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重塑现代教育体系
2021-12-29焦建利
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伊万·伊里奇在1971年出版的《去学校化社会》一书中,主张废除学校,代之以学习网络,建立一种平等、自由、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去学校化社会”。自出版伊始,这部著作毁誉参半,被喜欢的人奉为学校教育的“圣经”,用学者库佐尔的话来说,它“可能是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版的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而批评者则指责其观点激进和偏颇。
时间来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似乎一下子把全球的学校教育带到了书中所描绘的“去学校化社会”:许许多多的学校校园关闭,全球几乎绝大多数国家的教师和学生都在家里通过网络开展教学,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向融合的新生态正在形成。不仅如此,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许许多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知识工作者,将自己的公开课、视频课程、网络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也就是慕课)发布在互联网上,供任意人去免费学习。加之遍布于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等短视频自媒体上的海量教育资源和课程,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资源大同世界。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慕课推动了课程与学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dX、Coursera、Udacity、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一大批全球知名慕课平台,正在为每一位能够上网的人提供发展自己兴趣的学习机会。以中国大学MOOC 为例,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大学MOOC已经开设超过3.4万门课程,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这一开课数量已经超过当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高校的开课数量,学习人数比中国传统大学历年来培养的学生总和还要多。请注意,这只是遍布于全球互联网上慕课平台中的一个。当媒体惊呼在学校之外,培训机构正构建另一个“教育体系”时,客观地讲,慕课正在高等院校之外构建线上“高等教育体系”。
伴随着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短视频和自媒体快速普及,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以抖音(包括国际版)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日活用户数量超过16亿。以全球78亿人口为基准,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抖音用户。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今天,如果你想进行传播、宣传和推广,抖音注定是你必须占领的阵地。那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呢?事实上,已有无数人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技能、经验和才华。如果你想提高英文水平,你可以跟随出版1 000多种英文单词书的“单词教父”刘毅先生学习;如果你想提升数学思维,了解人工智能、5G等前沿科技,你可以跟随有1 311.3万粉丝的李永乐老师学习;如果你想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发明创造,你可以跟随73岁的老教育人黄曾新老师……抖音里,有关教育教学的内容不计其数,涉及诗词、绘画、语言、舞蹈、健身、旅游,等等。
回首过去的20年,就国内情况来看,教育科技飞速发展,教育实践日新月异。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学习为传统学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全球高等教育模式带来巨大冲击,抖音和微信短视频、快手正在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于人的终身教育。应该说,互联网给教育系统带来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有助于我们打破学校的藩篱,步入“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现在,是时候用互联网重塑我们的教育体系了……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牟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