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综合实践T态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2021-12-29顾蔚婷

科学咨询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息探究课堂

顾蔚婷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江苏苏州 215000)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目的是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然而,在课程理念转化为现实课堂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内容空虚,探究浅表、成果单薄等问题。

T态教育式针对以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学必博彩行必笃达”为教育理念,主张学习资源的横向融通(记作“—”)与学习任务的纵向推进(记作“︱”)相复合,致力于支持广泛与深入双维复合学习的教育。

那么,如何构建T态课堂进行综合实践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策略:

一、以项目为依托,促进资源融合(即T态中的“—”)

项目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真实难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参与、探究、解释、 实践、评价等过程去解决问题,最终使得学习者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T态课堂正是利用这种“项目”作为锚点,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各种探究活动作为纽带, 把各种资源有机结合,构建促进学生深层次能力发展的融合性课堂。因此,一个好的、适恰的项目是T态课堂建构的基石,教师在项目学习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匹配合适的项目进行探究。教师在选择学习项目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与学科资源融合,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不是简单个学科叠加,而是通过项目,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习得的技能主动地分析问题、寻找资源、构建途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选择的项目必须是一个复合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教师要事先梳理其中所包含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识别需要的能力,充分预设学生的思考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们不再强调单独学科,不再把问题置于单独的学科中进行探讨, 而是通过思考问题的解决把学生从单一狭隘的学科思维束缚中解脱出来,大胆借用、移植其他学科的方法,打开单个学科的困境。通过分析、假设、实验、调查、 制作、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把单一的学科知识考察转化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与人本资源融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师生双方所拥有的思想观念、知识储备、兴趣特长、情感技能等方面特点都是T态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当然,有些课堂还邀请校外的相关专业人士对学生活动进行协助,也属于此类资源。

教师选择项目时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符合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项目进行探究。在构建T态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能力水平和学生的执行力、以及活动过程的影响因素,而不是一味强求项目的“高大上”,使学生的项目探究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符合学生趣味的项目才能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切忌主观性地将自己的喜爱套用在学生身上。

(三)与生活资源融合,引导学生关注世界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T态课堂的项目学习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在寻找构建课堂所需资源时应注意观察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区、社会问题以及时事新闻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从中寻找可供利用的资源设计项目,生成可供探究的主题。

通过生活资源的横融可以引导学生对真实的世界的思考和观察,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转化为课题的能力,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经营生活的能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横融,学生初步形成探究社区问题的意愿,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最终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提供服务。

例如,在“开启你的全息时代”一课中,笔者选取全息投影这一现实生活中的技术为切入点,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全息模型展示盒。该项目需要学生利用初中课程中物理的光的反射、生物中人眼的成像、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推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兼具趣味性,将手办模型与各种全息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全面发展,符合以上选取项目的标准。

二、以规则为框架,驱动有效实践(即T态中的“︱”)

(一)以评价为导向,规范学生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探究欲望强烈,但同时他们也缺乏进行探究的系统思维和规范操作。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有序完成,教师必须明确优质探究活动的标准。而这个活动标准制定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项目精简。太多条目学生看一遍就忘记了,无法实施到活动中去。

表述平易。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要为了使用学生无法理解的概括词汇,会出现误解读。

内容具体。到底要怎么做,只有你说清楚,学生才会照办,不要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自我发挥能力。

例如,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小报”制作活动中,笔者就制定了4个优质活动标准:全员参与,分工明确;操作有序,具有效率;内容简洁,重点突出;设计优美,具有创意。从而让学生的活动有法可依。

(二)细化任务分工,避免学生游离

在T态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探究任务应该是集体性的。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参与进来,学习才不至于成为少数优秀生的事情。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协助学生制定细致的分工,让每个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都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例如,“在定格动画设计制作”的共同探究模块中,笔者将每个小组的任务划分为:小组长(1人):统筹全局,分配任务;照片拍摄(1人):拍摄逐格照片;移动拍摄对象(视具体需要配置):根据拍摄需要操作拍摄对象的移动;画面监视(2人):监视照片画面中是否有瑕疵(例如:防止有拍摄者进入画面);电脑制作(1人):用会声会影编辑定格动画;报告员(1人):关注活动过程,准备上台介绍你们的制作过程和作品。

通过职务划分,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避免了活动中有学生无所事事的不良现象。每个学生在小组的活动中作出自己的贡献,赢得同伴的尊重,从而使他们了解合作的意义和价值,接纳与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融入集体养成合作品质。

(三)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学生动力

法国教育家、思想家卢梭提出“有比较才有进步”,因此在课堂建立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学激励机制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激发鼓励学生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激励机制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趣味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从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精神、成功感、进取精神等。

