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幼儿高水平游戏,引发幼儿深度学习
——课程游戏化实践研究案例浅谈
2021-12-29唐迎珠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
文/唐迎珠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
反思当下幼儿游戏的水平和意义,教师应当如何站在儿童的视角,支持幼儿高水平的游戏,以引发幼儿深度学习,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把握“高水平游戏”和“深度学习”的关系,明确研究目标;其次确立以探究“支持幼儿高水平游戏策略”为主要目标,来推动深度研究;最后以“引发幼儿深度学习”为导向,梳理和运用策略。
在幼儿游戏中,我们常深入地观察、反复地研读。面对当下幼儿的游戏,我们思考:幼儿进行的都是好游戏吗?幼儿的游戏水平如何?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吗?在幼儿游戏中,教师需要做些什么?应该如何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聚焦幼儿深度学习,围绕幼儿高水平游戏,以游戏案例为载体,通过深入的学习、研讨、实践,力图站在儿童的视角,寻求适宜有效的策略来“支持幼儿高水平游戏,引发幼儿深度学习”。
一、把握“高水平游戏”和“深度学习”的关系,明确研究目标
1.学习研究,理解内涵。
什么是高水平游戏?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研究,我们知道幼儿游戏水平可分为混乱失控的游戏、简单重复的游戏、高水平游戏三个层次。高水平游戏是一种有目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
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热情投入主动的学习,有高水平的认知参与,生发深层次的思考。
2.分析思考,把握关系。
理性思考两者关系。我们认为高水平游戏和深度学习两者是相通的,有目的游戏会产生主动学习,复杂的游戏过程会出现探索或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聚精会神的游戏是一种热情投入的学习行为。高水平游戏时幼儿高水平认知、深层次思考、深度学习都在自然地发生。因此,要引发幼儿深度学习,可以从幼儿高水平游戏入手。
客观分析两者联系。当下主要是简单重复游戏居多,有时可能会产生混乱失控的游戏,会有一些高水平的游戏产生,整体上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比较缺乏。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处理好“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一是在游戏中还比较忽略“学习”,二是在学习中“游戏化”程度不够。
3.依托载体,聚焦目标。
探究“支持幼儿高水平游戏的方法或策略”就是我们当下研究的主要目标,“支持”即“给以鼓励或赞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适宜把握尺度,教师在后方鼓励帮助幼儿开展游戏,最终达到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以“游戏案例”为载体,基于儿童立场开展具体的实践与研究。
二、以探究“支持幼儿高水平游戏策略”为主要目标,推动教师深度研究
教师通过“案例式”的深度研究,寻找支持策略,推动教师高水准的专业发展,以期幼儿开展高水平的游戏。
1.一个“读书案例”——在寻找策略中推动有深度的教师学习活动。
我们围绕《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这本书,重点开展了一个集中式的读书研训活动。引导教师结合实践游戏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引发教师高质量阅读,促进教师深度学习与思考,从而指导幼儿游戏实践活动。
【读书案例】活动确立了“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详细梳理多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促进教师有效经验的同化,将理论学以致用”两条目标。通过“回顾重要章节和开火车游戏”的方式引导教师回忆已有的读书经验;通过“了解思维导图的意义模型和自主选择章节绘制思维导图并导读”的方式引导教师学习用思维导图深入解读重点章节;通过“PPT呈现和思考记录”的方式,引导教师设想下一步促进幼儿高水平游戏的可能。
通过深度的读书学习活动,教师们知道了幼儿高水平游戏的概念,从书中多个案例中受到实践的启发,深入地了解多种支持策略。
2.一个“游戏案例”——在尝试策略中推动有深度的实践研究活动。
通过教师自主选择和园部统筹协调,每位教师重点选择一项内容进行实践研究,通过跟踪式观察、分析并调整教育策略,支持幼儿高水平的游戏活动,深度开展课程游戏化实践活动,引发深度学习与发展。分享几个研究内容:
【游戏案例:“以大带小”快乐种植】通过适时介入,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表征记录,引导幼儿将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绘画记录下来,传递给小班弟弟妹妹,帮助他们掌握种植技巧;通过交流体验,引导幼儿积极表达情感,相互体验,共解难题。在教师的支持下,种植游戏向高水平发展,幼儿的合作精神、创造能力和社会性人格情感都在向更高水平发展,凸显了幼儿游戏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深度学习。
