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当代诠释与实践路径”专家笔谈
2021-12-29翁伟斌,王刚,余宏亮等
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结构之困及其破解
翁伟斌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回顾我国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为推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相继颁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四个相关文件。其中,《意见》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课程体系、实施途径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内容,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劳动教育摆在了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突出位置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已被中央纳入规划体系,并从协同育人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将劳动教育的地位提升到了新高度。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看,只有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合理、功能良性运转,才能使教育生命体保持健康的状态,只有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的结构问题并寻求一个合适的解决策略,才能顺利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
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的结构困境
(一)对劳动教育理念认知的结构失调
从结构化理论的角度看,时空是社会现实的建构性因素,随着时空的不断延展,系统结构也会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反映出对劳动教育理念的认知决定着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P.530)新时代的劳动已经重新被定义,通过劳动来培养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照顾他人的能力,是当下劳动教育和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意蕴。《意见》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类型划分,即“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目前,职业院校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功效和形式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劳动教育内涵认知的偏差。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依旧传统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并未真正领会新时代的特征要求。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价值也没有深刻的认识,有调查显示,认为智育重要的占75.7%、德育重要的占19.9%,认为体育重要的占2.4%,认为劳动教育重要的占0.6%。[2](P.139)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劳动教育在学生心目中并不重要。这些现象本质上是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尚未把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二是对劳动教育功能的认识偏差。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教育性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学校对劳动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对其理解也不够全面和系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只有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这说明身体劳作的规训除了助益认知的发展,还有锤炼心志成熟的功效。所以,《意见》提出的劳动教育基本原则对于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具有特别的针对性,即职业教育需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3]。
(二)劳动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调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标志的新科技元素为现代生产劳动注入了新的内涵,改变着传统的劳动形态。劳动的内容和形态早已超出了以体力为主的物质生产劳动范畴,新兴的复合型劳动形态正在不断涌现。职业教育在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长期实践中,对生产劳动概念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以工农业生产为背景的物质生产劳动,未能彻底跳出传统劳动的内容和形态的窠臼。
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调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师资的缺失。第一,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怎样培养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课程。目前,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失衡导致对劳动教育开展的依据、形式和场所的理解均有所不同。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劳动教育在实践层面就可能出现随意性。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课程建设,为使劳动教育落实落地,亟须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关注确立劳动技术课程的国家标准和国编教材。第二,师资是落实“由谁培养人”的问题的关键。劳动教育师资的专业程度及数量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瓶颈”。由于专职劳动教育教师的待遇低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弱于其他主科教师,兼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待遇保障、职称评定等政策还不完善等,使得劳动教育教师岗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劳动教育师资数量明显不足。在劳动教育师资质量方面,由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专业对口等与其他学科教师队伍相比处于弱势,难以保障劳动教育的专业性,使劳动教育开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失调
劳动教育评价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指挥棒,决定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走向。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对于推进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评价是检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影响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走向。健全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发现职教学生的优点和专长,帮助学生选择最合适的专业和职业。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应着力解决为什么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等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以对知识、技术技能学习的评价替代对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养成评价的倾向,未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职教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来看,职业院校对劳动教育评价仍然以选拔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为主,相对忽视劳动教育的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未能有效发挥劳动教育评价对职业院校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和潜质进行开发的功能,难以准确监测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效。只有把劳动教育纳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效果。否则,将难以发挥评价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应有作用,出现劳动教育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可能。
