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青马工程”发展中的问题及进路思考
2021-12-29李思雯刘新玲
李思雯,刘新玲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青年的培养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未来和发展方向。2007年5月,共青团中央启动“青马工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大学生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十多年来,福建省始终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2010年共青团福建省委发布《福建省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试行)》,2018年印发《福建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中也将“青马工程”作为重点项目。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青马工程”的新模式。通过进一步厘清省内高校“青马工程”的运行实际情况,在提炼经验的同时梳理不足之处,以期在新时代,更好地推动福建省“青马工程”的开展。
一、福建省高校“青马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目前福建省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总体情况(文献分析和实践调查),随着福建省“青马工程”持续推进深入,部分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发展,培养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但在取得一些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省内许多高校在推进青马工程的过程中都还存在一些不足。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象选拔机制不健全,组织机制建设不完备
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说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首先,福建省在“青马工程”的培养对象选择上,均为团委副书记(学生)、学生会主席等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各级各类大学生干部,对于文件中所指出的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基本排除在外。现行选拔体系之下,某方面较突出的学生并不符合参训“青马工程”的人员要求,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浓厚兴趣的大学生也同样被排除在外,覆盖面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同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未得到很好地兼顾,普通青年学生对于“青马工程”知之甚少,难以触及并影响更广泛的群体。
其次,一直以来福建省“青马工程”的培养对象都是面向本科生开展的,长期以来缺乏“在研究生中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样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文件和实践层面更是未明确将研究生群体纳入“青马工程”的培养范围,研究生是未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胜利的中坚力量,对这一群体的日常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应当也必须包含这一群体。
最后,尽管十年来福建省高校“青马工程”已形成“省—高校—院系”一体化分层的三级培养格局,但除高校“青马工程”主管部门简单混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技能教育或社会实践的问题,致使整体培养架构缺乏,各部门间缺乏有效衔接。学校的整体协作功能也未能得以有效发挥,难以形成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有效合力。当前,虽然省内已有个别高校团组织开始探索与其他部门合作培养的新模式,但绝大多数高校仍是团委唱独角戏,全面开展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培养模式固化单一,难以适应“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
首先,省内各高校“青马工程”培训的模式和内容基本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固定地围绕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及课题研讨等几方面开展。主要以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为主,具体培养方案有着强烈的一元性和同质性,未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优势或专业特点。培训过程中普遍沿用传统简单的理论灌输方法,相应社会实践的质量深度也有待进一步增强,不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得不到发挥,主动参与性不强。单一固定的培养模式,让受训学生将其视作一种评优评先的任务去完成,被动机械式吸收,思想和能力提升十分有限。
其次,目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材体系和内容,福建省内多数高校在实际做法当中,师资队伍主要为聘请校领导或有关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缺少专任教师团体。教学内容往往由受邀学者或者高校共青团自行安排,或涉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等理论性知识,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是公修思政课的简单重复[2],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内容设置较少,基本处于忽视的状态。
最后,由于教师群体的不固定及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使得最终育人效果无法把控。很多专家学者所讲授的内容,多偏向于自己所研究的专业领域,过于“高端”,难“接地气”,与“青马人才”的培养融合度不够,与时代性结合不密切,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师资队伍是“青马工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教师群体的选择与教师个人“青马工程”的岗前培训工作往往被各高校遗忘或忽视。
(三)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部分学生较为侧重荣誉取得
“青马工程”要把好质量关,坚持严进严出双向度。由于未设定培养质量的终端检测评价标准,导致现实中难以评价“青马工程”培养的实际结果,也未能用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来指导下一步的培养方案。
首先,目前省内高校“青马工程”各自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侧重日常目标管理而非真正的教育效果,缺少日常定期评估环节,也未把最终考核放在突出位置,更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评价方式停留在结课论文、结业汇报或调查报告等层面。不可否认,考试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诸多缺点,很多层面的能力素养是无法单纯用考试来衡量的。如仅仅以考试作为评价体系,就无法客观、全面的看到“青马工程”真正效果。一方面,“青马工程”主要采用“理论培训”与“社会实践”两大环节。实践创新考核难度较大,难以衡量,往往只评价学员理论学习情况,由此所造成培训学员“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创新”的不良现象特别需要关注[3]。另一方面,每期“青马工程”培训期限一般为三个月或一年,且大部分采取集中培训的模式,一期培训结束之后,同受训学员的联系基本就此中断,培训与反馈之间出现断层,培训效果究竟有没有发挥,后续发挥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而知,往往会导致培训效果的不可持续。
其次,“青马工程”的受训对象虽为优秀学生代表,先锋示范作用较为突出。但通过对省内“青马工程”学员动机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部分青马学员对“青马工程”的深远意义认识不清,学习动机不纯,有的为了荣誉面子、工作、学分或图新鲜等目的而参加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根本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自身道德修养、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他们学习和工作中求功用、重实惠,更看重个人获得的实现,淡化了大学生的远大理想,淡化了青年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感。部分学生干部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追求“学生官”的优越感,官本位意识严重,出现学生干部污名化等不和谐现象[4]。这样的受训学生,不仅无法真心实意为广大普通学生服务,起不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反而会让大学生群体对“青马工程”产生抵触情绪。
