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引入多元文化视野的价值探析

2021-12-29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视野价值观民族

朱 锐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遂宁 629000)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起源

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意味着文化多样性得到保护与认同。维持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不必放弃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是多元文化论倡导的主旨,也是多元文化教育得以产生、发展的理论基点[1]。纵观各国历史我们可发现,多元文化的起源和种族移民、战争带来文化交融、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觉醒等因素紧密相关。西方各主要国家兴起的多元文化教育有其深刻的政治历史背景,70年代各类种族运动此起彼伏,著名的则有美国的南北战争等,这刺激着人类追求本民族生存发展的雄心,同时也推动着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

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经历了与“同化主义”相互博弈、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三大阶段。在多元文化主义首次被提出时就与“同化”主义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同化主义认为社会要达到共同的发展目标就应该将社会各成员纳入相同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且他们认为文化随种族一样具有等级之分,学校教育应该进行所谓的“主流教育”。然而,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各民族、各种族的成员都付出着共同的努力,并且应该享受着相同的文化成果,而不应该对种族、民族的“非主流文化”带有任何偏见。由此,多元文化教育的思想在学校中也逐渐流传。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西方各个发达国家开始追求政治民主与自由,这意味着各民族、各种族、各种不同文化之间在努力争取着平等的发展权利,多元文化愈演愈烈。

最后,在近三十年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全球化的发展,前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相对隔绝的历史现状被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改变,跨地域、跨族群、跨阶层、跨行业的人员流动、先进的传媒与交通工具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流与思想沟通的速度和效率;各国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壁垒被打破。以上均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2]。

二、教育引入多元文化视野的价值

(一)从教育目的方面探讨

教育被通俗的称为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由此可见,培养“人”是教育目的的表象层面。笔者通过阅读总结发现,当前,教育目的主要倾向于两大价值取向分类:一是个人本位,如通过教育得到自我能力与价值的实现;二则是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如通过教育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奋斗等。不管哪一类目的价值观取向,都涉及着一个问题——“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所需要培养出来的呢?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平等与文化选择权利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从事教育行业的学者们也逐渐关注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视野的意义。学者们对于文化、生命、教育三者之间的探究也逐渐深入。教育是文化的载体,生命乃文化的体现,教育是生命的全过程,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那么,我们可发现教育应该培养“敬畏生命”的人。什么才能被叫做“敬畏生命”?从中国来看,在学校教育的教材里融入中民族文化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机会,还能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创造良好的条件,更能够启发学生对生命平等的思考、对文化,信仰选择的思考。生命的平等意味着文化的平等,在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视角能够使人们进一步领悟到“众生平等”的内涵。由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也就更进一步——生命的平等乃教育终极目的。

(二)从教育方式层面探讨

多元文化的引入意味着我国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教育方式,跨国学术交流为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方式提供机会,为我国教育方式注入新鲜血液。中国单一且传统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课堂组织形式、教师的教育方法等不断丰富而且日趋完善。尤其是当国外教育心理学、脑科学、人类学等取得的重大突破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教育变革与发展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学者突破教育学的界限,探求着学生心理与教育方式之间的紧密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教育方式的差异性是我国教育引入国外先进文化视野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三)从教育内容方面探讨

多元文化视野引入教育必然意味着学校课程和教材将有重大变革,课程本土化和教材内容多元化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来看,历史上在少数民族学校中,大部分要求学习汉语、汉文化,却忽视了本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引入,该思潮的引入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则是民族地区的文化也逐渐得到开发与运用。如今,在少数民族学校里开设本民族课程内容的教育就是教育引入多元文化视野的重要意义之一,这意味着人们对“非主流”文化的认同与接纳,同时也证明民族文化乃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予了人类进行文化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且这是我国促进民族平等、推动民族保护意识和政策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

多元文化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多种文化的总称。根据班克斯对的多元文化类型分类法可分为民族文化、阶层文化、地域文化、性别文化和年龄文化[3]。笔者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文化类型分析发现,该教材中,有五篇为外国选文,七篇选文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由此可见,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在教材中,关于乡村风土人情的选文也较多,这体现了教材编写愈发关注多元文化内容的倾向。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和课程改革体现了教育引入多元文化视角所带来的重大突破。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见闻,拓宽他们的视野,更能让他们体会到不同文化带来的精神冲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不同文化时能保持着尊重差异,互相平等的态度。

(四)从教育功能方面探讨

教育引入多元文化视野的意义从教育功能层面来说其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上。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教育的文化功能等方面。确切来说,笔者认为,多元文化视野的引入对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4]。

从教育的政治功能来看,无论是在教材还是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引入多民族,多阶层,多地域的不同文化,都能够达到传播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生命平等、尊重、友谊、互帮互助等精神的政治教育意义。由此,受教育者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教育培养一批符合一定价值标准的,符合政治统治的人才。

从教育的文化功能来看,教育具有文化传承、文化融合等作用。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意味着更多的优秀民族文化被挖掘被开发。通过“教育”载体,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民族文化,也可以欣赏本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此外,世界人民还能够通过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传承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多元文化的引进意味着价值观多元的引进,在这些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我们才能够学会如何判断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符合本国人民、符合自身个体的价值观。没有外来的刺激,就不会有先进文化的产生,多元文化不仅是多种文化现象,更是能让整个民族、整个世界走向一体化的纽带。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四个方面进行了“教育引入多元文化视角的意义探析”。笔者认为,教育引入多元文化能够使教育目的达到“生命平等”的理想,使人类树立生命平等、文化平等的意识;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文化能够改善我国某些地区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的现状;此外,教育内容不仅能够更加丰富多彩,还能为不同民族学生的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让他们懂得尊重文化差异;能更好的传播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多元文化这条纽带将整个世界的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紧密相连。

猜你喜欢

视野价值观民族
我的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居· 视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