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审视

2021-12-29韩海冬热合木吐拉艾山

关键词:对象化现实性人学

陈 宝,韩海冬,热合木吐拉·艾山

(1.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46)

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的现实性问题,并为现实的人的事业而不懈奋斗。在马克思看来,现实性是人的首要前提,失去了现实性,“现实的人”就必然会沦为抽象的人。事实上,“现实的人”这一概念并非马克思首创,而是费尔巴哈针对“抽象的人”提出的一个与之对应的哲学范畴。费尔巴哈提出了这一概念,却“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1]530。就是说,费尔巴哈强调的“人”只是一种感性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所展现的只是对人的自然生理和心理属性的确证。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现实生成逻辑出发,将“现实的人”作为研究人的本质的对象。“现实的人”这一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前提和基石,实质上已包含了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性,即人的本质一定是“现实的人”的本质,而非抽象的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人”的本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514“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56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35。这意味着人的需要、人的实践和人的关系的三维统一构成了人的本质,而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人的实践发挥状况和人的关系建构情况则直接影响人的本质的获得和占有。这个获得和占有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敞开、交互作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规定性中:失去了主体的客体就失去了客体的存在价值,客体的概念和属性就会消失;失去了客体的主体就失去了主体生存的可能,其本质和价值也就无法得到确证。因此,只有主体与客体统一,人的本质才能够被真正获得和占有,人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优质的和向好的发展。

一、“人的需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确证

“人的需要”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于主体与客体关系规定性中的首要表现。人作为“现实的人”,自然拥有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这一“现实性”必然首先在“人的需要”中呈现出来,从而使“人的需要”成为现实的需要并具备现实性的属性。“人的需要”的现实性属性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现实的人”作为主体超越客观实际而趋向抽象发展的需要,而是一种主观符合客观、主体与客体现实统一的发展趋向,反映的是“不同层面主客体关系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是不断运动着的关系态、系统态”[4],从而成为对“现实的人”的有效确证和构成人的现实需要的重要因素。人的现实需要是在主客体关系的相互确证中得以产生和满足的,即“人的需要”必然产生于对客观外在的需求,而“人的需要”也势必在客体对主体的确证中得到满足。

(一)“人的需要”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需求

需要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的共同特征,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人作为“真正的发展动物”有其特殊性,即人的需要必然是现实的需要,是对抽象的、不切实际的需要的否定和超越。“现实的人”的现实性必然首先表现为人的现实需要,这是人的发展规律的本质体现,这一本质体现在马克思看来其内在根源存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也就是说,人作为现实的发展主体为了实现自身的现实发展必然会产生现实需要,而这一现实需要实质上就是对客体事物的需要,是人的现实性展现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是具体的、多样的,不是片面的、单一的,这是由人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客观事物发展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现实性。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将人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这三种需要不仅构成了人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成为确证一切客观事物(客体)现实性的重要方面。“现实的人”对人的本质的获得和占有过程,实际上表现为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现实需要进而不断挖掘自身本质力量,使其不断对象化和外化的过程。人的本质的获得和占有正是在人对客体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三者统一中实现的。

从人对客体的自然需要来看,人的自然需要确证了客体的自然属性,从而构成了“现实的人”生存发展的必然前提,即表现为“现实的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531,进而“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531,而“这些东西”无不是主体的人直接或间接地从客观外在的自然中获取的,在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同时也确证了客体的自然属性。可以说,正是这种决定人存在的自然需要的满足,促使人不断寻求、改造和创造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自然客体,进而为人的本质力量发挥和人的本质的获得奠定了基础。从人对客体的社会需要来看,人的社会需要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的充分体现,而且赋予了人的需要指向对象(客体)的社会属性。对于社会的人而言,人的需要指向对象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的社会需要内容,这对推动主体的人的进步发展以及客体事物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主体的人的社会需要的产生、满足到新需要的产生,是驱使主体发展和客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从人对客体的精神需要来看,人的精神需要是对自身物质需要的升华,必然表现为基于物质需要满足基础上的精神追求并以此为前提。精神需要的对象为哲学、艺术和法律等精神产品,而精神产品只有以客体的形式或借助客体形式呈现出来,才能够被主体真正吸收、掌握、传播和传承,才能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并确证主体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的发展则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5]132。这个发展过程必然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规定性中进行的,是现实的主体发展表现出来的对外在客体事物的必然需求。

