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合阴阳太极重养生

2021-12-29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静道家免疫力

太极拳在我国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武术运动项目范畴,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太极养生文化。在关于应对2020年初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多次提到“免疫力是当前我们需要的关键”“太极拳对提升免疫力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作用”。那么,练太极如何才能达到既健身又养生的目的?笔者总结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与大家分享。

天人合一的自然统一观

道家思想家陶弘景曾提倡“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养生观念,这句话揭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统一观,这个思想同样适用于指导太极拳练习。道家养生讲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人们的养生方式应随四季的阴阳变化而变化。人要与自然保持共生共存,协调平衡发展,生活中就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相宜。

太极拳练习中的精神修炼,要求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看作一个阴阳互体的太极,只有做到与自然、他人和谐相处,个人方能跨入自由王国,达到应事自如的境界;体现在练拳过程中,即要求练拳者做到刚柔相济,轻重兼备,能容能放,拳风拳貌要凝重而舒展,严谨而潇洒。

动静相间的康乐健身观

太极锻炼若要取得好的成效,持之以恒、把握侧重点是关键。练太极拳目的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先防,未病先养。运动就是要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去补充更大的能量,打太极拳的整个过程是在特别放松的状态下,动作刚柔相济,呼吸深匀细长,不浪费任何多余的力量。太极拳讲究动中求静,静中求养,养中储能,变化中有生机,也特别强调练“下丹田”(即腰及小腹部位),以此来滋养人体的五脏六腑,这无疑是太极拳最显著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健身养生法则。

古人云:“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因此,练太极拳最重要一点是不可急躁。要把握练拳的质量,严格动作要求,如此方能起到平秘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也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治未病”之目的。

内外兼修的道德养生观

其实太极拳不只是一种运动方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很多人说,太极拳不光练腿脚、练头脑,更练心灵。有意修炼者,可灵活应用太极动静结合、行云流水、刚柔相济的运动规律和运行原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于自我修行,补不足、泻有余,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和升华心灵,以期达到更高的养生目的。

天地合阴阳,太极重养生。太极拳讲究养身、养心并举,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充、气足、神旺。习拳、观拳、悟拳,还要以拳会友,要做到近友乐群而不孤立,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我们最终追求的境界是“躺在白云间,览我万重山”,一切归于平静,独自欣赏,其乐融融。

猜你喜欢

动静道家免疫力
初探雨林
微·视界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动静之间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培养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