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传·荀息献计假道于虞
2021-12-29战国穀梁赤
[战国]穀梁赤
晋献公欲伐虢,荀息①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②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侍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谏曰:“语曰,脣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僖公二年)
(原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春秋穀梁传译注》)
【注释】
①荀息:晋国大夫,足智多谋,晋献公临终前,任命荀息为相国。
②宫之奇:虞国大夫,富有远见卓识。
【译文】
晋献公要攻打虢国,荀息说:“为什么不用北屈的马和垂棘的玉向虞国借道?”晋献公说:“这些可是我们晋国的宝贝。如果虞国接受了礼物,却不借道给我们,那怎么办?”荀息说:“这里有个小国尊奉大国的道理。他们不借道给我们,肯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借道给我们,这就像我们从里面的府库取出璧玉,放到外面的府库,从里面的马棚牵出马,放到外面的马棚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在虞国,肯定不会同意接受礼物的。”荀息说:“宫之奇这个人,心性明达,可是生性懦弱,比虞国国君大不了几岁。心性明达说话就简约,性格懦弱就不能坚决进谏,从小和君王一起长大,君王就会忽视他的话。再说好东西就放在眼前,祸患是以后的事,这种情况,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周全。我估计虞君是中等智慧以下的人。”于是晋献公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说:“晋国派来的使臣,言语卑微,可带的礼物丰厚,这肯定对虞国不利。”虞公不听,接受了礼物,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劝谏说:“俗话说‘唇亡齿寒’,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啊!”宫之奇带着妻儿逃到曹国避难,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后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拿着璧玉走到晋献公面前说:“璧玉还是原来的样子,马的年龄增长了而已。”
【简析】
东晋学者范宁曾经评价“春秋三传”各自的特色说:“《左传》艳而富,其失也巫。《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意思是说:“《左传》的文章优美而且材料颇多,但缺点是多讲述鬼神、预言祸福等内容。《穀梁传》辞清义通而且明净畅朗,但可惜资料不足。《公羊传》叙事分明而且善于裁断,但缺点是流于粗疏。”这一说法广为学界接受,常常被引用。与《左传》记载史事大多较为翔实相比,《穀梁传》确实简短很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对于“宫之奇谏假道”这一著名史事,《穀梁传·僖公二年》便详细记载了荀息向晋献公献计“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的始末,比《左传》的记载显然更为详细。尤其是荀息“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这两句名言,皆为《左传》所未有,与《公羊传》相比,也更为警策。因此,单就这一段而论,《穀梁传》可谓集“艳而富”“清而婉”“辩而裁”三大优点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