【游戏案例:一沙一世界】通过追随幼儿兴趣、提供材料支持,引导幼儿更富创造性地使用材料专注游戏;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结伴游戏,学习合作分享;通过表征记录,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发现的秘密。在教师的支持下,幼儿玩沙游戏向高水平发展,在游戏中建构了新的玩沙知识,获得新的玩沙技能,学习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学会合作与分享。
3.一个“教研案例”——在梳理策略中推动有深度的园本教研活动。
结合教师自主研究的游戏案例,各教研组通过深度教研支持教师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引发教师深度思考与实践,梳理引发幼儿深度学习的方法策略等,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研案例】园部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内容,确立了“全面了解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内容、关键经验、组织指导要点等,提高教师日常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质量”和“站在儿童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适宜的指导策略,引发幼儿高水平游戏,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两个教研目标,通过开火车游戏、模拟幼儿角色游戏体验、理论学习等方式开展了一次体验式教研活动。另外就整理活动、区域学习活动、建构活动等分别开展了专项、深度的教研活动。
通过多次有深度的教研活动,教师们不仅深入探寻了支持幼儿高水平游戏的策略及其策略的适宜性,更学会了如何研究,教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感受到了教研的乐趣。
4.一个“共研案例”——在分享策略中推动有深度的共同体研究。
我们与结对园就植趣活动,根据存在的主题问题确立研讨主题,共同探讨交流,真正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共同体。
【共研案例】活动以“种植时刻,妙趣横生”为题组织教研。通过“‘植’言不讳游戏引发大家对种植活动的再思考;通过“‘植’来‘植’往案例研讨”,引导大家讨论与儿童互动促进游戏发展的具体策略;通过“‘植’抒己见分组交流”,和教师共同梳理给予儿童多元支持、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策略。
三、以“引发幼儿深度学习”为导向,梳理和运用游戏策略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初步获得了一些策略:制订游戏计划、帮助幼儿选择、有效师幼互动、引导复杂游戏、运用表征、整合学习目标等。根据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指导的基本要点,我们对这些零散的策略再次思考,进行梳理分类,并有效运用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引发幼儿深度学习。
1.游戏前的计划,支持幼儿直接“生发”高水平游戏。
“游戏计划”是指教师有目的地为幼儿游戏所做的准备、所做的安排等,适宜的游戏计划能够更好地支持幼儿产生高水平的游戏,引发幼儿深度学习。那么游戏计划需要做些什么?如何让游戏计划更为合理?
一是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包括时间、空间等环境,足够的时间保证、适宜的空间条件,都能够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进行积极充分的互动,有效的互动能引发深度学习。
【班级活动区调整】原来班级活动室同时有学习性区域和自主性游戏区域,同时开放这两个区域,活动之间就会互相影响。我们调整为:大活动室创设学习性区域,小活动室创设自主游戏区域和角色游戏材料放置点,活动时间分开。自主游戏时,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角色游戏材料搬至大活动室内游戏,学习区域可以变身角色游戏区,例如语言区变身图书馆,开展借书游戏,美术区创作的作品可以变身为各种小商店的商品售卖。调整后游戏更开放、更投入、更能生发高水平游戏。
二是提供或调整游戏材料。幼儿的游戏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的,根据游戏类型、主题内容、幼儿年龄特点等对材料的数量、种类、特性、材质、摆放等都有不同的要求,适宜的投放或调整都能有效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引发积极有效的学习。
【中班游戏箱材料的分类】原来角色游戏材料是按游戏内容分类的,游戏时幼儿直接选择就可以去游戏了,这样的选择没有给予幼儿自由组合游戏材料的机会。于是,我们将游戏材料按功能分类,即食物放一箱,根据经验再细分,面点、水果、蔬菜等分别摆放,游戏时可以选择各类食物开展小吃店的游戏,也可以选择各类食物和煤气灶开展娃娃家的游戏,不同材料的组合可以进行不同的游戏,游戏更开放,更充满学习和挑战。
2.游戏中的指导,支持幼儿有效“转化”游戏水平。
游戏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分析,专业判断幼儿游戏的水平,学会帮助幼儿将一些有价值的、混乱失控的游戏或是简单重复的游戏转化为高水平的游戏。
策略一:帮助幼儿选择。游戏中会有很多种选择,选择中会出现思维的碰撞,需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梳理,对被选择的对象进行判断,当发生冲突时需要调整。自我思维的过程和与周围环境碰撞的过程,就是深度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关注幼儿的游戏选择,进行适当的帮助引导。