二、化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结构之困的路径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应注重其教育过程的完整性,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劳动知识,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将劳动认知转化为劳动意识,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新时代需要把劳动教育引向纵深发展,学校、社会、家庭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互动融合,形成劳动教育的新样态,使其具有独特的精神追求,让劳动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基于历史视野树立全面整体的辩证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劳动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在新时代的体现,即基于劳动再造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系统。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劳动教育在“求变”的同时还需要不断追问劳动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一是摆正劳动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反映着全社会对教育形成的理性认知。新时代需要大力提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4],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对劳动的基本认知,产生积极情感,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价值和作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劳动教育的内容、教育过程的跨学科性和复杂性,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来规约人们的行为;同时,引导人们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产生新的需求,并以此完善劳动教育的标准体系,更好地唤起民众的劳动意识、强化民众的劳动情感。
二是把最新的劳动教育成果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以劳动教育课程和大纲的形式,把劳动教育经验纳入到劳动教育体系之中。根据教育对象的需求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规划和制定不同的劳动教育形式和劳动实践活动,开展不同程度的劳动意识教育。积极拓展劳动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如通过开展研学活动,增强劳动教育的体验深度,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真实、完整的意义。
三是创新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根据实习实训目标,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推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进入实习实训计划。通过弹性、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创新劳动教育的课堂教学方式,打破课程的时空界限,激发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积极性,让劳动教育成为每个学生都可以直接感知的存在,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情感,改变劳动教育课程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二)坚守劳动教育的“劳动性”和“教育性”,形成新型的劳动教育样态
当前,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劳动内容和形态均出现了新变化。稳固的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推动了“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劳动形态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形态的转变。职业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时也应以“脑体并用的智慧型劳动”为主要内容。坚守劳动教育的“劳动性”,是指在劳动教育中劳动者表现出的才干、责任感和技能,体现劳动的创造性本质;劳动教育的“教育性”意指让劳动者感受到所从事的劳动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发挥其培养“完整的人”的功能。
劳动教育是一种“关于劳动”“通过劳动”“为了劳动”的教育,需要紧扣社会发展现实,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来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基本目标,需着力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应与时俱进,密切关注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为劳动教育注入更多新时代元素。从具体形式上看,劳动教育可以呈现为作为学科的劳动教育、作为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和作为校本课程的劳动教育。基于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需关注教育性与劳动性的充分结合。一是职业教育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内容应由简单性、重复性劳动转向需要更多深度思考和创新创造的复杂性劳动,以物质劳动内容为基础,以精神劳动内容为重点,开发反映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教材。二是由于人类的生产方式逐渐实现了从“生产—技术—科学”向“科学—技术—生产”的跃迁,在产业层面表现为科学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重心逐渐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主体。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交互性、高创新性和高附加值的特性。劳动教育的内容也应由过去面向传统工农业的生产性劳动转向面向现代服务业的服务性劳动。
(三)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在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劳动而劳动,而是为了促进个体身心素质的提升。要改变劳动教育在学校“形在而神不在”的现状,按照课程要求,保证劳动课不缺席,需要形成多元化和全方位的评价模式。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劳动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指标,完善劳动综合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绩考核范畴。要明晰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以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规范评价原则、评价方法、指标权重、计分方式、评价的时间、评价的频数、评价的侧重点,评价结果是否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挂钩等,以解决怎样评价的问题。同时,还要明确是以学校内部评价主体为主,还是以学校外部评价主体为主,抑或是二者兼顾。