(二)“人的需要”满足于客体对主体的助益

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不仅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有效证明,而且是对人的本质的有效确证。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这样的依赖和需求不是静止的、抽象的,而是发展的、具体的,并在客观现实中可以得到寻根和满足的。它反映的是“现实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的发展和需要的超越。也就是说,“现实的人”需要的满足是被人所赋予了价值属性的客体对具有价值取向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和确证,也必然是对符合“人的本性”的真正的人的需要的肯定。肯定越充分,越能表明客体对主体的有益性;客体对主体的有益性越大、越先进,就越能有效满足“现实的人”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对“现实的人”的本质的确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物”作为客体对主体性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作为客体对主体性人的需要的满足。

从“物”作为客体对主体性人的需要满足来看,人对“物”的需要“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6]130。相比之下,动物对客体“物”的需要是狭窄的,仅仅以它的肉体机能为界限来满足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从而被动地适应“同其特定化相抵触的新的和急剧变化的环境世界”[7]139。动物的需要具有单一性、片面性和封闭性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将动物本身与“真正发展的动物”区别开来。主体性的人作为“真正发展的动物”有着无限发展的高级智慧,这必然决定了人的智慧物化的无限性。而人的智慧及其对象化的劳动手段的无限扩张,势必会引起人的需要以及需要对象的无限扩张,从而使客体的“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在广度上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限度上呈现发展性、动态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这不仅是人的需要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确证。从“人”作为客体对主体性人的需要满足来看,“现实的人”不仅是“主体的人”,而且是“客体的人”,这是人作为有生命、有意识的存在物所具有的特殊规定性。失去了主体性和客体性的人,不仅与主体自我相对的“其他一切人”会消失,同时主体自身也会沦为虚无缥缈的、抽象的人,从而失去人的现实意义。“现实的人”作为主体的人、客体的人,其需要满足的过程势必表现出一种社会性,即“一个人的需要可以用另一个人的产品来满足”[8]195。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必然要通过“另一个人”“其他人”等“客体的人”及其产品来满足,作为客体的人的需要也必然需要通过与客体自我相对的其他一切“主体的人”及其实践产品来满足,从而“在你享受或使用我的产品时,我直接享受到的是:既意识到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5]37,进而不仅使主体的人的本质得到了确证,也使得客体的人的本质得到了满足。可以说,“人的需要”满足于客体对主体的助益,是“物”作为客体和“人”作为客体对主体的人的需要满足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满足下的主体的人必然是获得人的本质的人。

二、“人的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改造

“人的实践”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于主体与客体关系规定性中的现实呈现。人作为“现实的人”自然拥有人的现实性,但这一现实性并不仅仅表现在人的现实需要中,而要通过人的实践外化出来,从而创造了符合主体的人自身需要的客体存在以及适合主体的人生存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进而在客观物质世界丰富的现实环境中确证“现实的人”的实践水平。也就是说,人作为现实的、有意识的和能动的实践主体,不仅要通过改造和创造现实的客体来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也要通过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新的客体存在来丰富人的主观意识、增强人的知识储备、激发人的崭新需要和提高人的实践水平。“现实的人”的实践可以说就是在主客体关系的相互改造中得以有效发挥和实现的,“人的实践”水平也势必在客体对主体的确证中得以提高。

(一)“人的实践”发挥于主体对客体的形成中

实践是“现实的人”发挥自身本质力量,获得和占有人的本质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现实的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必然是在实践活动中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成为主体的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活动,即人所特有的对象化和物化活动。这一对象化和物化活动在现实中体现为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客体对象的现实活动。实践将主体的人的目的、需求、知识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体实在,从而创造了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5]91。在他看来,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和物化,劳动(实践)构成人特殊的生命活动形式,形成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的人”的实践首先体现在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9]205,而这一预定变化实际上是实践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而生成的。马克思在全面考察人的本质的基础上,将现实的、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改造、形成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人的现实需要,而且诠释了人作为实践主体对社会客体的有效改造。

