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石油精神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29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邹军唐建云陈保锁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邹军 唐建云 陈保锁
“石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内核,在新时代如何大力弘扬石油精神,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不断引导高职石油类大学生快速成长成才成为学院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在新时期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石油精神的重要性,剖析了新时期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回顾了学院60多年来在特色石油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举措,提出了石油高校应该通过“充分发挥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优化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教育”等方式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不断引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以期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及完美人格教育。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是我国石油精神的四项基本内涵,是对我国所有石油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大庆精神与铁人王进喜精神的概括体现[1-2]。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校历年来一直秉持着石油精神。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需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发掘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石油大学文化的丰富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为了契合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要求,学院的校园文化,需要尽快从传统的粗放模式向理性模式转移。
1 传承石油精神的重要性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对大学软实力的综合体现,而大学精神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直接关乎高等教育的成败[3-4]。因此,石油类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石油类高校软实力的核心要求,也是培养时代所需的优秀石油人的客观需求。国内石油高校一直以来所提倡的“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理念,不能只通过书本或是标语的形式进行宣传,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逐步深植到所有学生的思想认识中。
1.1 新一代石油人需要石油精神的思想指引
“工业学大庆”的火热时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精神对全国人形成了很好的精神激励,引领当时的国人掀起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浪潮。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石油发展历史,石油人为新中国大踏步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石油人创造的石油精神也同样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树立了精神引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教育历年来一直坚持围绕石油精神来开展,在社会主义发展迈入新时代的今天,石油精神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始终为我国西部地区培养输送高素质的石油人才提供精神支持。新时代的石油人仍然需要坚持学习石油精神,将之作为所有石油人的主流价值观。
1.2 石油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需要得到深化
国家石油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各所石油高等院校的支持,石油类高校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为我国石油行业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人才基础。在新时代,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更需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大局观、意识观;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牺牲精神;需要大力培养脚踏实地、昂扬向上、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1.3 石油精神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独山子的校园文化独具石油文化精神,是建校以来历经60多年的风雨历程而逐步沉淀形成的精神财富,是对学院治学理念、意识形态与校风校纪的直观体现,是历年来的所有石油师生共同形成的鲜明意识[4-6]。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独山子校区具有独特的石油特色,因此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学院的特色,将石油精神的传承作为校园文化的重中之重。
2 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倾向日益突出,不同的社会思想与价值观涌入校园,同时由于学院教育在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现如今的大学校园中充斥着商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等多种不同思想,而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有所弱化。
2.1 多元化社会思想降低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有力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另一方面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出现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想一股脑的涌入了大学校园,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影响,传统的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精神也受到了强烈冲击。很多大学生开始出现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极端主义过于维护自身的利益,缺乏大局观;忽视集体的利益,缺乏集体观。由于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社团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社团建设上还有很多不足。
2.2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重技能轻思想问题
作为工科类的石油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思想的问题,在学科设置上对人文学科不够重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未突出人文精神,导致学生在精神文化内涵上一直存在困惑。此外,学院主要精力多集中在专业技能教学,而对学生的价值观、爱国主义、职业道德等人文方面的文化建设相对偏低。
2.3 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优化改善校园环境、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相关联的组织架构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上都存在较大不足。
3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石油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举措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文兼备的国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创建于1956年,伴随着祖国石油石化产业及西部大开发而不断发展壮大。建校60多年来已培养五万余名服务于石油石化产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石油工业和克拉玛依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六十年代的文化沉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形成了独特的石油类高校校园文化。
