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摄像实验课程体系及考核方法创新性探究

2021-12-29赵维良

科学咨询 2021年26期
关键词:学时实验课摄像机

赵维良

(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白城 137000)

目前各级地方师范类高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已经不断的成熟,与此同时其“同质”化倾向也较为严重,那么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专业在遇到发展遇到瓶颈期时的一个新的突破和未来转型的关键重要方向。本篇论文就是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摄像这门实验课为例,进行本门课程体系和考核方法新的探究[1]。

电视摄像这门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必修类课程。对于电视摄像技能的掌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摄像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电视摄像机的组成和分类、电视画面的特性以及造型特点、电视画面的各类造型元素,包括电视景别的认识、拍摄高度和拍摄角度、电视画面构图的了解,还有固定画面的认识和应用,另外重点的理论内容是关于运动摄像的知识掌握,同时对于电视摄像镜头的内容也非常重要,这包括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概念、造型特点和应用等方面[2]。

在这些理论知识中实践性较强的部分为:固定画面、运动摄像、造型元素以及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实验考核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这门电视摄像课程的实验考核方法进行试探性的新的研究。

一、实验课程体系

本门课程在我校传媒学院开设,为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上课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16学时,实验授课为32学时。在实验授课32学时中主要进行如下内容的实验教学:

(一)电视摄像机

这部分实验课类型为演示型。这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摄像机的基本性能、摄像机的构成、摄像机的调节、摄像机的安装设备、摄像机演播室的工作方式。作为摄像机的基本性能,主要让学生掌握摄像机的“光-电-光”转换的过程原理,这部分是摄像机工作的最基本的特性。另外有关摄像机的构成内容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掌握摄像机的组成、结构成分、黑白平衡如何工作及原理。在摄像机调节部分主要的实验内容包括光圈、快门速度、增益等的手动调节,以及声音控制面板中的左右声道的调节手动设置,还包括了菜单项中的若干操作内容,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内容稍显庞杂,需要学生耗费一定的实践操作进行熟悉和了解。而摄像机的安装设备和演播室摄像机的工作方式,包括了与电视摄像相关的辅助设备的实践操作,包括三脚架、稳定器、轨道和摇臂等。

(二)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

这部分实验课类型为设计型。应该说这部分内容的实验操作性极强。首先,让学生了解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方式有哪些,即推、拉、摇、移、跟拍摄。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掌握摄像机的不管哪种运动镜头方式都应该在运动中做到平、稳、匀的运动轨迹,当然特殊艺术创作需要除外。其次,要注意镜头在运动过程中起幅和落幅的重要性,不能出现漫无目的,仅仅为炫技的运动镜头。最后,要让学生知道运动镜头仅仅是一种视觉表达形式,一定要在适合的场合使用,并且运动镜头所表达的含义和意境要与主题和内容一致。另外,有关固定镜头,要注意到也是有其特殊的效果和威力的,固定镜头满足了人们想要“静”的心理状态,符合人们思考,表达静穆、安静的氛围。在实践拍摄中要用一门课的时间专门练习固定镜头的稳定性联系,并且为了达到更好的练习目的,要用长焦镜头练习。

(三)造型元素的拍摄

这部分实验课类型为设计型和综合型。主要是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电视画面的有关景别、高度、方向以及构图的拍摄。在明确了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拍摄角度分为正面、侧面、斜侧面和背面之后。接下来的设计性和综合性以及这部分实验内容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根据拍摄的主题、内容、思想内涵的表达,将以上的拍摄景别、拍摄高度和拍摄方向进行组合,每一种组合都会对同一拍摄对象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

(四)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拍摄

这部分实验课类型为设计型。在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的定义、特征、应用等理论内容后,在实验课上要充分的进行特征的验证和应用的设计。具体包括这两类镜头对横向运动以及纵向运动的不同画面呈现、景深和视角的不同、拍摄主体和环境关系的不同变化、对于空间表现上的差异等[3]。

二、考核方法的创新

本门实验课作为考查课,主要考察学生对摄像机的操作实践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拍摄创作能力的考核。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摄像机的操作

首先,要熟练使用摄像机的光圈、白平衡、色温、快门速度、增益等按键的操作,并且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进行手动设置和调节。其次,对菜单项的拍摄格式、显示设置等也要做到熟练掌握。最后,摄像机其他机械按键的使用和操作要做到准确[4]。

(二)拍摄创作

主要考核学生要根据以上的考核内容进行有关画面主题表达、思想表现以及画面形式美感的呈现等方面的内容,要让学生具备综合实践创作的拍摄能力,能够独立的把握画面的准确性、美感性等方面的拍摄技能[5]。

以上是对电视摄像这门实验课程的体系和考核内容的简单探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究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摄像创作人才。

猜你喜欢

学时实验课摄像机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有趣的实验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安讯士新AXIS M31网络摄像机
如何消除和缓解“摄像机恐惧症”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