在评价的具体路径上,一是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选拔性评价为辅。劳动教育评价是基于劳动教育内在价值的评价,劳动教育应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推动劳动教育以选拔性评价为主向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转变。还应按照课程要求,形成多元化和全方位的评价模式,可以考虑将劳动教育课与分数挂钩,改变劳动教育课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将部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纳入选拔评价体系,作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将劳动教育评价本身作为劳动教育过程的有机构成,将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指标有机融入到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同时,还应辅以劳动教育的结果性评价,用以判断职业院校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成效,探索改进劳动教育的办法,使劳动教育更加合理、完善。三是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促使职业院校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养成,而质性评价可以有效关注劳动教育对于职业院校学生中难以被量化的元素,如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因此,劳动教育评价可以质性评价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素质,形成素质教育学分制驱动的劳动教育标准。同时,辅以劳动教育的量化评价,增强劳动教育质性评价的信度和科学性。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阐释‘九个坚持’的教育学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研究”(编号:19SKSZ010)。
[收稿日期]2020-10-25
[作者简介]王刚,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余宏亮,男,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教育学博士。
大学劳动教育:价值表现、核心要义及实现路径
王 刚,余宏亮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既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针对大学忽视、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的政策规导。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对于匡正学生对劳动的狭隘化、功利化认识,形塑纯正的劳动品格、意志和德性,砥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识才学和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劳动教育的价值表现
价值是在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P.406),是外界物的属性和作用对主体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就大学而言,劳动教育的价值包括它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的价值和它满足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需求的价值,具体可分为四个层面。
(一)内修德性
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性成长,即以劳树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是重要渠道。如果说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成人的“拔节孕穗期”,那么大学阶段则是他们成熟成才的“开花结果季”。与之相对应,中小学劳动教育侧重涵养、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情感、态度,而大学劳动教育侧重修炼、养成良善的劳动观念、意志、德性。“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道德是主体在劳动关系中创造的文化关系,实现了主体对道德的需要。”[2]作为道德主体,大学生通过劳动加强自我反思、约束与限制,有助于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行为和意志。这种道德自治能力的成熟程度与个体参与的劳动活动及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相关。随着学段的提升,大学劳动与职场劳动的相似度更高,这有利于大学生体悟并选择处理人际冲突、关系矛盾的恰切方式,体认并履行个体的道德角色和道德责任。
(二)外砺品行
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践行责任伦理,即以劳砺行。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习惯和技能,固然是劳动教育的题中之义,但这只是其基本内容和表层价值,而丰富人的社会属性并提升人的责任伦理才是其价值鹄的。当前,中国正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民族复兴培育时代新人是大学的使命。时代新人要堪当大任,既要响应外在的时代召唤,更要体认内在的责任伦理。然而,受市场功利性影响,不劳而获、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日益蔓延,“劳动创造人”的命题逐渐被淡忘,以劳育人的责任日益被遮蔽。事实上,“责任伦理是实践的,它不是专注于‘良知’,而是更强调行动及其后果”[3]。劳动教育通过提升“责任的实践体验”来砥砺大学生的担当品格,他们不仅要依据劳动的内容和条件展开行动,而且要以劳动的目标和要求为实践导向,并以与他人、集体关联、协同的方式存在,致力于更深刻地体悟责任规范对人际交往、劳动关系的价值和意义。
(三)专业成长
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是强化学生的专业智能,即以劳增智。大学劳动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手脑并用、出力流汗,也不只是让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其更为深层的旨趣在于引导学生的体认——劳动既是回归人的本质属性的方式,也是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手段。马克思指出:“劳动是劳动者的直接的生活来源,但同时也是他的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4](P.174)换言之,劳动是人赖以生存、完善自身的内在规定。不仅如此,劳动还是学生专业成长、职业生存的充要条件。如果说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为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提供普适性的劳动知识和能力,那么大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必然跃升到培养更为专精的高级人才这一高度。因此,大学劳动教育应围绕学科专业展开,增强职业指向性、社会适应性,体验生产性、创造性劳动,弥合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分离,引导学生融入日益精深的专业分工,储备专业成长所必需的德识才学,引领当下方兴未艾的劳动形态创新。
(四)自由创造
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即以劳赋能。当前,技术迭代更新加快,由此引发的技术理性过度膨胀和异化对人们完整的意义生活提出了严峻挑战。当简单劳动被机器和科技所取代,人的创新劳动及其生活意义反过来警示我们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性劳动是大学劳动教育的显著特征,独立的创造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方式。在创造性劳动中,劳动主体能够体验思维创新激发的力量,领略潜能开发伴生的快乐,感受创造价值带来的幸福。从价值分类的角度看,劳动包括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即创造物质财富。同时,劳动还包括由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引起的人和自身所处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生产过程,即创造精神财富。一旦劳动不只是为了外在附加的意义,还把劳动创造人本身视为价值追求,大学劳动教育也就抵达了它的价值归宿——自由创造。
二、大学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
大学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着时代新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它既是对中小学人才培养底色的核检,也是对时代新人全面发展成色的淬炼。精准把握大学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加快补齐大学劳动教育的短板,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一)复归“以劳育人”的价值理念
