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优势,办好国际教育培训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2021-12-29章晓卿
章晓卿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上海 20005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4年12月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中提到,新形势下留学工作要适应国家发展大势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面对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以及在职人员纷纷选择“出国留学”这一途径来提升自我。从1978年到2018年底累计出国留学总人数达到了585.71万。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2.37万,2016年为54.45万,2017年人数则突破60万,到了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为66.21万。其中九成以上为自费留学。
在“自费留学生源数量呈大幅度的上升”以及“国际教育培训需求大”的信息触发下,国际教育培训市场蓬勃发展,这中间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在国际教育培训市场上有“学院派”和“中介派”两大培训派系,学院派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校与社会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机构为代表,中介派以留学中介服务公司为代表。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院派”代表,在软硬件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就读国际教育培训的学生和家长有着明显的吸引力。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秉承交大传统文化底蕴和国际化办学理念,在办好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潜心研究国际优质教育体系与国内优秀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模式,依托交大强大的品牌号召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各类科创资源,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合作,开展国际课程培训,打造各类不同层次留学桥课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院已经拥有一支专业稳定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学院每年向世界各地的高等学府输送千余名学生,同时吸纳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学院的国际教育品牌已颇具社会影响力,在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培训方面处于领跑者地位。
本课题从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培训的优势为出发点,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开展国际教育培训中面临的困难和局限,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二、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培训的优势和机会
(一)强大、可靠的品牌背景
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底蕴,具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与民办国际学校或者留学中介机构相比,高校背景硬、可信度高、安全性强,市场号召力大,人们会更加倾向于选择高校的国际教育培训。高校对维护学校品牌的要求高,监管机制完善,也是社会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齐全、先进的硬件条件
设立国际教育培训校区,校区面积宽广,环境优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室内外操场等设施完善,用于教学的楼宇面积和资源较为充裕,教学设备先进、齐全,大量采用电脑、电子屏等多媒体教学平台,其办学条件和能力大大优于“中介派”。
(三)完备、专业的课程体系
国际教育的课程科目涉及较为广泛,有文科、商科、经济、语言、数学、高数、物理、化学、计算机、法律、媒体、音乐(有交叉)等。相比之下,“中介派”的课程研发实力是非常薄弱的,特别是在专业课开设上先天不足,课程建设层次比较低。而高校专业方向和课程的完备性以及专业层次、创新能力可以无缝衔接国际预科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四)优质、全面的教师团队
高校的教师资源丰富,除了自身的强大师资团队,高校还拥有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能够聘请政府机关、国内外名校、知名企业的优秀师资加入教师队伍。高校的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在学术化、专业化、项目化的指导上非常有优势和特色的。另外上海交大为了朝着一流大学目标发展,对教师国际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日趋重视,依靠“引进来、走出去”多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2]。因此无论是教学经验上还是专业能力上,学院的教师队伍都占据较大的优势。
(五)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
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历经了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机制,同时相关教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教育培训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是新兴领域,没有可借鉴的模式,但是高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体系和成功经验可以快速、高效地运用于这个新领域,相比“中介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六)优越、契合的实验平台
高校拥有门类齐全、世界一流的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科研机构、实践基地等,与国际教育注重实验环节的教学理念高度契合。学院在学历继续教育持续发展了近20年,在原有网络教育基础上,又和在线教育中心(MOOC平台)合署,线上线下新的教育和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推广,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创造了良好环境,这对于国际教育的教学模式又是一个全新的融合和推进。
(七)宽广、成熟的国际合作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国内高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成效。上海交大积极开展和参与多模式、深层次、全方位的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引入和借鉴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陆续和世界顶级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创办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已培育了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化交叉学科平台。这对于学院的国际教育培训搭建与国外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平台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三、学院开展国际教育培训的局限和挑战
