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

2021-12-29王梅董宝兰

南方论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幸福观异化马克思

王梅 董宝兰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了更加全面多元多样的需要,人们在追求客观性的生活需求基础上更加重视幸福感等主观性的体验,因此,“幸福”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量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这也成为人们衡量“幸福感”的参照标准之一。

然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信息社会的高度发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等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幸福危机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找不到通往幸福之路的光明路径,甚至偏离或背离寻找幸福的方向,走向幸福的反面,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显然,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关注当前社会存在的幸福问题,并构建适合新时代的幸福观,这不仅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有利于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马克思的幸福观在合理吸收前人幸福思想的基础上,获得了自我发展,具有全面性、实践性、批判性等特征,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幸福危机和构建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维度,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旺盛生命力。

一、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

马克思出生于宗教氛围浓厚的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青年时期受到了家庭宗教信仰的影响,以及当时一度盛行的自由主义、思想启蒙、人道主义思想的感染,于1830年10月进入了以自由派传统著称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在中学毕业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职业选择的论述,阐释了其有关幸福的思想,这是之后其幸福观形成的起点。他对“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展开了思考:“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1]。”他认为真正的幸福是通过自己选择的职业发挥出自身价值,得到一种自我肯定的成就感并获得内心的富足,在将个人能力和自身热情融入工作中时,不仅仅是获得了个人精神和物质上的收获,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和大多数人的幸福创造贡献了一份力量。一个满腔热血的青年人自此走上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道路,但是马克思此时的幸福观还带有对于神性的浓重崇拜,他认为人面对职业而做出的选择不完全是基于个人意志的自主性选择,而是受到了神的启示和指引。同时,对于幸福的具体内涵也尚未进行深刻而具体的阐述,属于理想主义的幸福思想,因而还处于萌芽阶段。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通过深入研究伊壁鸠鲁哲学,受到了其原子偏斜理论的启示,将这种自然方面的偶然性规律创造性地应用于对人类幸福的思考当中。他认为,这种必然性如同专制制度下麻木无个性的人,偶然性如同摆脱异己力量束缚的现实的人的自我意识。因此,他进一步指出,摆脱束缚,获得自由是实现真正幸福的必由之路。论文通过对二者自然哲学的比较,深刻揭示了偶然性与必然性,将这种思考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受到内部和外部条件束缚的人身上,意识到专制制度对人的压迫。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的人无自由可言,幸福更是触不可及,这也意味着马克思对人的自由意识有了关注。这一时期进一步展示马克思了对于人类自由和幸福的思考,开始超越精神层面,转而从现实层面并结合辩证思想思考人类自由和幸福。马克思的幸福观在大学期间有了进一步的升华,但仍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形成。

(二)形成阶段

1842年马克思加入《莱茵报》,并担任该报主编,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大量的社会事实和政治斗争实践。在林木盗窃法案后,他开始意识到国家和法背后的神秘操控力量,即物质利益,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市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他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国家和法律的书籍,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论述过程中,马克思对幸福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的精神范畴,现实幸福的最初萌芽在其脑海中逐渐清晰。他跳出了唯心主义的界限,从现实的社会出发去研究市民社会的现实幸福,为探索实现真正幸福的路径奠定了基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宗教进行了批判,更加关注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进而批判现实的世界。同时,文章中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此岸幸福,认为幸福存在于尘世之中,而无产阶级是带领人们寻找幸福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与幸福的领路人,无产阶级革命则是拭去掩于幸福之上的尘土的有力武器。为了进一步探究市民社会到底是什么,马克思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为找到阻碍实现幸福的力量奠定了基础。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现实,找到了阻碍幸福的力量,即异化劳动,由此对劳动异化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幸福的异化与复位。他指出,只有将人从异化中解救出来,才能真正地获得幸福,人的类本质才能复归。至此,马克思的哲学体系已将初步形成,并且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的幸福观也开始走向成熟。

(三)成熟阶段

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改变人受到异己力量抑制而得不到自由发展的悲惨状况,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改善工人阶级糟糕的生存状况,指导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应运而生。马克思看到了实现幸福的依靠力量,即无产阶级的力量。因而,他指出我们要紧紧地依靠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与途径,坚持正确思想的引领,才能从异己力量和多重压迫的现实中挣脱,从而看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曙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着重阐述了实现幸福的社会因素与现实途径。自由与解放是获得幸福的支撑条件,是现实的人真正得到发展的表现;人从异化中彻底解放出来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消除人的异化是实现幸福的内在要求。异化束缚了人的发展,是人获得幸福的阻碍,要想消除异化的影响就必须找到异化的产生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其存在和获得发展的肥沃土壤,只有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这一土壤,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异化对人发展的影响,从而开出自由的花朵。同时,现实中的人要想获得幸福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奋斗去创造和享有幸福。马克思的幸福观在《共产党宣言》中进行了全面、辩证的阐述,对实现幸福的路径的探索从天国回到了人间,进入了成熟阶段。

二、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幸福观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视为幸福的主体,将劳动实践视为实现真正且长久幸福的必然选择,其致力于打破内在及外在条件的束缚,并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最终的价值追求。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幸福的旨归

马克思的幸福观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真正幸福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正且长久的幸福一定是在自由且全面发展的状态下实现的。所谓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现实中的人在体力和智力等各方面能力都获得充分发展,同时不受内在和外在条件的束缚,根据自己的意愿及社会的需求自由的展现和运用自身才能。