大学劳动教育必须复归以劳育人的价值理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思想。一是坚持劳动的本质观。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劳动在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及存在方式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是坚持劳动的解放观。就人类社会而言,消除了私有制,人就可以从异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生产力高度发展,就可以让人更加自由、充分地感受劳动创造成果的愉悦。正是在劳动中人不断地认可、肯定自己,并确立对劳动产品的拥有权。人类和劳动都是在变动的社会发展中不断获得解放并迈向更新的阶段的。三是坚持劳动的发展观。马克思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这里的全面发展是使人的生产劳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能够让个体更好地适应职业间的流动性、变化性。深入推进新时代大学以劳育人的关键是把握劳动教育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引导大学生体认劳动创造个人价值、创造美好生活、创造和谐世界,获得建设现代社会所需的德性伦理、专业知识、科学技术和创造能力。
(二)突出“专业劳育”的内容取向
大学处于劳动教育重心由学校向社会转移的关键阶段,只有坚持以融合学科专业教育为内容主轴,才能避免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一是劳动不能狭隘化。不能认为教师教学是劳动,学生学习是劳动,没必要再提劳动教育。关键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结合学科专业、体验劳动过程。二是劳动不能等级化。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有专业普泛之别。既不能把劳动化约地理解为自己洗衣服、晒被子,也不能把捡垃圾、除杂草等校园公益活动视作普通劳动而不屑参与。三是劳动不能浅表化。如果不分学科专业,让所有的学生都到工厂去干活、到田间去插秧,固然参与了劳动,也有些微教育意义,但这种所学非所用的劳动教育难免会陷入浅表化、娱乐化,仅能培养较为基础的劳动认知和体验,无法淬炼更高层次的劳动情感和意志。因此,大学劳动教育应坚持专业取向,系统设计、多元实施,既要培养学生以学科专业为职业指向的劳动能力,又要开发学生面向产业结构升级的劳动创造潜能,更要通过劳动锻炼激发学生的专业责任意识。
(三)秉持“以劳激创”的目标追求
当今世界,传统的劳动方式、劳动形态、劳动效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行业、新产业、新业态。它们的劳作方式在解放或者说淘汰传统劳动力的同时,对潜在从业者的劳动知识、情感、意志、品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前瞻引领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劳动教育必须超越劳动教育基础的、浅层的目标,把培养创造性的劳动能力作为价值追求。“创造性劳动是人类开创的具有独创性、开拓性的活动,是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源泉。”[5]大学生处于学校与社会的衔接阶段,需要引导他们在国家需要、个人发展、专业匹配之间找到平衡点。作为准劳动者,他们即将从事的创造性劳动是探索、发明、使用人类不曾使用过的知识、技能、手段、材料、工具,创造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方式,以更高的效率从事生产的劳动。[6]因此,培养大学生从事专业劳动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劳动素养,是大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
(四)坚守“合法劳动”的理性尺度
强化合法劳动意识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合法劳动意识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内化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以劳动为荣是合法劳动的心理取向,是对鄙视劳动、好逸恶劳思想的拨乱反正。这种价值观的养成不能仅凭思想宣教、知识灌输,还必须植根于劳动实践。二是养成诚实劳动的行为方式。诚实劳动是合法劳动的伦理要求,是对不劳而获、投机钻营行为的道德规约。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成果,可以增强人的诚实劳动信念。诚实劳动不仅关系着学生未来的职业生存,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是厚植合法劳动的知识基础。知识与行为相资以用。掌握合法劳动的知识是实现合法劳动的智识基础。合法劳动不仅是教育问题,同时也是法律问题。坚持以形塑合法劳动意识为基本尺度,既是大学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价值基准,也是大学法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对增强学生的知法、懂法、用法意识和能力具有规导作用,对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具有奠基之功。
三、大学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就实现路径而言,大学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关于劳动的教育”“通过劳动的教育”“为了劳动的教育”“反思劳动的教育”四种主要渠道,分别指向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目的以及发展四个基本维度。
(一)建构劳动知识学习的课程框架
在内容维度上,大学劳动教育实际上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包括劳动认知、习惯、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课程是知识教育的核心载体,必须牢固树立“课程劳育”意识。《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据实而论,当前大学劳动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课程开设不连贯、不联动,实施方式不衔接、不兼容,有必要整合已有的零散课程,搭建系统的课程框架。一是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筑牢理性、诚实、合法的劳动思想;二是依托不同学科专业的实践课程,创新开展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生涯规划活动,为学生及早体验职业劳动过程、提升职业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三是依托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学科专业竞赛、产学研用融合等方式,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新时代劳动素养。
(二)统整劳动实践锻炼的资源平台
在形式维度上,大学劳动教育可以理解为“通过劳动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接受劳动锻炼,提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为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必须牢固树立“实践劳育”意识。当下,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发挥了以劳育人的功能。但这些只是在“点”的环节上展开,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面”。因此,应统整劳动教育资源,建立拾级而上的劳动体系。一要丰富日常性劳动,通过创建文明宿舍、优秀班级、美丽校园创建等,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培养劳动习惯;二要强化服务性劳动,统合“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红色筑梦之旅”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公共服务意识,锻炼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三要开拓生产性劳动,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厂房车间、企业商场,体验劳动创造价值、创造生活的意义;四要新设创造性劳动,通过参加专业服务、技术研发、创客体验、创新创业等智力挑战性活动,让学生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
(三)拓宽劳动思想教育的渗透渠道
在目的维度上,大学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它以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目标,通常以渗透学科教学、融入综合活动的方式发挥育人作用。当下,大学劳动教育的关键是推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交融互摄。一是,构建以立德树人为逻辑主线的隐性教学链条,将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融注到各科教学之中。比如,与思政课结合侧重劳动价值观教育,与文史课结合注重劳动思想熏染,与理化生结合偏重创造性劳动引导,与技术课结合指向新劳动形态体验等。二是,重构以劳动技术课为重要标志的显性教学系统,毕竟仅以渗透、融入、结合的方式难以实现大学劳动教育的育人旨趣。应将其列为大学公共基础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劳动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三是,设计以创意劳动为特色项目的系列实践活动,结合设立劳动周、劳动月,将传统劳动项目与新兴数字劳动相结合,如设计卫生大扫除与智能机器人研发、人类文化遗存与虚拟现实技术相融合之类的主题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劳动素养。