从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来看,马克思认为这种实践是现实的主体的人通过实践活动来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唯一途径,也是创造历史的首要前提,同时更是主体的人的实践发挥对客体形成活动的首要展现。主体的人在不断为自身以及整个类群的延续发展积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生成新的客体来满足自身需要并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发挥,而人的实践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有效展现和确证的。从改造和形成社会关系的实践来看,改造和形成社会关系的实践目的是为了使主体的人的实践更好地作用于客观物质的形成。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客观物质世界的复杂性使人若不“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3]340就无法开展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实践。为了有效开展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实践,主体的人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交往活动,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些关系必然会伴随着主体实践的开展而产生,同时又完美地融入到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实践分工中,并在规模化生产、劳动性联合和科学性协作的主体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主体的需要,确证主体的本质。从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来看,精神文化的创造主要表现为实践主体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而这一精神文化产品必然是主体实践的客体呈现。也就是说,精神文化产品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创造必然需要以主体的实践为手段,以主体实践的经历、需要和发展为依据。精神文化产品的客体化呈现越丰富,越能证明主体的人的实践的有效性。可见,人的实践的有效发挥必然是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社会关系形成和精神文化产品创造的有效方式,且人的本质正是在这三种类型的主体实践中得以确证的。

(二)“人的实践”确证于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中

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现实的人”是实践存在物,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但这一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并不是由主体的人的实践本身来证实的,而是由主体的人的实践结果来确证的。实践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的现实活动,其构成的诸多要素和前提,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以及客观世界)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客观的可感知的现实存在,这就决定了实践的结果必然也是外在于主体的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实践就是感性实体(主体的人)同感性实体(客体的物)发生关系,并以感性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并产生超越旧的感性实体的新的感性实体,或者是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感性实体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主体的人的实践结果,即感性的实体(客体的物)对主体的人的满足和确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现实的人”对世界的改造在本质上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形成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世界”[10]70,而这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世界无疑是客体的感性的“物”对主体的感性的人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可以说,“现实的人”的实践确证就存在于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中,而这一影响实际上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客体的“物”的产生是对主体的人的对象化的实践确证以及客体的“物”的丰富发展是对主体的人的实践的更高层次要求。

从客体的“物”的产生对主体的人的对象化的实践来看,主体的人的实践实际上是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过程,实践的产品(客体的物)就是对象化的实践。从这个角度上讲,主体的人的实践水平的发挥是否充分,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实践作进一步的确证,同时主体的人的实践水平在其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实践的丰富发展中不断得以提高。可以说,客体的感性的“物”数量越众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优秀,就越能证明主体的人的实践水平的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有效施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获得与占有。从客体的“物”的丰富发展对主体的人的实践来看,客体的“物”的丰富发展是主体的人的实践水平充分发挥的结果,也是对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发展性和多样性的确证。当然,客体的“物”的日益丰富不意味着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将会停滞,因为实践活动一旦停止,人特殊的生命活动形式和存在方式就会消失,其确证和作用于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客体“物”也会走向停滞、贫乏和落后,从而使主体的人的需要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使主体的人的生活难以得到有效维持,更使主体的人的本质难以得到有效确证。实际上,客体的“物”的发展具有无限性,这一无限性决定了主体的人的实践必然具备广泛性、创新性、发展性和非特定性,而这些性质体现出来的必然是在客体的“物”丰富发展基础上的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具创新性的前沿发展,从而创造更加优质和丰富的“物”来满足主体的人的需要,进而确证主体的人的实践和本质力量的发展。

三、“人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存

“人的关系”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于主体与客体关系规定性中的必然体现。人的现实性决定了主体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153。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人”是立足自然人的社会人,也是联结了单个人的群体的人,是对单一的、孤立的和隔绝的人的否定和超越。马克思主义人学将人置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存之中加以考察,有效克服了从单纯的客体视角或主体视角来考察人时存在的片面性。事实上,人的关系的内在属性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一关系不仅构建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赖中,同时也呈现于主体与客体的合理发展中。

(一)“人的关系”构建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赖之中

对于“现实的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问题,一些不切实际的抽象人性论的持有者悬设了“现实的人”的某种固有的永恒本质。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这一“悬设”不仅不符合人的现实性,而且否定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割裂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联系,从而荒唐地将人视为一种固定不变的抽象的人。马克思从主体与客体必然联系、交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揭示了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并将永远是这种产物。“现实的人”既然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就无法固步自封、与世隔绝,势必将自身置于“人的关系”之中。而“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是主体的人与其他一切除主体自我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必然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赖中得以构建的。马克思在《188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在对象化理论基础上,通过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主客体交互作用、双向建构、永续性发展的机制[4]。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关系的建构实际上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双向建构和永续性发展。

