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策略
2021-12-29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目标不清、敷衍训练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教学中的短板,为了提高写作序列化的教学成果,初中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循序渐进,逐步加强碎片化训练,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要反复对其文章进行修改,在批复和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写作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中小学的四个阶段,我们分别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努力实现‘每年相互衔接,螺旋上升,最终达到总目标’”的教学设想。由此可见,“新课标”有必要考虑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总目标是由各阶段的目标组成的,每个阶段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的,在教学过程中,呈螺旋式上升并逐步完善。
然而,在教学中,初中作文教学从整体上混乱无序。初中阶段是小学和高中衔接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有了基本的语言积累,但综合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文教学应从简单到深入,循序渐进,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序列化的概念
为了更科学地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作文教学的序列化概念:
作文教学序列化,是指对中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安排,依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思维规律和写作水平,按照序列化训练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制定的明确合理的科学作文训练体系。它是对思维形式、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进行的梯度训练,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在阶段作文训练呈螺旋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序列化的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七年级语文作文序列化训练的策略
(一)审题训练
在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分数才是最主要的,所以为了应对考试要求,作文想获得高分,重点在审题。审题不明确或有偏差,即使有良好写作基础的学生也不会得到较高的分数。因此,审题训练是写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才能让七年级的学生更好地审题呢?作文分为全命题、半命题、专题作文、材料图片等形式,近年来以全题作文为主。虽然命题构成看似清晰,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1.学生要善于理解文题,在拿到作文题时,首先要分析文题的关键词;2.要把握题目的隐含意义,这对七年级学生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二)立意训练
立意,是文章的精髓和灵魂。对七年级学生而言,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立意肤浅。在立意的训练中,重中之重是培养七年级学生从复杂的现实情况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要深化文章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发面进行教学:
1.有意识地深挖立意;
2.利用逆向思维,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找到新的写作思路;
3.“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受年龄和经验的局限,七年级学生在写文章时往往不够深入,他们只能看到现在,看不到长远的未来。此时,教师可以多举一些例子,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评价社会现象的深刻性。
(三)选材训练
立意是灵魂,材料是血肉,优秀作文要包含“灵魂”和“血肉”两部分。在教学中,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室要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出发,围绕中心选材。在具体训练的时候可以强调以下三点:
1.围绕立意来选材;2.文章要出彩,材料要新颖;3.善于挖掘感人的细节。
(四)结构训练
在文章结构方面,七年级的学生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注意照应和过渡。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常见的结构方式进行训练:
1.线索法;2.欲扬先抑法;3.设置悬念法。
如设置悬念法:
(1)可以通过人物的一些不可理解和不合逻辑的行为来设置悬念。例如《枣核》,开篇写一位在美国的朋友让我去美国时给他带几颗枣核。朋友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2)用倒叙的方法。
(3)用贯穿文本的一件事制造悬念。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模式,要进行良好的基础定位。七年级作文教学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而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节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篇六七百的作文应该限定在一小时内完成,可大部分学生存在拖延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快写作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合理分配时间,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同时,要正确处理作文教学序列化与学生写作个性化的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的模式,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