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职美术教学之互补
——以山西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为例

2021-12-29董颖伯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砖雕民居博物馆

董颖伯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

关于“非遗”已是老生常谈,“非遗”丰富了中职教学内容或者中职教学如何有利于“非遗”传承的论调也不少,但大多泛泛而谈止于相互之间的简单尝试。其结果是许多“非遗”项目仍然不能彻底摆脱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中职教学也并没有从众多“非遗”项目当中提炼出多少价值。笔者认为此种状况完全可通过“非遗”项目与中职教学相互之间的努力得以改善,仅中职美术教学与“非遗”的合作潜力就是非常巨大的。

一、山西民居砖雕“非遗”项目的华丽转型

2006年,山西民居砖雕获“省级非遗”称号,2008年获“国家级非遗”称号,在此基础之上分别于2016和2017年成立公司和博物馆,2018年又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此位于清徐县徐沟镇的民居砖雕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回想当初,此民居砖雕不过“星星之火”而已,现如今已枝繁叶茂根系发达,在众多与美术有着密切联系的“非遗”项目当中异军突起且大有无孔不入之势,其“综合体”面貌初具规模。按其涉及项目可划分为:①砖雕;②木雕;③泥雕;④文化传承;⑤技艺培训;⑥学术交流;⑦商品展示销售;⑧手工DIY;⑨旅游休闲等。按其角色不同又可分为:①博物馆;②学生实习基地;③有限公司;④国家AAA级旅游景区;⑤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⑥工艺美术厂等等。

砖雕、木雕和泥雕的技术含量高,对于材料和技法要有一定驾驭能力,制作人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其中的成功作品或被作为商品展示以销售为目的,或被认为蕴含特殊意义的经典案例进入博物馆陈列供人参观,而部分手工艺人则进入了工艺美术厂成为了“工匠”。如果说某图案、形象所包含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等均属文化传承之列无疑,但要上升至学术交流的高度就需借助一些“学者”型的人才长期深入的研究和高校专业团队的支持了。另外,不同批次的中小学生来到这里参观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但自己做一件有造型有色彩的作品并带回家的DIY环节一定是热火朝天的。

作为以山西民居砖雕为基础的种种“上层建筑”或分支的“交集”,“美术”都是其基础和最重要的内核,推而广之,许多“非遗”项目与美术相互渗透血肉相连,而且它们也完全可借鉴“山西民居砖雕”的发展之路壮大自身。[1,2]

二、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

在“山西民居砖雕”做大做强之后,为了丰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该博物馆被许多周边中小学选定为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笔者所在单位属于中职学校,也有定点建立实习基地的需要,可以延伸教学活动,学生也能“预设场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去了解社会、接触企业生产。“要具备XX资质,要有一定规模,关键要与所在专业密切相关…”,除了其各种头衔、角色,在单位美术专业研究建立实习基地时也觉得该博物馆与以上各种要求最为贴合。

实习基地建立之初,经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实习就业处主任带队,美术、电脑艺术设计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就曾借教学实践的机会一起参观了该博物馆。在博物馆参观著名楼、塔或宫观寺庙的全木质等比微缩模型时,“……我的立体构成作业也做过这个XX楼,一次性筷子用手工胶粘起来……”,“……同学,这里的模型完全是榫卯结构拼接……”,某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与讲解员如是对话。照壁、门神、八仙、飞檐等建筑构件式样,鸳鸯、荷花、斗拱等仿古木雕,安静古雅的院落。笔者在会计和计算机专业的班级上鉴赏课时,他们也要求去该博物馆参观一下,看来美术及相关专业的这个实习基地教学形式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吸引力也不小。

借美术专业“重点专业建设”的契机,美术及相关专业教师陪同专家组又对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了考察,包括晋韵砖雕博物馆。没有学生随行,教师可以和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教师之间也以教研活动的形式立足美术专业的不同方向广泛交换了意见。了解了雕塑技法、造型、样式等等信息,在砖雕生产车间,一位年轻的砖雕师傅与教师们交谈了许久,他虽是中医学校毕业,但出于种种原因选择了砖雕生产还是让大家有一点意外。“…计算机专业的XX不是去做蛋糕了嘛,电艺专业的XX开挖机去了…”,笔者并非强求社会转型期的学校教育有多么“丝丝入扣”,专业和就业的错位无可厚非,只是觉得美术专业与该博物馆的合作不应止于此,起码中职美术教学可以为这些机构提供更为对口的人才。[3,4]

