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
2021-12-29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保利南湖小学
●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保利南湖小学 危 雄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中,“数感”居于首位,它是形成和发展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等各种数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标准》 中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这一表述,对数感进行了界定,对其作用进行了描述,但还是略显抽象,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子。
案例1:一位学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后进行展示。
(15+17+14+16+18)÷5
= 90÷5
= 18
另一位学生立刻举手示意这位学生肯定算错了,他认为,这组数中最大的数才是18,平均数不可能是18。在这组数中,平均数不可能等于最大数,这就是数感。数感好的学生,往往能对数学问题作出更迅速、准确的判断。
案例2: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如果我们能够把一张纸对折27次,那么,它的厚度就可以超过世界最高峰的高度,你们相信吗?
学生表示出强烈的质疑,他们难以相信,薄薄的一张纸的简单对折,怎么可能会达到世界最高峰的高度。直观感觉与计算结果之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吸引学生投入到接下来的数学探索活动中。
对纸对折后的厚度进行想象,其实也是一种数感,当这种数感与新信息产生冲突时,会刺激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可以看出,在数学的教与学中,数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在数的认识中完善数感
对数的认识是数感培养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认识是逐渐“丰满”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机会,完善他们的数感。
(一)从数字到数位
学生对整数的认识要经历数字、数位、数级三个阶段。
数字:数字的认识,包含读法、写法、组成等,这些是显性的;还包含着对应关系,不同的表达方式等,这些是隐性的。将这些显性与隐性的认识合起来,就组成了对数字的数感。
数位:数位的体验源自“满十进一”,因为“满十进一”,所以同样的数字,在前一位上表示的大小是后一位上表示的大小的10倍,也就是所谓的“十进制”,不同位置表示不同大小,这就整合成了对数位的数感。
数级:数级的概念是在较大数的认识中建立起来的。因为有了数位,以及由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四个数位组成的数级,有限的数字可以写出无穷多的数。这种体会就构成了对数级的数感。
(二)从一个到半个
在整数中,计数单位都是由1组成的,到了分数的学习,这个规律就被打破了,分数在计数时是半个半个数(如二分之一),小半个小半个数(如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它们不是由1组成的,而是由1分解而来的。还有对单位“1”的认识,这个单位“1”可以是1个物体,也可以是许多个物体,“1”从一个数变成了一个“单位”。这些认识的突破、差别的体会是丰富学生数感的机会。
(三)从精确到近似
数数,是一一对应的。如在数轴上,一个数就对应一个点,但是,认识了近似数后,数就表示一个区间了。比方说,一个数的近似数是20,它对应的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从15到24之间的一条线。这种对学生原有认识的挑战,也是一次发展学生数感的机会。
(四)从确定到可能
有些数的大小是确定的,但也有一些数是不确定的,比方说一个苹果,我们不知道它的质量,可以说这个苹果的重量是x克,用字母来表示不确定的数。将数学的抽象、简洁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五)从绝对到相对
认识“负数”之后,数不仅可以表示“多”与“少”,还可以表示一种标准,这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突破。比如,0摄氏度不是没有温度,而是一个分界线,因此,数就有了相对性。又如,三个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50厘米、145厘米和140厘米,如果以第二个同学的身高145厘米为标准,那么第一个同学的身高就可以表示为5,第三个同学的身高就可以表示为-5。这种体验,也会成为数感的一部分。
二、在经验积累中强化数感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积累的数学经验越丰富,对数就会越敏感,数感也就越强。
(一)重视直观感知
老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操场跑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跑一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操场的面积有多大?操场上能站多少名学生?一捧绿豆大约有多少粒?一捧绿豆大约重多少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提高他们对物体数量直观感知的准确性,从而强化数感。
再如,引导学生把1米和10米进行对比,一大捆小棒与一小捆小棒进行对比,一袋糖与几颗糖进行对比……让他们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大数与小数的倍数关系,为今后进行数量判断积累经验。
(二)了解生活常识
以速度为例,一般人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到4千米;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秒多,也就是每秒可以跑10米多;小汽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30到40千米左右,在高速上可以开到每小时100多千米;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千米……学生了解到这些常识,就能在解决问题时,对相关数据的可能范围进行预估,对其合理性进行判断,使数感得到加强。
再如,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弄清楚身份证号、学号、住址的邮政编码、门牌号、手机号、汽车牌照号、火车票上车次号的规律和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推断与解释,能更快、更有效地提取环境中的数字信息,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记住特殊例子
如一些特殊的数:100以内因数个数最多并且最小的数是60,这也是为什么规定1小时是60分钟的原因;1、2、3……9、10的最小公倍数是2520,这也是金字塔内神秘的数;1001可以分解为7、11、13这三个数的乘积,所以把任意一个三位数连续写两次得到的六位数,一定是7、11、13的倍数……
再如,一些特殊的规律:相同的日期,隔一年星期数会增加1;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的平方除以2;一个奇数的平方除以8一定是余1的……
记住这些特殊的例子,一是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其背后蕴含的数学原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二是可以利用这些经验,更灵活地作出数学判断,形成更有效的策略。这些都能促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在计算教学中巩固数感
