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论新发展理念(一)

2021-12-29

领导月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讲话科技

编者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理念五个方面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些论述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本期我们节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供广大领导干部学习领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当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其主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加大投入,加强人才、专利、标准等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抓住关键

坚持创新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要超前谋划、超前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强化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实现我国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讲话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2014年6月9日,我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围绕这些重点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

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给他们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要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完善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科研人员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

——习近平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持续不断坚持下去。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首先是国家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确保科技人员充足的科研时间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时间,1961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加强创新突破 确保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创新突破,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确保高质量发展。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军建设战略支撑作用。

——2021年7月30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讲话科技
声 明
“注水”讲话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
男朋友
科技在线
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科技在线
内蒙古将每年选派科技人员到边疆贫困地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