(四)指导劳动科学理论的话语实践
在发展维度上,大学劳动教育可理解为“反思劳动的教育”,这是一门亟待深入探究的学问。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有责任创建劳动教育科学。一是阐明学科性质。要明确劳动教育科学是一门以劳动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劳动活动及其教育规律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劳动者地位、改善劳动条件、激发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为目的的学科,突出其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二是厘清学科任务。梳理劳动教育历史经验,提出劳动教育的前沿思想,分析劳动教育的典型案例,阐释劳动教育的最新政策,深化劳动教育的国际比较,建构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话语体系。三是创设学科方向。聚焦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伦理、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职业安全等研究领域,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劳动的现象和本质、劳动与社会的关系。四是融入话语实践。通过掌握劳动教育科学理论,引导学生超越单纯的“知识世界”、融入鲜活的“生活世界”、畅游复杂的“职业世界”,进而引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6]冯骊.创造性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公式的补充[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监管型政府视域下我国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研究”(编号:19YJA880040)。
[收稿日期]2020-11-25
[作者简介]龙洋,男,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根本属性与逻辑进路
龙 洋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实践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形成正确劳动观念的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依托和关键性课程资源。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及其课程建设,主张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纳入教育目的。进入新时代之后,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强化了劳动教育及其课程建设的实践意义。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明确要求,“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这些针对劳动教育的政策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依据,目前,各种版本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已陆续面世。综合观之,仍然存在实践理念含混、内容拼接、形式单一等问题。对此,从根源上厘清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本质及其逻辑结构与进路,有助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导向的确证与进一步外显。
一、实践性: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根本属性
劳动教育课程是阐释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劳动教育实践的知识与经验相结合类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逻辑指向既源于劳动的社会实践本质要求,也因应指导劳动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它具体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劳动教育的课程理论源于劳动实践。实践为劳动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素材,促进劳动教育理论与时俱进,而这些与时俱进的理论性论述构成劳动教育课程的知识性存在,保持劳动教育理论与劳动实践高维相关。二是劳动教育课程要以服务劳动实践为导向,以阐明劳动价值理念、传递劳动知识技能、涵养劳动情怀、培养劳动品质为主要目的。它利用课程的知识整合功能指导和引领实践,将劳动教育理念践行到具体的社会劳动实践之中,形成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和引领下的劳动者经验世界。据此而论,劳动实践与劳动教育课程互为依存,二者辩证统一于实践导向的劳动与劳动教育过程之中。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是对劳动教育实践理念的传承。自16世纪托马斯·莫尔(St.Thomas More)首次提出教劳结合以来,劳动教育思想先后经历了学习手工、劳教结合促进个体与社会共同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与之相对应,这三个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与课程资源皆经历了技能训练型、劳教结合型和知情意全面发展型。在不同阶段的历史演进中,劳动教育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思想内涵与品质,劳动教育的内涵意蕴得以充实和扩张。作为一种指向实践、勾连理论的教育方式,劳动教育的实践特性一直被葆有并不断深化与彰显,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观也被一以贯之。马克思在论述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时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P.163)这一论断不仅明确阐释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观,还从提高社会生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确立了劳动教育课程源于实践和终于实践的独特价值取向。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是对马克思实践导向劳动教育观的创新性运用。其一,将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有机结合。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主张高度肯定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将劳动教育明确纳入教育方针之中,丰富了教育方针中“劳”的内涵。其二,明确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课程地位,再次重申“五育并举”的教育发展方针。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指向实践、搭建理论与实践交互平台的重要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以独立的教育形式、课程体系存在,体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也融入到“德智体美”四育之中,构成支撑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三,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特性融入新时代的劳动内涵。劳动是一个社会历史性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这一历时性的发展映射到劳动教育课程之中,构成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及形式的时代主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建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时,要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要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等等。[2]这些凸显实践性的系列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主体内容。
