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研究实践
——以重庆某高职院校为例

2021-12-29郭素敏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我院校企育人

郭素敏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重庆 402260)

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提出的新命题[1]。然而从民办高职(国企办学)院校的特殊性及学生实践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开展调查研究的较少,针对重庆本土民办高职院校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而得出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具体来讲,首先拟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以职业素养养成为突破点,进一步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课程育人体系的深化改革;其次拟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尤其针对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独特性,在对他们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效嵌入感恩教育、爱国教育、劳动精神教育等。

我校思政实践教学立足开放性,活动事实上注重实效性,依托我校办学特色,结合成都铁路局的实际需要,将我校思政实践教学融入到学生寒暑假的“暑运”和“春运”的实践活动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校这项实践教学探索脱离了完全停留在书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的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时间期满后学生返回课堂,将实践成果拍照片、录视频、写成新闻稿、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提交给思政教师,教师再将实践成果与课堂所学理论相结合,进行二次教学,在全院进行成果展示。实践证明,这样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有效途径,理念上创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评价方式创新,学生的成绩不再是一张试卷定终身,教师教学上也做到了形式上创新,能够将教—学—研一体化,有效的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2]。学生的获得感也很强,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现场感、真实感。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学会了调研报告写作技巧,强化了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①将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家、校、企共评共育,形成与课程对接、与素质对话、与岗位融合,实践育人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②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深入推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原则上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25%。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有机结合,将职业技能提升与职业精神培育有机结合。

③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统筹学生实习实践工作,建立实践课程培养体系,强化项目管理,每一实习实践项目,安排专人负责,从技能、安全培训到熟练操作,从考勤管理到学生评比,实现实习实践的精细化、体系化、过程化管理,落实目标责任。

④整合实践育人资源,拓展实践育人平台。持续推动学院与成都铁路局、重庆轨道集团、贵阳地铁集团、中铁二局、中建四局、华侨城等大型国有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推动企业将学生实习实践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推进校企共育共评,打造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创建1个具有省(市)级领先水平的校企共同育人示范基地。

通过我院师生参与春运、暑运、华侨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我院师生广泛参与,几乎每个班每一位学生,学院的 每一位老师都参与了其中一项实践活动,并对实践成果进行演出分享、荣誉表彰。在实践过程中,我院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企业特别是轨道、铁路行业的认可和赞誉,并与我院长期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和就业合作。不仅如此,我院师生在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身穿红马甲的轨道交通志愿者已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牺牲自己寒暑假的春运、暑运的铁路志愿者,他们背井离乡,不怕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归家心切的游子。甚至感动了我院学生的父母,他们也大力支持这样的实践活动,希望多给予学生锻炼的平台,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猜你喜欢

我院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