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平庸走向深刻
——以“空巢青年”写作为例,浅谈任务驱动型写作思维深度提升策略

2021-12-29江苏省淮阴中学姜秋菊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1年11期
关键词:空巢群体深度

江苏省淮阴中学 姜秋菊

随着新高考时代的到来,高中作文类型也由传统的材料作文过渡到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具体的写作为例,从概念分析,由果溯因、追根溯源,对比、假设论证等几个方面,探寻思维深度提升的路径。

随着2021年的到来,江苏迎来了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论述时缺乏思维深度,大多浮于现象表面。本文以2020届广东省一模作文“空巢青年”为例,分析任务驱动型写作思维深度提升的策略。

【材料呈现】

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近十年来,“空巢青年”成为了和“空巢老人”一样备受关注的群体。某杂志撰文指出,有的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主动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有的空巢青年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和认识自我的理想阶段;也有的空巢青年则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该杂志社就此话题开辟了“时代与青年”专栏,向读者征集文稿。

请结合材料内容,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给该杂志投一篇稿件,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审题要点】

一、针对某一类“空巢青年”,不是面对所有青年,不能泛泛而谈。

二、关注“时代与青年”专栏,要将“空巢青年”与“时代”联系。

策略一:核心词概念分析

所谓核心词即任务呈现的核心话题,比如这则材料中的“空巢青年”。通过对核心词内涵的界定,能够将全文的论述限定在一个具体的范围内,文章论述就会更具体、更深入。对核心词概念界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判断句下定义

在对核心词下定义时,可以用“……是……”或“不是……而是……”的句式。

(1)空巢期的孤独并不是遁入空门,而是排除外界干扰,阻挡嘈杂的热闹,守住内心微弱的星光。

(2)空巢期不是空虚,而是精神的闲暇,于孤独中磨砺青春的本色。

(二)依字形拆解法

汉字的构成非常奇妙,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透出工整大气之美。如果对汉字进行拆解,往往会获得别样的惊喜。

例如:价值——二字皆有一人,共为两人,旁边一介一直。因为价值解释为,在群体中,以个人为小小介质,直面灵魂深处,以星星之火点亮人生明灯,照亮自己与他人的茫茫人生路。

体育——何为体育?依其字形,我们不难看出其为“人之根本”的基础性意义及其如“云之月升”的美好意境。的确,体育之于人实有月光普照大地的浸润之用。

(三)相近概念比较

比较意味着要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核心词的内涵可以在比较中更加清晰、明确,也会更加深入。

独居的“独”不是孤独,更不是孤僻,而是人格的独立。那些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封闭自我、逃避社会的孤独生活的青年,在面对群众与媒体的批判时,高喊着自己不过是继承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传统,不过是做了回新时代的庄周罢了。

(四)虚与实相结合

有些核心词是抽象的,理解内涵比较困难;有些核心词是具体的,理解内涵相对较为空泛。如果在写作中能将虚实结合,那么既能让作文彰显思维深度,也能让语言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空巢是离与归的休憩站。离开的巢,是小家、亲人、父母、同学,离开的是被懦弱、稚嫩、依赖裹挟的翎羽;归来的巢,是大家、社会、人民、国家,是独立、求索、责任、担当。

策略二:由果溯因,追根溯源

要使作文摆脱浮于表面的浅显,学生需要炼就一双穿透现象、直抵本质的慧眼。而这双眼睛的炼就则离不开由果溯因、追根溯源的思维方式。如针对“空巢青年”成为了和“空巢老人”一样备受关注的群体,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一)空巢青年为何成为关注的焦点?

学生可以从空巢的本质、人性心理等角度来分析。有学生这样分析:(1)“空巢”背后那份有违温馨的家庭关怀伦理的孤独寂寞刺痛社会的神经;(2)人们喜欢用标签、符号去定义他人。

(二)空巢青年与空巢老人的联系在哪里?

这两个不同的群体何以有相同的称呼?可以从以下角度探究两个群体的共性特征:(1)青丝青年独来独往,以手机为伴,漂荡无定;(2)白发老人两两相依,无子女为伴,茫然无措。

(三)空巢青年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分析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思考:所谓的“外”,比如社会特征(道德社会、人情社会、差序格局、地缘社会、安土重迁),时代特点(多元化、泛社交、万物互联、碎片化、标签化、快节奏、智能化),群体风气,家庭特点,学校教育等;所谓“内”,比如个体的人性、心理、志趣追求、社会的历史文化渊源、民族特性等。

(1)是以在旧时代之中国,世代同居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然而时代日新月异,岁月蜿蜒前行,中国人开始走出旧制度的铁笼子,走进了新时代。新时代的青年渴望独立,渴望奋斗,于是他们走出了家乡,成为了大城市里的空巢青年。

(2)揣测此类人物的心理,我觉得理由无非两种。其一,由于当今社会的多元性,各色文化交流碰撞,既摩擦出了思想火花,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有些青年人因为害怕面对这些问题,所以也不敢面对生活。其二,便是懒,懒于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懒于接触新的事物,懒于建立新的关系,冷漠写在灵魂中,懒惰刻在骨子里。

(3)空巢青年逃避的不是社会,而是这个时代充斥着的焦虑感,他们选择了以人格独立的方式去对抗焦虑。

策略三:对比论证,假设论证

这则材料将“空巢青年”分为三类,可以将第二种与第三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论证,论述空巢青年如何才能让空巢有价值。也可以设想第一种类型的青年可能会遭遇的困境,如艰苦的条件、梦想不被重视等,把困境和空巢期的意义结合起来论证会更有深度。

人如果想挣脱平庸,闪耀于人群,那么必得有不凡的一面。同样,要想在高考写作中取得好成绩,也必得有自己的亮点。富有文采、思想深刻、构思巧妙、素材丰富新颖等都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摆脱平庸走向精彩。而每一个亮点的闪现,都离不开学生平时积极的训练。

猜你喜欢

空巢群体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疫情来袭,“空巢”老人如何空巢不空心?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空巢生日不孤独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