二、一点三维四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逻辑进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必须深入挖掘劳动教育价值,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当前,学界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探究已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对劳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及其低效性之诟病的讨论却不够充分、深入。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逻辑进路仍较为模糊,致使其脱离“实践”的倾向比较严重,尤其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服务性仍未能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劳动教育难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就已有劳动实践课程而言,无论是在理念认知层面或专业建设层面,还是在沟通社会层面,尚未实现“关于劳动的教育”“通过劳动的教育”和“为了劳动的教育”的有机整合。与之密切相关,传统劳动教育知识体系的应用指向和实践吸引力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知识讲授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是“置身事外”而非“身处其中”。因此,以“实践性”为圭臬,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逻辑进路归结为“一点三维四度”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明确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逻辑进路的具体内容,不仅有助于澄清劳动教育的实践维度,也能够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完善提供必要的指引。
(一)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践”逻辑基点
明确实践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中的逻辑基点地位,既是承袭劳动实践观的核心要求,也是时代映射到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中的应然定位。虽然新时代的教育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体脑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尊重劳动者、不尊重劳动成果、人的片面发展的教育现象仍然存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是契合新时代劳动特点的教育,要求“学生从事力所能及劳动的主要服务领域为‘家庭、工业生产或实习基地、社会’,注重与职业对接,注重创新创造,形成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形态,‘职业体验劳动、创造性劳动’贯穿其中的整体劳动教育形态格局”[3]。以实践为逻辑基点的劳动教育课程目的观,是对体脑分离、理论和实践脱节、人的片面发展最好的矫正。它不但要回应劳动教育的时代需求,为学生参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提供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进行职业体验劳动、创造性劳动提供指引,更要立足国情和时代主题,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自觉摒弃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功利主义思想。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进行创造性劳动。这一论述从学生时代的劳动和社会劳动实践的角度明确了我国劳动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根本原则。以实践为逻辑基点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不仅要求大学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体现实践特色,更要求在专业学习实习和面向社会的就业择业及工作中体现劳动的社会实践特性,将实践贯穿劳动教育的全过程。
(二)确立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三维”服务面向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通识(必修课)+专业实习实践”模式。这种课程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发挥“通识+专业”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优势,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专业知识技能,其劣势是容易造成通识性劳动理论与专业实践的脱节。二是“思政劳育+专业实习实践”模式。这种课程形式的优势是便于整合劳动与思政的课程资源,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论站位,在不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情况下又兼顾了劳动教育的课程需求,劣势则是劳动教育的元素体现不充分,容易迷失在思政与专业实习之中。三是“专业(必修课)+专业实习实践”模式。这种课程模式的优势是劳动教育课程契合了专业人才培养,其劣势是课程的形式大于内容,容易出现以专业实习代替劳动素养教育的情况。以上三种模式都是高校立足校情、教情、学情和教学资源做出的适应性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但是,从大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及知识体系角度区分,劳动教育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关于劳动的教育、通过劳动的教育和为了劳动的教育。其中,“关于劳动的教育”面向劳动观念,属于通识性内容。它重在解决置身新时代,我们该如何认识劳动、理解劳动和以何种姿态参与劳动的问题。在回应此类问题时,劳动教育课程需注重关于劳动情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材料择取与活动安排,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认同劳动的理想信念。“通过劳动的教育”面向专业建设,属于专业性内容。它重点解决专业情感、专业认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劳动教育课程在回应此类需求时,要建构源于专业实践又高于专业实践的专业理解与认同、专业情感与专业意志,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了劳动的教育”面向社会发展,属于职业准备内容。它侧重于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品格。劳动教育课程在回应此类需求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择取和编排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专业与社会分工的关系等相关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实践为基础,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三个面向”各有所指且协调统一,共同健全了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三)完善劳动教育范例式课程形式的“四度”课程知识体系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因疏于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扎实推进,致使传统劳动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建设缺乏实践性和生活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下,在明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性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性和吸引力,可以利用范例式课程方式重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知识体系。范例式课程是德国学者瓦根舍因(Martin Wagens Chein)提出的课程形式,其课程特色主张以典型范例的方式来组织单元知识结构,使课程更能与现实情景相匹配,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教育是基于劳动、指向劳动的教育,劳动教育课程需体现劳动的具身性、对象性、实践性、创造性特点。从这一角度分析,劳动教育课程具有范例式课程的基本特征。劳动教育课程形式注重以具体的情景和典型案例为依托,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利用范例式课程方式重构劳动教育的课程知识体系过程中,必须在“课程知识来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实施”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性和劳动教育课程“三维”服务面向的基本要求。