三、中职美术教学与“非遗”面临的困境

所谓的“非遗”涉猎范围是很广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其中与美术密切相关的雕刻、刺绣、编制、饰品手工艺等占有相当份额。即便不是纯美术的“非遗”项目其载体也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发展也逐步呈现一种与“山西民居砖雕”相似的“综合体”式的面貌。像笔者所工作生活的清徐地区的醋、砖雕、剪纸、背棍铁棍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大都已进入产业化运作,或带领师生进行参观或课堂进行介绍,这些有代表性的地方“非遗”项目不仅带动了地方发展,而且成为了周边学校教育的“点缀”。

但是现代社会“非遗”保护的困境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于几个方面:第一,传承人平均年龄“偏大”,而部分项目则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局。或者传承主体由于多方面原因陷入困境而无法维持“非遗”原貌,要求像“山西民居砖雕”那样恪守“纯古法”传承也就无法实现了。

第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玩意儿”在加速消失,社会转型期的生存压力下对物质财富和“人往高处走”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胜过了其它,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并没有使得大部分“非遗”项目彻底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第三,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非遗”的倾斜力度不够,过分看重升学教育,“一切向钱看和一切向高学历、高层次看”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第四,现阶段的“非遗”保护主要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资金投入有限,而且学校教育和社会机构等参与度较低、互动性较差。

面对此种形势,笔者认为若想使“非遗”摆脱目前困境,在政府保护的前提下,与中职学校的深度合作是不错的选择。首先,中职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地区,潜移默化地接触民间艺术,教学实践也表明这些学生往往对“非遗”抱有相当的亲切感。其次,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家庭变故、贫困、疾病等原因无缘普高,但想法更为实际,更容易去掉“浮躁”成为“工匠”。再者,中职美术教育涉及面广课程门类齐全,鉴赏、史论、手工、电脑艺术设计、升学(绘画类)均有涉猎。总之,对于培养与美术相关的“非遗”项目人才,中职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强、师资力量齐全而且不存在理论或技术层面的障碍等优势。

当“非遗”枝繁叶茂时可以对中职教学进行帮助。以“山西民居砖雕”做大之后来看,为满足其“综合体”的需求,中职以美术教育的不同方向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砖雕木雕泥雕”的技术性要求高,有一定美术基础(素描、色彩)也要有相当的鉴赏“眼光”;“技艺培训”不仅以砖雕为基础的技术性要求高,美术基础技能(素描、色彩)出色,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了解教材教法,所以这个方向的学生除了要学美术专业技能,还有普通话、教材教法等课程;“手工DIY和旅游休闲”的岗位除了偏重鉴赏、史论的学习,普通话和历史课也不可或缺。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完全可用学分制和结业证的形式去加以评判,与是否美术相关专业不矛盾,采用选修课或长、短期培训学制,修订校本教材或直接购买均可。另外,社会闲散劳动力也可通过中职培训机构参与教学,以企业定向培养的方式择优录取,为当地就业和劳动力安置分流做有益的尝试,这样的美术教学形式与职业中学“服务地区发展,促进就业”的宗旨也是相符合的。

而对于那些目前还没有做大做强的“非遗”项目,或者正面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还有其它优秀的民间技艺,都可以成为中职美术教学的一个分支,即便不能使其马上摆脱困境也要尽可能地为其解决“可靠传承人”的问题,只有“火种不灭”,将来政府的保护和扶持才能使其“燎原”以至“反哺”地区发展。不管是“被动”为适应企业需要而培养人才,还是为挽救濒临灭绝的民间技艺,对于中职美术及相关教师都是不小的挑战。教师要不断钻研业务,要定期去企业实践以了解行业和市场动态,教材教法针对性要强,如有必要这些教师也要深入山村考察或与某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可谓“上得厅堂”也要“下得县乡”,还要资金政策支持以保证教学设备、材料等无断链无缺口,这些都将成为美术重点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补充。[5,6]

所以,很多“非遗”项目本身及其传承与美术关系密切,壮大后的“山西民居砖雕”就以其“综合体”的面貌“反哺”了中职美术教学,而且在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均显示着未来巨大的合作潜力。反过来说,对于很多深陷困境的“非遗”项目,中职美术教学也完全可以通过整合资源调整策略救其于危难之中,它们之间可以优势互补。特别是当前中职面临招生难、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中职美术教学更应主动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多措并举与众多“非遗”项目深入切磋,走一条有特色有深度的合作共赢之路。

猜你喜欢

砖雕民居博物馆
河州砖雕装饰纹样的应用与发展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