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队伍发现储备问题研究

2021-12-29尚洪娟田璐瑶李盼凝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干部队伍年轻干部储备

尚洪娟,田璐瑶,李盼凝

(辽宁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这就为新时代选育管用年轻党员干部工作明确了总体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本研究以辽宁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依托“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活动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专项调研,查阅了年轻党员干部动态储备库,并就年轻党员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召开了13场专题座谈会,先后走访了107名党务工作者,对196名中层领导干部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职工发放线上调研问卷,调查基层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储备现状。通过对资料整理、调研情况和问卷数据分析,总结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年轻干部的发现储备情况,以此分析干部发现储备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

1 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 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党员干部是中央和我省的明确要求

治国之要,首要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乎党的命运、国家长治久安的百年工程,是新时代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辽宁省特别制定了《辽宁省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把发现、储备、选拔和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方式视为一项重要的、持续的、战略性工作,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有助于国家和区域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 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党员干部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促进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辽宁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与人才外流的双重压力,面对国内外竞争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归根结底在于年轻党员干部的发现储备工作,通过重视优秀年轻党员干部的发现储备工作,干部整体队伍才有可能长久保持盎然地生机活力,事业才能经久不衰,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

1.3 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党员干部是优化高校领导班子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紧迫任务

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力度,一批政治过硬、能力较高、作风扎实的年轻党员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但与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年轻党员干部的选育管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如年轻干部队伍的总体数量和综合能力素质还不能满足领导班子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能承担主持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数量较少,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1〕。

2 年轻党员干部的主要特点

(1)学历层次高,发展潜力大。从学历来看,全校年轻党员干部中,博士研究生占17.85%,硕士研究生占82.15%。从专业结构来看,文史类专业占25%,理工类专业占32.14%,管理学专业占7.16%,农林水类专业占3.57%,法学专业占7.14%,经济学专业占14.28%,教育学专业占10.71%。熟悉领域包含党务、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事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从数据来看,年轻党员干部队伍整体受教育水平呈现高学历态势,且覆盖的专业领域较多,熟悉领域也较为广泛,综合素养普遍较高,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2)学习意愿足,深造氛围浓。通过实地调研,有85.7%的年轻干部认为,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本领,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站稳脚跟,胜任高密度工作要求;有88.9%的年轻干部认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更好的推进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唯有苦练内功,才能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84.6%的年轻干部,对提升专业能力、继续发展深造持积极态度。

(3)思想观念新,工作成效好。全校现有正科级年轻党员干部11人,占18.03%,副处级年轻干部15人,占23.43%,正处级年轻干部2人,占3.84%。这些数据表明,年轻干部年龄相对较轻,具有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会促使其敢于创新,勇于奋斗,且均承担着所在部门发挥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3 发现储备年轻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年龄结构不均衡

学校现有年轻党员教师总量偏少,结构略显失衡。35岁以下教师党员干部人数不足50人,且受历史原因影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新入职教师未能实现及时补充,干部队伍整体呈现年龄断层局面,建设年轻教师党员队伍的人才储备有待加强。

(2)晋升渠道不通畅

干部退出机制刚性不够,能上不能下,退出机制还不够完善。“不犯错误不退位”“不到年龄不离岗”,个别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磨洋工”现象,造成单位很少能调整得出岗位来选拔年轻干部。同时,现在容错纠错机制还不够健全,选人用人责任倒查趋于严格,使得在提拔使用年轻干部时顾虑重重,求稳为上。

(3)培训教育不系统

对年轻党员干部的培训手段相对陈旧,缺乏专门的业务能力素质培训,没有从年轻党员干部的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设计培训内容,授课形式创新性不足,造成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不够,导致部分年轻党员干部在解决实际复杂问题中缺少办法。

(4)实践锻炼不深入

当前编制、岗位上多为一人一岗,岗责相应,即“一个萝卜一个坑”现象存在,导致大多数年轻党员干部岗位变得固化,一定程度上对干部的轮岗、交流形成制约。而现行的干部交流锻炼机制,只能实现少数优秀年轻党员干部的交流轮岗和实践锻炼,多层次的跨部门交流锻炼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致使相当一部分年轻党员干部缺乏基层一线和艰苦复杂环境的历练,工作经历单一,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成长的瓶颈〔2〕。

3 年轻党员干部储备机制的策略

年轻党员干部作为高校新工科建设发展的关键部分和基础环节,解决在发现储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大学长远发展、符合年轻党员干部特点的储备机制,以此进一步加强对个人发展的动态化管理和追溯性培养,积极探索和完善干部队伍建设。

(1)持续加强人才引进,建机制搭平台做好“水源储备”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要建立良性持续引进人才的工作机制,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坚持长远规划和动态管理的统一,及时采取措施,定期调整。要结合不同年轻党员干部的优劣性进行理性分析,以其各自的特点,判断其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突出政治标准,并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合理选择。

(2)广泛开展基层调研,征意见寻对策如实“勘查水情”

党委组织部门和各基层党组织要通过谈心谈话,无任用调研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经常性、近距离的接触年轻党员干部,全方位、多渠道的考察考核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干部队伍履职尽责情况,加大调庸劣汰处理力度,针对能力平庸、不求进取、师生不满意、暂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通过完善选任规定,视情节轻重作出不同的组织处理,以此畅通干部队伍“下”和“退”的渠道,为年轻党员干部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提供现实可能〔3〕。

(3)精准定位教育培训,重培养提素质确保“优良水质”

以通过推荐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参加党校学习,举办年轻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为契机,坚持强化政治素质、强化业务能力、强化实践应用、强化行动学习的“四个强化”干部培育理念,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着力提高年轻党员干部“七种能力”,并对其进行近距离、多维度、全过程深入考察。使得年轻党员干部转变为成熟胜任自己本职工作、担当作为的行家里手〔4〕。

(4)坚持强化实践锻炼,强管理促流动激发“一池活水”“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坚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四个一线” 作为培养锤炼干部的主战场。让年轻党员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对有发展潜力、需要递进培养的,放到关键岗位上实践磨炼,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建立较为完善的成长记录机制,了解年轻党员干部的行为特征和成长轨迹,通过分析研判和比较择优,审查筛选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政治生态。

综上所述,年轻党员干部的储备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提高对相关制度的认识,创新实现手段,只有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储备机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摇篮里,才能保证储备机制下的年轻党员干部质量,才能稳步推进党和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干部队伍年轻干部储备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吴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政治标准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