数感是可以“算出来”的,计算是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在计算过程中,数感好的学生往往能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弄清算理
在学计算时,算理是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算理,算理弄清楚了,各种新颖独特的算法就产生了。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一支钢笔32元,12支钢笔多少元呢?列式是32×12。计算时,我们可以先算10支钢笔的钱数,再算2支钢笔的钱数,最后加起来。所以计算时就可以变成:
32×12=32×10+32×2=320+64=384。
这其实就是最基本的乘法计算的算理,弄清楚后,就可以很容易理解竖式的含义,还能引出许多简单、有趣的计算方法。
比如,一个两位数乘11的方法,可总结为“两头一拉,中间一加”。以“32×11”为例,将数字3、2分别写在百位和个位,3与2的和写在十位,就得到其结果352。
再比如,一个两位数乘101,只需要把这个两位数连续写两遍就可以了。如计算32×101的结果,就是把32连续写两遍,得到3232。
算理弄清楚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的过程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数感也会越来越好。
(二)鼓励心算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使用心算,而不是竖式,学生就会积极进行计算策略的选择,而这个选择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寻找数与数之间联系的过程。
例如:当学生看到99时,可以想到90+9,100-1,11×9,33×3……
于是,当他计算99+54时,会把99看作100,加上54后再减1,心算一下就知道结果是153;当他计算99+55+22+44,会发现这些数都是11的倍数,一共是20个11,也就是220。
学生建立的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越多,计算的方法也就越多样,过程就会越来越摆脱模式的限制,从而数感也就越强。
(三)加强估算
数感与估算都有一种模糊性,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估算也能反映学生对情境中数的范围与数量间关系的一种大致理解。
例如:一本书48元,买106本书需要准备多少元?学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
(1)48×106≈50×106=5300元
(2)48×106≈48×100=4800元
(3)48×106≈50×100=5000元
(4)48×106≈50×110=5500元
以上几种估算方法,哪一种更合理一些呢?
第二种估法算起来方便,但把结果估小了,带的钱肯定不够用;第三种估法,把一个乘数估大一些,一个乘数估小一些,估出的结果应该是和准确值最接近的,但也可能存在带的钱不够的情况;第四种估法,钱肯定是够了,但与准确值相差会比较大;相对来说,第一种估法是比较合适的。
所以,在对计算结果的估计过程中,学生知道估算时不仅要使计算方便,结果尽量准确,而且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样数感就得到了锻炼。
四、在解决问题中激活数感
绝大多数实际问题都会涉及数,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用数感进行推理思考,使数感得到激活。
(一)在生活情境中用出数感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搜索与之匹配的数量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用数学思维理解现实问题,从而发展数感。
例如:下面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介绍,请你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数把它补充完整。
陈景润爷爷是中国著名数学家,他出生于_____年。
陈景润爷爷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他废寝忘食,每天工作_____小时以上,_____世纪_____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_____年_____月证明了命题“1+2”,将_____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
_____年陈景润爷爷去世,年仅_____岁。
(5、12、20、50、63、200、1933、1966、1996)
在选数填空的过程中,学生要结合生活经验,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细致周到的考虑,使数感得到加强。
再如,一个学校有1500名学生,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张纸,一年会浪费多少张纸?这相当于锯掉了多少棵树?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用数学思维理解和解释现实生活、处理有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感提升的过程。
(二)在对话交流中悟出数感
对话包含表达与倾听,表达需要组织语言,学生能不断优化自己的想法;倾听则能获得启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数感能自然而然地得到增强。
例如:每辆小火车乘6人,全班49人至少要租几辆小火车?怎样乘坐小火车比较合理?
生1:这个问题简单,49÷6=8(辆)……1(人),8辆就够了。
生2:不对,不对,应该租9辆,每辆乘6人,8辆可乘48人,还有1个人乘第9辆。
生3:我觉得租9辆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最后1辆只坐1个人不大合理,每辆小火车上坐的人应尽量平均才最好。
生4:是的,是的,我觉得可以前4辆小火车每辆坐6人,后5辆小火车每辆坐5人。
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从租8辆到租9辆,再到人员的合理安排,他们的思考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在交流中真切地体会到了解决问题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决策,从而加深了数感。
(三)在开放问题中练出数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己“存储”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怎样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活跃数感。
例如:一个班有男生24人,__________,女生有多少人?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补充一个条件,求出女生有20人。
这个开放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同学生的答案也显示出数感的不同层次。
第一类:男生比女生多4人、女生比男生少4人;
第二类:女生比男生的一半多8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少16人;
第三类:男生是女生的6/5、女生是男生的5/6;
第四类:男生比女生多1/5、女生比男生少1/6;
…………
这样的训练不仅巩固了不同类型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又使得学生的数感更加敏锐。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以及生活中的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