首先,人的关系构建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中。主体的人与客观自然是相互依赖、无法分割的,不仅因为主体的人是自然存在物,决定了其永远无法割裂自身同自然的联系,而且因为主体的人在影响和改变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改变着自身。而客观自然的存在只有符合主体的人的发展需要并被主体的人赋予价值,其内在固有的属性对主体的人而言才真正具有存在意义。在此前提下,人与自然才能在相互依赖中交互作用,并确证彼此的价值所在。其次,人的关系构建于人与他人的相互依赖中。主体的人作为“真正发展的动物”之所以能够优于其他一切动物本身,并能利用一切存在物为自身服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人的相互依赖。这一相互依赖的现实结果就是人与人的联合(人的劳动协作)。人“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9]362。这种“集体力”反过来成为对人与人相互依赖、互相协作的有效确证。最后,人的关系构建于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需要在社会中存在,并“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5]122。人“离开了社会,仅有人的自然存在,是无法成为‘人的存在’的”[10]59,反而由“人的存在”走向纯粹的“自然存在”。同样,社会也需要由人组成,脱离了人的社会不是现实的社会,而是抽象的社会。社会与人只有相互需要和确证,才能够实现协同发展。

(二)“人的关系”呈现于主体与客体的合理发展之中

人的关系的建构是对主客体相互依存的首要展现,主客体的相互依存决定了人的关系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赖中才能构建起来。这还不是人的关系构建的全部,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关系的合理构建必然需要呈现于主体与客体的合理发展中,只有主体与客体之间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人的关系才能被有效确证,人的本质才能被真正地获得和占有。可以说,人的关系是人的本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合理发展的前提基础,“马克思理解世界的基本的本体论方案,像黑格尔一样,是内部关系。……对马克思而言,每种事物都是由它的关系的总体构成的”[11]67-68,而人也不例外。“现实的人”作为主体的人,拥有丰富的主客体关系,这些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必然是对自由主义观念下的抽象个体观念的现实否定和超越。“现实的人”的主客体关系不仅仅表现为主体的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关系的建构,还表现为一种合理发展,即主体的人与自然、他人以及社会关系构建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主客体关系的发展状况(是否合理),是确证人的关系甚至是确证人的本质的重要内容。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来看,主体的人与客观自然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发展,客观自然“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95。客观自然不但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的劳动的对象、劳动材料,是人所需的物质、能源的源泉。而人对待“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改造必须合理、适度和有序,那些不合乎规律的、无休止地掘取自然价值的主体行为,势必会受到客观自然的惩戒,因此“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12]134,才是主体的人生存和进步的科学方式。从人与他人的关系发展来看,主体的人与他人的发展应该是互助的发展,“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24,而“社会联系”在主体的人积极实现自身本质的过程中必须创造和生产着新的社会联系,即人与人合作、互助和进步的关系,才能使现实的、主体的人不会成为与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也不会成为那种孤立的、封闭的对另一个人来说是“某种没有价值的东西”[5]37,而成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53,进而在主体的人与其他的人的交互作用、共同进步中确证人的合理关系。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来看,主体的人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发展。主体的人作为社会的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3。可以这么说,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构成了人的发展条件,人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既规定着人的发展,又在人追求自身发展的现实联系中形成。因此,只有当个人的意志汇聚成共同意愿、个人的力量汇聚成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工作走向合作时,社会的发展才会趋向合理,人的关系及人的本质才会被真正确证。事实上,现实的主体的人其本身是“无法脱离类群和社会而孤立地生存和发展”[14]的,而只有将自身置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合理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从哲学高度对“现实的人”的本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合理地揭示了“人的需要”“人的实践”和“人的关系”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需要必然会推动人的实践,人的需要是人的实践的内在动力,人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是人的需要的实现过程和人的需要的外在物质显现,而人的关系又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过程中所必然形成的一种客观基础条件。理论界虽然就“现实的人”的本质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但是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那就是从主体与客体关系角度出发去诠释人的本质,并将主体的人置于发展中考察,从而揭示出主体的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5]36。实际上,从主客体关系的视角去考察“现实的人”的本质,其意义就在于使人能够“纠正主客二分与对立,摒弃主体立场的绝对化,超越人类至上及片面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的理念”[4],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谋求平等、共生、发展和合作,从而有效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全面获得和占有人的本质。

猜你喜欢

对象化现实性人学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北人学没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探究视听艺术中的美学体现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北人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