最后,对于参训学生的选择出现问题。部分学生干部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属于“赶鸭子上架”“被培训”。对所参加培训的认识欠缺,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被动性很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排斥心理,认为和自己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关系,常常是人在心不在,对为什么参加培训、如何参加培训的认识还很不到位,非主动非自发的学习,培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加强和改进福建省高校“青马工程”建设思考
(一)强化校级设计,构建全覆盖型对象选拔机制
高校“青马工程”作为一项伟大而系统的战略工程、铸魂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仅靠校级院级团委的力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是共青团省委、市委、高校党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实施“青马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党建”工作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要把握好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前沿阵地,引导学生先明先知何为“青马工程”,使学生形成对于“青马工程”正确的先知认识。二是校内各部门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校外密切联系兄弟院校、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部门。共、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持续有效供给。三是将研究生群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选拔与培养提上日程。研究生群体研究功底深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培养过程中更要重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充分调动该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象应当广泛,除学生干部外,还应包括专业成绩优秀、社会实践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选拔机制采取“一般培养”与“精英塑造”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面、以面成片,这种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突出重点,且兼顾了一般学生。通过他们不遗余力地发挥影响,带给更多学生积极的影响,使“青马工程”在学生中奠定深厚的基础,坚定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与科学信念,最终在全校形成良好风气。
(二)灵活培养模式,探索师生协同发展道路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有待增强,用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青年,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任务尤为紧迫”。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优秀学生,并通过他们良好的表现,带给更多学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奠定深厚的学生基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不是生硬的灌输,而要成为体验式、参与式与感悟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一直是我省“青马工程”的重要经验。青年学生呼唤时代,追赶时代,他们所关注的是未来现实的生存状态和职业发展的前景,更需要实用价值的知识和成果,迫切希望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摆脱思想困惑。所以,培训内容要体现出时代性和生命力,建立与各类学生个性特点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培训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培养目标的个性化需求。要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辐射青年学生,线上线下动态结合,抓住线上“虚拟现实”空间环境的教育刻不容缓。当前,省内只有闽南师范大学在青马培育工程当中,一定程度上引入新媒体,使网络宣传引导培育工作真正活了起来。另一方面,严格“青马工程”教师准入制度,配齐配强师资队伍,贯穿并无缝衔接“青马工程”培养始终。前期,由于聘任专家学者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且没有相应的教师激励和考核政策,使其对于“青马工程”培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5]。此外,根植于本地本校的文化历史资源,构建地区型特色型教材体系。质量是教材的生命,要充分论述,反复研讨。探索“理论培训”与“社会实践”的新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三)完善考核体制,锻造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队伍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青马工程”要切实加强后续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培养方式,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帮助。一方面,要构建完善一体化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保障“青马工程”秩序化、规范化开展的必要前提,是“青马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聚焦培养过程的具体细节,扩展评价的内容和项目,例如关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联系普通学生的情况如何等等,确保将考核细化到培养过程每一部分并可量化操作。鼓励第三方教师参与考核评定,以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培养成果。为结业的学员建立人才成长库,由专人长期跟踪其成长发展过程,做好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对不合格学员要及时成立师徒帮扶体制,持续强化培养。另一方面,要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第一步是意识先行,其次才是具体方法的运用。大学生或对于“青马工程”一知半解或对“青马工程”没有正确认识,根源在于没有真正了解。校院两级团委及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要做好“青马工程”的宣传阐释工作,既要高瞻远瞩,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予以阐释,又要注重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从细从小向学生阐释。切实提升“青马工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具体方法方面,定期邀请优秀青马学员回归进行经验分享,建立合理的青马学员反馈机制为培养模式以提供新参考,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灵活组合培训内容形成多元化培养方案等,共同绘制高校“青马工程”锻造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队伍“大图景”。
时代正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当代社会思潮之变,媒体融合之势,青年话语形式与内容之新这些变化着的内容入手,顺势而为,呼应青年需求,引导健康成长。说到底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问题。在“变”与“不变”中明确目标,保持初心,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弥补不足、改革探索,才能切实增强“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