教师与学生对教学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思考
本课中,在课前自主预习环节,教师利用交互式智能学习软件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并根据学习软件形成的数据报告了解学情,形成学生课前学情档案,有助于课堂上的精准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钉钉直播平台,利用各种直播交互功能,完成导读课的五大任务,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课后反馈阶段,应用各类分享型交互应用,丰富师生、师生间的评价方式,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形成教学闭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线上教学任务灵活选择与运用各种交互方式,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一)巧用各类交互方式,建立多样的学习场景
线上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任务选择适合的互动方式,建立有效的互动学习场景。例如,课前阶段,可以选择学习软件、线上作业等双向型交互方式设置预习场景;课中阶段,可以选择弹幕、实时连麦、视频会议等多向型交互方式,创设语言学习的真实情境,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课后阶段,可采用线上问卷、投票、点赞等分享型交互方式,建立更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这些交互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状态,还能激发学生线上学习的热情。
(二)借助动态交互数据,实时推进精准教学
线上课堂依托互联网技术,能够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如上线时间、互动次数、互动内容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平台提供的动态数据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分层学习任务,优化精准教学。课后,教师还可以整理出相关的数据,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针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学有所得。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直播课堂与英语教育教学的结合将会有更多的可能。因此,教师要把握在线教学的机会,灵活利用各种交互方式,优化英语线上教学,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需求。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英语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