(1)牢牢抓好在校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石油情结。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深植学生的脑海中,定期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一是在新生开学报到初,以“钻塔情、石油魂、我的梦”为题,为大学生作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专题报告;组织大学生观看《创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视频》等石油教育影片;二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主导教育、感染教育、养成教育、延伸教育和导向教育,实现“石油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达到育人铸魂的作用。三是在学生下厂实习和就业离校前,学院都统一安排以爱岗创业、求实奉献为内容的离校前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进行石油行业艰苦奋斗传统精神教育,邀请在石油工业一线已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做事迹报告会,召开在石油精神教育下我的成长成才毕业生座谈会等。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职业技能。
(2)加强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校企合作力度。在石油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入石油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校企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在石油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结合石油企业的文化内涵,在新中国石油行业的七十年发展历程中,石油精神得到了一进步的沉淀与发展,进而最终提出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油类高校精神。在大学校园里加强对石油企业文化精神的宣传,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石油工作的认识与热情,定期邀请在石油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功校友回校演讲座谈,大力宣传石油企业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与先进事迹。通过风度多样的活动方式,让更多的石油学子能够充分了解石油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了解石油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引导学子们积极投身石油科技的研发领域。
(3)实地参观石油企业,切身感受石油工作。学院调研克拉玛依矿史博物馆、科技馆、驻克中央石油企业及爱国主义和油田教育基地,深入学习新疆石油工业发展史,结合我院石油石专业自身特点,突出“石油精神”,编写石油特色文化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与克拉玛依矿史博物馆、科技馆、驻克中央石油企业形成框架协议,共建校外石油特色文化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体味“石油精神”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领悟“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对石油专业的热爱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学院将合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走廊空间,形成石油精神文化墙和电子文化宣传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石油勘探开发工艺流程,感受石油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激发学生珍惜时光、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
4 石油精神引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途径
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规划的同时,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需要充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将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兼具的石油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7-14]。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教育途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措施来开展石油精神培养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加强。
(1)充分发挥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宣扬石油精神。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宣扬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当将二者实现有机统一,在向学生教授石油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升人文教育的力度,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既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也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所有的新生在加强石油精神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不断给新生灌输石油精神。与此同时,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全球石油发展概况、知名石油企业介绍等内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石油精神教学内容,在学生中树立主流的石油人价值观。
(2)优化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机制,构建和谐高效的制度文化。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教育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制订一套完备的、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体制机制,对广大师生的日常行为、工作学习加以规范化指导。在体制机制建设的过程中,管理层要充分结合广大师生的具体需求,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对体制机制不断加以完善,将体制机制深植于所有师生的脑海中。对传统的以团委以及学生处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管理体制进行优化,逐步建立以党委为核心的领导机制,确立一个长效机制,对校园文化建设加以科学指导。在校园里大力宣传石油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石油工作一线。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石油精神宣传的载体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色校园文化主要特征就是具备独特的标志性,通过各类具有纪念意义的人文景观来体现校园文化精神内涵。通过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规划,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备的校园环境,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学院牢牢抓住举办校庆活动的机会,加大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克拉玛依和独山子两个校区的校园景观建设,在校园内建立具有石油高校独到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并在校园的各类场馆中融入石油精神。在校园各类景观的规划以及建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性,确保所有的建筑物都能够直观的体现石油精神的文化内涵,可在校园各主干道旁边建立具有石油特色的文化长廊。
(4)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教育,引导学生投身能源行业建设。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充分结合学校专长与时代发展要求,要充分体现石油行业的特点,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并提供相配套的就业指导平台。在校园内大力宣传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精神,引导石油类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主流价值观,鼓励学生到偏僻艰苦的一线去战斗。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学院应当积极引导毕业生加深对当前石油行业的清醒认识,鼓励学生为支援祖国建设而就业。在校园内加大对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宣传,同时也要加强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宣传,鼓励毕业生到我国西北艰苦地区建功立业。也可以邀请在艰苦地区石油战线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回到校园里为学弟学妹做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偏远艰苦地区的能源工作。
回望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这披荆斩棘的六十多年发展历程,有着太多值得广大师生铭记终生的精神财富。看向这必将风起云涌的未来,广大师生要永远牢记国家的嘱咐与期望,自觉承担起国家发展的能源重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石油学子们要时刻遵循石油精神的指引,到国家能源发展要求的第一线去,到荒凉的戈壁沙滩,到人民需要的任何地方去建功立业,让石油精神传遍祖国的山川大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