其中,在“课程知识来源”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需倡导课程知识的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增加学生真实生活情景的解析和植入,以生活世界为中心唤起学生的劳动情感和劳动认同,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应强调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教授学生关于社会劳动和专业劳动的基本知识、概念、规律,建构“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技能和劳动品质”的三维课程知识目标。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应围绕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展开,以专业实践为主体、以劳动通识性知识和生产、服务性知识为补充,通过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情感,继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在“课程组织实施”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知识应采用范例形式组织劳动教育单元知识结构,通过精选最新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范例性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自然深度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编号:BJA170100)。
[收稿日期]2020-11-10
[作者简介]马宽斌,男,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及其融合
马宽斌
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增强学生的诚实劳动意识。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劳动锻炼要求。纵观劳动教育的变迁历程,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从简单教学方法到教育教学内容,再到教育理念的发展演变,其地位也逐步由实践育人向体系机制融通转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化,创业教育在成为新的高等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在形塑着新的人才培养观,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承担的历史使命。然而,从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创业教育始终缺乏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能力与劳动精神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对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而且,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只有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以创新创业实践为载体,才能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价值,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一、高校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为破解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而进行的教育理念更新与教育模式改革,二者之间在内涵关系与外在表征等方面互为依托,彼此关照。
(一)高校劳动教育是提升新时代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
劳动教育不仅是对劳动认识的本质回归,也是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劳动精神缺失的补偿性思考。针对当前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养成、轻能力塑造,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探索的实然现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由此可见,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品质、敬业品质,实现全社会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升与全面升级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本身蕴含着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要求,这些力量不仅是推动整个社会革新的基础,也是实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实践,创业教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为高校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历练,只有扎根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如果离开了劳动实践的过程,那么创新创业只能停留于精神财富而无法转化为真正的物质财富。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劳动教育将以其独有的创造性内涵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因子,不断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高校创业教育是增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当代大学生,而且也是对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内容和发展方式的一次转型升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创业已然成为国家生产力提升的动力源泉,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实践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转化为社会财富,而且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感知和体悟劳动的价值意义,锻造和磨炼意志品质,实现劳以增智、劳以致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劳动教育只有注重创业教育中创新创业元素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对接新思维、新方法与新科技,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搭建互利共赢的学术共同体,创新劳动教育范式,提升劳动教育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域,才能将劳动教育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1]不难看出,高校创业教育强调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与高校劳动教育内在的实践品性不谋而合,高校创业教育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高校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
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是当前中国社会迈入新时代、社会劳动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在教育领域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脉络,具有典型的时代性特征。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两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高度统一,天然地存在着内在契合性。
(一)人才培养为先:教育目标的耦合性
高校劳动教育是顺应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对大学生进行的系统性、综合性劳动技能培育、劳动思想修炼与劳动实践体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劳动教育通过丰富的专业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产学融合、高校文化建设,助力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价值观、正确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扎实的劳动技能。高校创业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能力、创业素养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对现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缺少批判性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反思与重构。[2](PP.86~87)无论是高校劳动教育还是高校创业教育,都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优先性,倡导在依靠自身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的耦合性与一致性。