尽管学院在开展国际教育培训工作中具有“中介派”办学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同为数不多的开展国际教育培训的高校一样,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
(一)观念定位问题
在我国多数高等院校,特别是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一流高校,对继续教育在高等院校服务社会使命中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普遍存在着继续教育工作尚未真正被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没有将非学历培训定位到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做贡献的高度。但凡享誉全球的世界一流名校,无一不拥有令人称赞的继续教育,而且排名越靠前的大学,继续教育越发达。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教育已走到了时代发展的前沿[3]。斯坦福职业发展中心(相当于我国的继续教育学院)为美国企业科研人员提供职业培训。“硅谷”,一个闻名全球的科学园区,就是基于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模式——大学与工业结合而兴起。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二)品牌机制问题
品牌是在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下建立起来的,国内高校品牌号召力虽然强大,但学校的管理机体庞大,在人事和财务两方面,制度刚性过大,束缚较多,柔性不足,在适应市场化的国际教育培训方面存在较大的冲突和矛盾,学院的自主性不强,对多变的培训市场状况难以快速应对,在培训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性,市场粘合度不够。相比之下,留学中介机构在体制机制上则有更多适合市场特点的灵活性。寻求解决市场化的国际教育培训和高校机制矛盾的方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三)课程体系问题
国际课程设置与国内传统课程区别较大,国际课程涉及的专业面广,对多元化、创新性、研究型的要求较高,需要开发层次高、专业性强的课程作为强大的支撑。尽管高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学院国际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远没有把学校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大力开发适合国际教育的特色、特长课程。
(四)人才队伍问题
近几年,市场上国际教育办学机构大量涌现,对于稳定国际教育人才队伍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学院国际教育培训的教师和市场人才以年轻的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他们拥有高校事业编制的比例非常低,因为编制问题没有可挂靠的师资支撑系列,晋升通道堵塞,加上薪酬体制和市场上国际教育培训人员的薪酬相差较大,导致对于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较低,人才队伍稳定性较差。另外,对于校内的优质师资开发不足,校内留学归国的年轻教师、有竞赛指导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兼职授课的渠道不通畅。
(五)资源共享问题
国际教育培训课程在实验和实践环节占比较大,由于体制问题,高校的很多实验和实践资源只对全日制学生开放,而对于培训学员共享学校资源,付费渠道不畅通,尚需规范。另外学校与很多国外大学已建立合作关系,国际交流、合作基础雄厚,然而学院还没有充分利用学校成熟的国际化资源,往往都是自己开发国外院校合作关系,耗时费力且成效不尽人意。
四、深入探索高校开展国际教育培训模式的建议
国际教育培训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培训领域,无论是“学院派”的高校还是“中介派”的留学机构,要努力在摸索过程中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国际教育培训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把这个事业做好、做大、做强。高校具有长期体制内办学的经验,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国际教育培训体系,为国际教育培训市场树立规范的平台形象和统一的质量标准,打造国内一流高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国际教育培训的风向标。
学院在近十年国际教育培训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要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
(一)加强与学校的融合
将继续教育的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计划中,加强和学校各校区、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联系和合作,完善共享校内相关资源的付费机制,拓展与我校有合作基础的国外院校预科课程等业务,打通校内年轻留学归国教师、有竞赛指导经验的教师加入国际教育培训兼职教师的渠道,让交大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在国际教育培训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打造交大特色的国际班级和课程
学院要以品牌驱动为导向,聚焦内涵建设,吸引优质生源,打造特色的国际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寻求更多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打造更多被社会认可的优质、特色国际班级。在课程建设上,开发适合全球化、凸显交大优势的国际课程,形成有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核心课程。结合交大特色专业和传统专业,举办专业性学术讲座,开设课外科技社团,建立学生科创项目导师制。
(三)加强员工凝聚力
我院教职工编制复杂、特殊,对新入职的劳务派遣教职工,为了尽可能让他们获得同样的尊重,拥有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增强从事国际教育培训教师、管理、市场人员的稳定性,我院要大力推进教职工“融入交大”战略。
(四)开发高质量生源
在市场优质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学院市场部同仁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招收生源,但近水楼台的我校教职工和校友子女的这一高质量生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要深入挖掘校内和校友的优质生源,制定和实施教职工及子女就读院内课程的优惠政策,将国际教育培训的生源质量再提高一个层次。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在学校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稳步发展国际教育,提升内涵,建设精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秉承“中西贯通”“思源致远”思想,坚持全人教育理念,锻造一支质量过硬的国际教育团队,打造无边界国际化氛围,培养全球化的、创新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高认可度不负社会对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的期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