例如,在“丝蕴盛泽”一课中,笔者首先将学生分组,以先蚕祠中的丝绸博物馆为场地,为他们设计了一个闯关夺宝游戏。游戏的终极目标:获得嫘祖的馈赠(扎染工具一份),为了攻克这个奖励,学生必须解密三张任务卡。三张任务卡就相当于游戏的三个关卡,只有完成一张才能领取下一张。同时,完成最优的小组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励(一袋玻璃弹珠,后面染色会用到)。

这种游戏竞争模式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动机,并且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人际互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有效地维持了学习动机。通过这种精心打造的对抗环节,极大地强化了娱乐竞争意识,而这种意识恰好契合了现今学生逐渐增强的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乐于竞争的心理。通过各种奖励和规则的设置,学生完全投入到游戏的状态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交点为关键,攻克难题难点(即T态中的“—”与“︱”的相交点)

课堂由多种因素、条件复合而成,比如时间与空间、任务与资源等,而他们的交叉点即是T态中的“—”与“︱”的相交点,也是课堂建构的关键节点。这些交点是课堂教学重点、难点,也是学生的错点、疑点,还是整堂课的焦点、亮点。教师能否把握此关键节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适时而有效地指导,便是成功构建T态课堂的关键。

(一)化整为零,分解难题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过于复杂,以学生自身的水平无从下手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知识解构的方式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将具有难度的问题分解为数个小问。通过逐一破解小问,最终解决难题,这一过程即是知识解构和重组的过程。

例如,在《开启你的全息时代》一课中,笔者将“怎样制作全息魔盒?”这一问题分解、引申如下:

question1:不知道用什么材料?

引申问题:(1)要实现光的反射,必须要有什么材料?(透明介质:如透明亚克力板、透明塑料片等)(2)为了你们制作方便,其余材料选择?(选择容易剪裁的。)

question 2:不知道怎么搭?

引申问题:(1)要实现光的反射,ipad和透明介质的夹角?(夹角45度。)(2)其余部分都是为了?(为了固定夹角45度。)

通过关键问题的提炼、分析,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完成知识建构。

(二)搭建支架,辅助探究

支架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原指架设在建筑物外部,用以帮助施工的一种设施,俗称“脚手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的潜力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而想要度过这个“最近发展区”,就需要教师搭建支架,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这里的“支架”有多重形式,例如模型、教学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等等。

例如:在“定格动画设计制作”一课,为了学生观看微课后能掌握定格动画的拍摄技巧和软件操作。笔者在课前共布置了4个自学任务:

①定格动画拍摄时需要那些器材?(标准答案是相机架、相机和摄影灯,但实际学生还可以发散思维找到其他替代物,比如手机、手机支架、台灯等。)

②观看问题视频,总结定格动画拍摄时有哪些注意点?(根据结果反推过程,让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判断,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段采取部分填空的方式,以降低难度。)

③会声会影编辑定格动画步骤填空。(梳理操作步骤,每一步的关键点以填空形式让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抓住微课视频中的重点。)

④和你的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能在20分钟内完成拍摄和编辑的定格动画方案,并准备好在课堂当天拍摄编辑。(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对自学内容的综合掌握能力,是否能生成合理有创意的设计方案。)

以上4个问题精心设计,充分考虑学生花费的时间、问题生成、技能掌握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三)群体协同,交流互促

印度教育学家苏伽特通过做实验发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组织的群体活动。由此借鉴,对于T态课堂的关键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运用集体智慧,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头脑风暴、线上交流、小组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探讨在疑惑,互相解答。通过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式实现自我和集体的认知冲突,达成团队成员内在认知结构的改变和发展。例如,在“探秘全息”一课中,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自制的全息投影金字塔模型,随后抛出问题:全息投影的实现与这个金字塔的哪些特点有关?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模型,思考影响全息投影的因素。学生从金字塔材质、金字塔侧面与屏幕夹角、金字塔侧面形状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猜测,初步找到实验变量。紧接着笔者在上一问的基础上继续提问:除了和金字塔有关,你觉得全息的实现还和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观察和集体讨论又提出手机视频、眼睛看的视角等其他影响全息投影实现的因素。补充完善了影响全息投影的变量,从而为之后的实验设计提供思路和依据。相比较个体思考,这类群体思索、协作学习的方式充分促进了群体成员的想法和观念对撞,从而达到相互刺激激发潜力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综合实践T态课堂首先需要我们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资源融合;其次建立各种合作、竞争、评价机制来推动活动的有效进行;而对于课堂中遇到的关键节点,我们要充分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知识解构、搭建支架、群体协作等方法激发学生自身潜力,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和研究中去,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所需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全息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全息投影"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