(二)创新创造共轭:教育内容的契合性
高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大学生创造性劳动的培养,创造性劳动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力,同样需要以扎实的学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创新品质,可以说,创造性劳动是建立在辛勤劳动与诚实劳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创造和升华。[3]高校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为基本素质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打破常规思维边界,实现更具社会价值意义的创业方案和创业成果。从根本上讲,高校创业教育必然高度认同创新、尊重创造,并乐于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由此可见,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创业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受教育主体创新创造素养的培养,两者具有相同的教育内容和时代使命。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教育综合变革不断推陈出新,高校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乃至实践场域等方面都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内驱力,从而实现多种教育价值的协同发展。
(三)以实践为导向:教育方法的共通性
高校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概念的传授与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必须重视实践,只有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劳动实践场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与劳动热情,使其切实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收获与喜悦,进而形成崇尚劳动与尊重劳动的真挚情感。实施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出真知”,即通过模拟实践、产学研结合、专利转化、项目孵化等路径扶持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不难发现,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都强调以实践作为重要支撑,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要充分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与实践相关的活动场域,让大学生在劳动当中实现优势互补与同向聚合,打造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三、高校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方略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不断强化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道理,在劳动教育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意品格,全面提升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功能互补,推进高等教育纵向延伸发展。
(一)习得劳动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
劳动科学素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具体表现为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劳动科学知识与技能等诸多方面。习得劳动科学素养,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领悟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财富的精神意蕴,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劳动在创新创业中的价值作用。一般来讲,大学生劳动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依赖以下方面。首先,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增设体现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设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扎根劳动精神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形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其次,通过学校文化涵养大学生劳动品味,树立大学生积极奋发、不断向上的创新创业旨趣。高校文化作为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劳动教育为载体,通过营造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劳动情怀深厚、创新创造能力扎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需要积极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探索创新创业知识的融合与应用,着力打造创造性劳动研究和实践创新课程体系,实现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协同共生发展。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与创业课程作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性教育,应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互补性要素,有效呼应并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高校在开设培养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同时,应及时关照其中蕴含的创新创业要素,在培养大学生基本劳动素养的同时,启迪大学生充分知晓、深刻认识创新与创业之理;另一方面,在创设高校创业课程过程中,高校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凝练蕴含其中的劳动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方法,鼓励大学生以劳动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础,强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速劳动价值观以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产学研用一体化,强化新知识与新技术的运用
劳动教育的元教育特质承载了创新,因此劳动教育本质上仍然是创新教育。[4]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而创新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说也属于劳动实践。因此,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训等多种劳动实践形式,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突破口,整合高校内部各部门职能、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方式,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释放二者蕴含的内部能量,加速新知识与新技术的转化升级与实践推广。一是,促进高校与企业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鼓励企业将研究部门设立在高校及其附属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劳动实习实训机会,凸显劳动教育的情境化、真实化。二是,利用企业与高校共同搭建的资源平台,将高校教学实践拓展到校外空间,结合社会需求开展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创业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多方协同的合力,真正实现实践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