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12-29李依婷
张 娟 李依婷
(1.重庆市朝阳中学 重庆北碚 400700;2.重庆市兼善中学 重庆北碚 400700)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
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最早是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可见核心素养实质上是从长远入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专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课程性质与目标做了有关说明,文件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英语对外国文化有了解有认知,并以此来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促成其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文件还认为“英语学科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思维方式转变和提高的能力[2]。”由此可见,英语核心素养包含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和文化品格。
二、英语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是对教师更高层面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全方位的发展和积累自我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意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敢于实践,任何设想和教学设计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丰富自己的经验;最后,教师要善于总结,优化教学方法,落实核心素养[3]。
毋庸置疑,落实核心素养最好的方式便是课程实践,通过不同形式的授课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文化品格”落实到教学当中,对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①学习能力
外来语言的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使用环境的浸染,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运用能力欠缺;因此,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更要讲究策略,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就显得至关重要。任何学科的学习,只要能够激发出学习兴趣,就会有好的开始。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辅以合适的指导和点拨,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深度内化的素质,需要教师仔细观察、总结,帮助、引导学生摆脱固定思维,形成自我意识。
②思维品质
要发展学生思维品质首先要求教师本身要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敢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的扩展思维,特别是要培养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学生在联想过程中难免天马行空,教师应适时给予鼓励。其次,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度。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时发放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作答,看谁的回答又快又准。因此,教师应该选择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③语言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例如,可以开展英语角、朗诵、电影配音等活动让学生走出第一步“说”,“敢说”才能“会说”,让学生切实参与进来,亲身体验英语的魅力。当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做到融会贯通地授课,通过一个单词联系到一种句型,一个语法知识点是英语教师必需的知识储备。
④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的塑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知识与交际要求教师精读课文,补充课本没有的文化常识,深入解析课本中点到为止的文化常识,使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西方的文化内涵。交际文化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口语教学中适时渗透西方交际的礼仪,并通过实践、互动、体验的方法来弥补学生文化实践的不足[4]。
(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①学会学习
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学会学习”既是前提与基础,也是有效方式,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有可能转为深度学习。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有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自发性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积极发问、主动合作等方式来实现,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的学习,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要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一切要做到有序、适度、有效。其次,还要有反思意识。
②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的眼光,统合知识、迁移知识。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反思、思考、探究、推理、归纳等体验学习,以此形成具有发展性的终身学习方式。深度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整合的能力,即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用旧知理解新知。就英语学科而言,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已学的语法、句型、文化常识等串联起来[5]。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满足了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立足于当下,展眼在将来,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长远发展。改革的道路上充满摸索和尝试,但也不乏成功与经验,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升自我的能力,学生也能得到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