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发展路径审思

2021-12-29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外语研究生思政

曾 媛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文化自信是关乎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大问题。思政教育兼具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在学生中间塑造主流文化价值观,凝聚起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强大吸引力,为广大学生构建起精神家园,对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1〕。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外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更能深刻地接触到西方文化,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思想更加独立。如何在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是摆在所有外语教师和思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文化自信视角下加强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从文化自信角度加强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研究生群体是传播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外语专业研究生对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明显优势,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思政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研究生的思想发展,进而实现引领文化发展〔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价值理念武装研究生思想、规范研究生行为,逐步培养起外语专业研究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能力,鞭策研究生自觉传播主流文化,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进而促使他们在平时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准确甄别对错、美丑与善恶,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2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意识形态始终是文化的核心,外语专业研究生能否建立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于外语专业研究生而言,只有树立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才能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外语专业研究生必须在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同时,承担相应的文化责任,要自觉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也要自觉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3〕。加强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可以在施加一系列意识形态影响的过程中,使研究生受到思想教化,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这种价值观,这样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也有利于凝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动力。

1.3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作为文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广大研究生既热衷追求个性和表现自我,又思维活跃且不落俗套,既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创造,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可以激发其文化主体意识,使其自觉审视自身的文化站位,从而进一步坚定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于外语专业研究生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思政教育的引导下可以进一步获得他们的认同。原因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涵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4〕。当这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升华为文化自信后,外语专业研究生将会更加关注社会民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从而进一步升华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使他们更加主动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文化自信视角下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高校在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思政教育在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文化自信方面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2.1 尚未形成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合力

目前,全社会尚未形成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合力。一是作为培养研究生文化自信主阵地的高校全体教师的凝聚力不强。在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方面,相关教师之间缺乏互动与协同合作,仅限于份内的分工合作,尚未真正形成文化自信培育的合力。这具体表现在:部分专业课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的意识。其中一些教师反而还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等思想植入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想中,导致高校思政教师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显得势单力薄〔5〕。二是当前高校与家庭及社会也缺乏有效互动,对于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也同样缺乏合作与沟通,远远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培养研究生文化自信的纽带。

2.2 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培养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当前,虽然高校思政教育中开展的各类文化自信教育实践及活动可以使外语专业研究生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多个角度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但是这样的多角度表面上看似具有丰富性和广泛性,却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整体性贯通,使外语专业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往往表现为某种碎片性、表层性和片面性的认知。这导致外语专业研究生在脑海中形成的有关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不成体系,造成他们不清楚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使他们难以建构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性认知,最终阻碍了他们树立真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3 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培养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在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还存在文化自信培养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不少高校只重视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外语运用和研究能力,不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往往仅仅依靠思政教育的课堂讲授来开展文化自信培育,灌输式教育倾向十分严重,培养方式较为单一〔6〕。具体表现在:部分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关注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主观感受,也不顾及研究生价值取向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忽视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想深处的真实价值感受之间的差异,加深了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困惑,更激化了学生在面临价值选择时的矛盾。将外语专业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专业教学与研究方面,忽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不重视对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培育,直接阻碍了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2.4 外语专业研究生社会主义文化认同面临冲击

目前,在外语专业思政教育过程中培养研究生的文化自信,还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冲击。当前,东西方各类文化思潮激烈交锋,干扰了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文化自信;受到部分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外语专业研究生崇洋媚外,严重阻碍了他们文化自信的形成,导致外语专业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价值观念冲突、价值选择模糊等现象,甚至造成部分外语专业研究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例如,部分外语专业研究生沉迷于西方文学、西方影视剧等作品不能自拔,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日渐冷落,进而逐渐降低了外语专业研究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给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冲击。

3 文化自信视角下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教育发展路径

面对培养研究生文化自信存在的不足,高校在外语专业思政教育过程中,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索:

3.1 强化文化自信协同育人,构建外语专业思政教育新格局

在广大外语专业研究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高校、家庭与社会的深入协作,进而构建协同育人的文化自信培育格局。第一,包括思政教师在内的所有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都要将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特别是思政教师要为外语专业研究生系统讲授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讲清楚西方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汲取与借鉴,使外语专业研究生明确建立文化自信的优越性来源,进而使他们在思想价值的引领和亲身实践的感悟中产生文化自觉,最终树立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自信。第二,高校要号召学生家庭和广大社会成员坚定文化自信〔7〕。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外语专业研究生涵养文化自信。这样,高校、家庭与社会将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外语专业研究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3.2 深化思政教育内容贯通,全面落实外语专业文化自信培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涵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因而,外语专业研究生思政课程必须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首先,高校思政课程要让外语专业研究生深刻认识到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理论、历史和实践方面是融合贯通和一脉相承的。为此,思政教师要重点讲清具有民族特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源流,具有时代特征的红色革命文化是其精神基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核心灵魂。其次,高校思政教师要让外语专业研究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性。思政教师要给研究生讲清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新性转化与发展,充分挖掘革命文化中的精神之钙,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得新发展。因而,思政教师还要引导广大外语专业研究生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自我的民族性格,用红色革命文化铸就自我坚强品格,坚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最终使文化自信在广大研究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绽放青春活力。

3.3 丰富文化自信培养方式,增强研究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增强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必须进一步丰富文化自信培育方式。第一,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培育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信的方式。同时,广大外语专业研究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就自己在文化自信学习中的疑惑,与思政教师展开交流与研讨。第二,高校要在外语专业研究生中大力拓展文化自信学习实践,不断增强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体验与感悟。例如,高校可以在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之际充分运用其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开展节庆仪式感教育,让外语专业研究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文化认同,进而树立文化自信。此外,高校还要在广大外语专业研究生中评选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典型模范,在全校范围内掀起研究生学习社会主义文化的热潮,增强外语专业研究生的文化认同,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

3.4 培养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在思政教育中贯彻文化自信培育

在外语专业研究生中树立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自觉。首先,高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觉的环境。为此,高校要全面分析当下的研究生文化自觉培养环境,研判其中影响研究生文化自觉的各种因素,从而在培养外语专业研究生文化自觉的过程中能更加精准地化解危机、利用新机,加强对研究生文化自觉培养环境的引导。高校要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主义文化中的引领作用,凝聚并升华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主流文化意识,使外语专业研究生面对当前东西方多种文化思潮的交锋,能够以正确的价值尺度看待外来文化,使他们在多元的思想文化中铸就坚如磐石的思想堡垒。其次,为加强外语专业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高校思政课程要让广大研究生进一步明确自身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使他们在回望民族复兴历史、立足民族复兴现实和展望民族复兴未来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自信。

猜你喜欢

外语研究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