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从中国春节看到希望
2021-12-29黄文炜
辛 斌 黄文炜 青 木
国家卫健委2021年2月17日公布的本土新冠肺炎感染病例“零新增”的数据,为这个春节假期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个特殊的春节,超过1亿人响应政府号召原地过年,没有了往年春运高峰期间汽车站和火车站的热闹人流,但外媒记者仍然捕捉到中国牛年春节的喜庆和繁荣场景,他们惊叹于电影票房的井喷、线上消费的旺盛,甚至羡慕戴着口罩逛小吃摊的中国老百姓。西方社交平台也纷纷加入春节庆祝活动,牛年作为丰收、繁荣、好运、成功及勤奋的象征已为各国民众所熟知。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日前总结称,对中国而言,牛年将是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标志的一年;在经济上,这是推进新的“双循环”发展理念的关键一年;而在外交上,“北京希望冲破特朗普政府政治遗产的负面影响,重建中美间彼此信任”。
特别春节的亮丽消费单
“中国电影在春节期间的票房已经超过了疫情爆发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16日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的“三合一”。通常,数以亿计的人会利用这个机会远行探亲。但今年由于疫情,政府不鼓励出游,消费者则把目光转向了其他娱乐。最近几个月“被压抑的需求上升”之后,影迷们对重返电影院感到兴奋。尽管对影院上座率有一些限制,但春节伊始,中国的票房收入已超过2019年同期。这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劲增长。《纽约时报》同天报道说,据当地票房追踪机构统计,截至2月16日上午,中国新年票房总收入已达15.5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去年的票房总收入仅为22亿美元,许多影院都在苦苦挣扎。
身居美国的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沃德米尔2月17日发文称,希望自己的苹果手机上有一个设置可以屏蔽掉“发自中国的庆祝春节的视频”,因为在这些视频中,人们挤满了寺庙、购物中心、市内公园和小吃摊,大家都戴着口罩,“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她正驾车行驶在芝加哥唐人街近乎没有人迹的街道上,去买几份叠成塔状的装在泡沫塑料盒里面的外卖,她家的除夕年夜饭就全靠这些外卖餐品了。她写道:今年春节,美国与中国的景象落差太大,“让人容易对美国制度失去信心”。
德国《图片报》2月17日仍用“蓬勃发展”形容春节期间的中国旅游业。报道称,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有634万游客庆祝了农历新年,比去年增加了293%!全省门票收入达到4083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66%。另有275万游客来到首都北京,上海迎来227万游客,广东省迎来433万游客。
中国商务部2月17日晚发布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已经超过疫情前。商务部新闻稿称,这个春节“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世界祝福中国牛年
在中国喜迎牛年之际,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美国总统拜登、英国首相约翰逊、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在内的多国元首政要表达了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福。
美联社2月16日报道称,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参观满是红色和金色装饰的实体店是春节活动的一部分。报道引用中国民俗学家刘晓峰的话称:“牛年马年好耕田,对农民来说,牛年是丰收的一年。”CNN也引用一位中国民俗学家的话说,牛是勤劳的生肖,“希望世界经济不会像去年那样停滞不前,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启动”。印度《快报》称,牛年将取代传统上充满动荡的鼠年,“据说牛年会带来稳定和平静,预计这将是充满机遇和经济繁荣的一年”。
路透社称,中国经济2021年将迎来复苏“牛”,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奋蹄追赶。“疫火重生”的中国经济2021年将继续复苏,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今年全年增速在8%~9%。德国电视一台17日称,2021年的牛年对中国具有特殊意义,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十四五”规划,准备2022年冬奥会,中美关系也是世界焦点。中国作为去年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人在牛年将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