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6σ 的缩短故障核对周期的研究与应用

2021-12-29胡航兵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1年21期
关键词:群策群力核实关键问题

胡航兵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92)

0 引言

在企业中,当发现不合格后,必须按照“三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找不到不放过、责任者不明确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进行处置和归零,不合格处置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企业的主线生产制造周期,而确认责任者(故障核对)是第一步,因此缩短故障核对周期是缩短故障整体处置周期的第一环。本文将以该典型的装配单位故障核对周期(Y)为例,研究如何应用六西格玛(即6σ)方法,通过项目团队成员群策群力,找出影响故障核对周期的关键因素(关键X),实施改进工作,缩短故障核对周期。

1 项目简介

当下一单位(以下简称“发现单位”)发现前序单位(以下简称“移交单位”)的故障(以下简称“跨单位故障”)后,必须通过故障核对流程来明确责任者并查找原因,待落实纠正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后续生产制造。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发现单位与移交单位进行故障核对不顺畅,故障核对周期最长可达到50 余天,从而影响不合格整体处置周期,严重影响公司主线生产周期,领导要求尽快改进。

2 项目介绍

2.1 项目定义

2020 年1—4 月,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某项目生产中,发现单位与移交单位核对故障共61 条,从在ERP 系统开出不合格通知单到落实故障责任的平均核对故障周期为20.3 d(超过20 d 的31 条),最短5.5 d、最长53.4 d,周期过长,影响产品交付,领导不满,要求改进。

将某项目发现单位与移交单位厂核对故障周期的DPMO(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每百万次采样数的缺陷率)从508 200降低到101 640,改善约80%。

以数据为基础,确定缺陷定义。某项目发现单位检验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系统向移交单位开出1 条不合格通知单的时间,到移交单位领导落实责任的周期超过20 d,即为一次缺陷(图1)。

图1 缺陷部位定义

2.2 改善前流程梳理

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对周期主要包括T1 确认故障、T2 核实故障、T3 落实责任3 个环节(图2)。

图2 改善前流程

2.3 群策群力

2.3.1 明确问题,组建团队

2020 年1—4 月,发现单位在某项目向移交单位共核对技术性故障61 条,从在ERP 系统开出不合格通知单到落实故障责任的平均核对故障周期为20.3 d(超过20 d 的31 条),最短5.5 d、最长53.4 d,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T2 核实故障”和“T3 落实责任”的贡献率分别是67.6%和31.7%,合计占比99.3%,因此将“T2 核实故障”和“T3 落实责任”作为主要改善对象。

部门决定成立包含项目高级师/主任师/主管师、发现单位/移交单位质量管理人员与检验人员、信息化开发人员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通过梳理流程,明确造成“T2 核实故障”和“T3 落实责任”周期长的原因;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2.3.2 讨论问题与困难

专项团队围绕“T2 核实故障”“T3 落实责任”阶段进行头脑风暴(本文以“T2 核实故障”为例进行介绍),共8 人进行讨论,每人至少提2 条问题,收到问题21 条,经合并整理后行成10 条问题(表1)。

表1 收集问题

2.3.3 分析问题,锁定关键问题

团队通过讨论,将10 个问题分类,形成6 大类别,从问题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进行投票,确认X21 缺乏监控、X22 问题推诿、X25 流程不合理3 个关键问题(图3)。

图3 关键问题确定

2.3.4 提出潜在解决措施

针对锁定的关键问题,团队8 人每人提3 条措施,合并后形成12 条措施。团队成员按照措施实施难易程度和实施后的效果高低对12 条措施投票,形成5 条拟采取的措施(图4)。

图4 提出潜在解决措施

2.3.5 群策群力推广

按照类似方法,将“核实故障”流程的群策群力方法推广应用到“落实责任”流程环节,确认其关键问题为X32 不愿承担责任,解决措施1 条。

2.4 原因分析

团队成员根据群策群力分析结果,完成了故障核对周期缩短的因果图分析,确认关键问题共4 个(图5)。

图5 核对故障周期因果图分析

2.5 有效措施汇总

汇总“核实故障”和“落实责任”阶段提出的措施,形成措施矩阵。两个阶段共提出措施15 条,通过矩阵分析,重点实施6 项改进措施(图6)。

图6 有效措施汇总

2.6 分配与落实行动计划(表2)

团队成员根据拟定的有效措施,制定了专项行动,并明确了责任人。

2.7 关键因素、改善与控制(表2)

表2 行动计划落实表

(1)增加监控点和预警提醒。针对X21 缺乏监控的关键问题,完善ERP3.0 故障核对流程:增加每个节点处置周期设置功能和自动提醒、超期预警功能,实现了在每个流程节点设置预警提醒时间,到期和超期故障发邮件提醒;同时在调度人员界面增加“监控中心”模块,调度人员可随时对故障单处置情况进行查询、监督。

(2)信息化系统完善与绩效考核双管齐下。针对故障核对过程中的推诿扯皮问题,通过改进ERP3.0 故障核对流程,系统限制发表意见次数限定检验组长间故障单据流转次数,超过4 次则故障直接升级进行处置;同时,通过修订绩效考核规定明确对推诿扯皮的考核要求,严禁推诿扯皮。通过故障责任裁决,属于推诿扯皮的对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3)改进“相关人员发表意见”节点流程。改进ERP3.0 故障核对流程,明确由质控员在“相关人员发表意见”表态,将“相关人员发表意见”明确为专业厂质控员发表意见,如需咨询其他人意见,由质控员组织线下沟通,达成一致后由质控员在“相关人员发表意见”表态。

(4)明确故障承认的主体。改进ERP3.0 故障核对流程,取消专业厂领导界面“驳回“按钮,不允许专业厂领导驳回检验组已签署故障。

2.8 项目改善效果

项目改善后,实际上将故障核对周期的DPMO 从508 200降低到33 300,改善93.4%(图7)。

图7 故障核对周期的时间序列图

2.9 流程控制计划

根据改善要点,在流程中增加系统监控模块及ERP 流程控制方法,对关键因素进行控制,项目的控制计划如表3 所示。

表3 流程控制计划数据单

3 结束语

通过对6 σ 项目的开展,团队成员紧密合作,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找到了影响该问题的关键Xs,缩短了故障核对周期,为不合格处置周期整体的降低打好的基础,提升了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群策群力核实关键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群策群力谋发展 继往开来展宏图——功能晶体材料与晶体生长分论坛侧记
群策群力,共抗“非瘟”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质疑与反思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的关键问题在哪儿?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
群策群力 克敌制胜——志愿军夏季进攻战役中的军事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