【争执的转化】游戏中,年龄小的幼儿容易出现矛盾,哭闹、打架或是闷闷不乐,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相应的选择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幼儿争抢玩具时,教师需要引导:一是引导幼儿拓展思维,建议选择其他相应玩具;二是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建议选择轮流的方式。还有同伴的选择、游戏内容的选择等都会因不同的想法而出现矛盾,教师帮助幼儿合理选择能够促进幼儿更高能力的发展。
策略二:师幼积极互动。一是当游戏进行不下去时可以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二是当游戏混乱时可以引导幼儿暂停游戏并共同寻找原因和对策;三是当幼儿情绪低落不愿参与游戏时,可以共情陪伴等。通过有效互动帮助幼儿将游戏水平向高层次推进。
【淘购材料箱】我们让幼儿自己更换破旧的材料箱,幼儿决定在网上购买,活动中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纸箱的对比,和幼儿一起罗列要克服的新问题,并将箱子大小和数量的问题扩展为集体活动,共同解决。
策略三:引导复杂游戏。一是材料引导法,材料的单一性和不变性会导致游戏的简单重复,这时我们提醒幼儿主动观察和利用周围的现有资源,师幼共同商讨并搜集或更换材料;二是拓展经验法,如翻阅图书、上网查找资料、咨询相关人员等,通过资源刺激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三是多元任务驱动法,多个不同的任务会有多种不同的游戏产生,引导幼儿分组完成各项任务,使游戏更丰富、更复杂。
【红薯比拼赛】在“红薯种植比拼赛”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分育苗组和插扦组比拼,各自不同的任务引发了不同的活动过程。育苗组通过请菲菲奶奶做技术指导,引导幼儿进行更为复杂的游戏——盖塑料膜,丰富了幼儿的经验。插扦组通过调查记录,用表征丰富游戏——捉虫并探究虫子的生活习性,植趣活动向高水平发展,幼儿获得了种植经验。
策略四:运用表征丰富游戏,表征的过程是幼儿将抽象的思维或个体的活动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或信息,再将其转化为实践行动或丰富经验的过程。表征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丰富拓展游戏,引发复杂的、高水平的游戏,其本身也是一个有深度的学习过程。活动照片、学习故事、记录表、行动思维符号等都是表征内容,这些表征的运用对幼儿游戏产生积极的作用。
【室内区域四步图】区域学习中,我们有四个表征内容“游戏重点”“碰到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哇时刻”,活动中这些表征内容的呈现就是幼儿活动的过程,也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丰富内容、提升能力的过程。
3.游戏后的分享,支持幼儿“延续拓展”高水平游戏。
游戏后的分享交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提升幼儿游戏经验、达成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体现“教师在后”主导地位的重要环节。我们制订了“十分钟”分享交流法。
一是结果的分享交流。师幼共同欣赏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新想法可以让作品更优秀。评价的过程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观察欣赏中学会思考、鉴别、分析,并提出新想法,同时也是教师传递提升经验的过程,为下次游戏的拓展作好准备,向更高水平的游戏推进。
【菜花的艺术之旅】初次表现菜花,幼儿大多采用蜡笔画,形式单一,选择的工具单一,对菜花的形态、构造、颜色还不足够了解。通过交流分享幼儿发现菜花的构图、颜色存在问题。于是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感受,并且提供多种材料工具,进行水粉画创作,在作品分享交流中,幼儿发现作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大提升,引发幼儿更高的艺术表现活动。
二是过程的分享交流。对游戏过程,教师和幼儿共同有观察记录。教师一般会利用视频记录,更直观。幼儿可以运用表征记录更方便。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探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分享幼儿解决的方法,共同思考解决方式。
【“罗马”非一日之功】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整体感知自己的搭建游戏,引发自我评价、自我思考;通过表征记录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分析思考,把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罗列下来,作为后续游戏的参考,积累过程性经验;通过技能提升,引导幼儿学习架空、组合、覆盖、桥式、塔式、联结等技能。通过分享交流,幼儿的建构游戏逐渐向高水平发展,在学习态度品质、目的性、合作性、材料使用、作品呈现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深度学习。
通过教师有效的支持策略,很多幼儿的游戏活动呈现高水平,促进了幼儿深度的学习与发展。通过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跟踪观察、分析幼儿与调整策略等专业能力。通过持续教研、共读书籍、研究共同体等多种教研形式,不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课程游戏化道路,我们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