人对自由与发展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本质上是相契合的,人在摆脱和超越各种异己力量束缚的同时也是在打破各种抑制幸福的枷锁,从而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自然需要的满足要依赖于满足社会需要来实现,社会需要的实现离不开实践活动基础上人的社会关系。人在人际关系、自身能力、人的个性、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获得真正幸福的前提条件。同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它反映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共同体中的人是自由的,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志向和喜好选择生活的方式,同时其又是全面发展的,不受任何异己力量的操控,自身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个人幸福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同时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也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幸福实现。

(二)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

劳动实践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获得长久幸福的源泉。宗教里的幸福不是幸福,只是精神的麻醉。幸福不是空想出来的,空想之后的幸福只是一时的快乐,或者是自我的精神胜利,唯有劳动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马克思突破了逻辑在先的先验主义思维方式,把对于幸福的思考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上,注重从现实生活出发探寻幸福,对于幸福的思考和定义不再单纯只是一种短暂的情感体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把对于幸福的理论思考与人们的现实需要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幸福无疑是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而需要的满足必然要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来实现。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人的价值的实现、社会的运转、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劳动实践,幸福地创造更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呈现的。劳动是为满足人类自身需要而必经的环节,人类在劳动中获得社会经验和提高自身的生存技能,不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了人类维持生命体征所需的自然需要,同时,劳动的过程发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也满足了人类的社会需要。马克思的幸福观是立足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基本途径。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在共产主义阶段,物质生活的充裕使人们的关注点有所改变,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一变化使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趋于统一。同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异化现象也将被消除,其关系达到高度和谐的状态。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为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进而满足人们的自然需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追求、创造、获得、享受幸福的理想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在此背景下,社会分工是异化产生的根源。这种支配人类生产生活的异己力量使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只体会到了为维持生存而不得不劳动的艰辛与无奈,却无暇顾及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人自身才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带来的愉悦,所以对幸福的体验更是无从谈起。共产主义社会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3]”。可见,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选择不再受到各种外部条件的限制,而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遵从自己的内心,社会生产不再是盲目逐利性的,人们也不再受旧时分工的限制从事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工作,进而导致各种异化现象阻碍人们幸福的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人们可以按照自身心愿选择任何岗位,人的发展不再受到内部和外部条件的限制,这为获得真正的幸福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马克思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幸福观通过对人的价值等复杂关系的分析,剖析了造成人不幸福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指引人们找到幸福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幸福观误区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丰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加深对此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个人和社会实现幸福提供了指导,进而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建设幸福中国的进程。

(一)对个人获得幸福的指导意义

1.走出当前幸福观误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幸福的不同理解甚至是偏差,将幸福赋予庸俗化、金钱化的意蕴等,这种幸福观割裂了创造与享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只片面地强调了其中一方面,与马克思的幸福观不相符。同时,信息社会的高度发达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等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找不到通往幸福之路的光明路径,甚至偏离或背离寻找幸福的方向,走向幸福的反面,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因此,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的幸福观有利于我们走出当前对幸福观理解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马克思的幸福观为人们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得失提供了遵循。只有将对幸福的理解提升到社会层面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仅仅将幸福局限在个人层面是不完满的。人不是单一的、抽象的,因为不论何时人都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脱离社会谈论人是毫无意义的。经济繁荣为个人幸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稳定为个人幸福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文化昌盛为个人幸福地实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社会安宁为个人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完善的社会条件,生态和谐为个人幸福地实现提供了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可见个人幸福地实现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忽视社会幸福的个人幸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应当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如果因片面追求个人幸福而做出有损社会的行为,最终个人幸福也将不复存在。

马克思的幸福观为平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指导。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丰富精神世界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虽然人们追求幸福的第一步是要先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也就是先追求物质上的幸福,但仅仅将物质利益视为幸福的象征,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乐是不可取的。物质财富难以填补精神与心灵上的空洞,获得的幸福也是极为短暂的,而且不是真正的幸福。同样,只片面追求精神层面的快乐也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4]。”真正的幸福是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注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在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中获得的。

2.积极投身于劳动实践,在创造中获得真正幸福

马克思的幸福观让我们看到了获得幸福必须要进行劳动实践,在以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自身能力为目的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和享受幸福。马克思的幸福观注重劳动实践在创造幸福中的作用。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可以锻炼自身意志,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个人奉献与服务社会的过程是实现真正幸福的有效途径。个人价值只有放到社会中才能很好地体现和实现,否则个人价值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马克思的幸福观将奉献和服务人类社会作为最高目标。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是奉献与服务社会的有效和理想途径,然而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少人追名逐利,只讲求个人利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完全被眼前的金钱荣誉所迷惑而意志动摇失去初心和方向,这样是难以获得幸福的。一个人若能将自身才能在劳动实践中发挥出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幸福,那么对于他自身而言也将获得幸福。

(二)对社会实现幸福的指导意义

1.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打造幸福民生创造充分条件

幸福的社会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只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与环境的矛盾问题以及思想观念问题,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国门开放一方面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以引进,另一方面也使得西方社会中的负面的价值思想混入,其中不乏一些影响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的将幸福庸俗化、金钱化的不利因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对于社会建立起正确的幸福观尤为重要,因为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思想是行为的前奏,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着力加强文化建设,这是由我国发展的现实所决定的,从思想文化方面推动我国加快发展,是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社会幸福的重要推动力。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生态建设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最广大人民中汲取营养,从社会实践中探索真知,不忘初心和使命,处处都体现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生态环境保护与实现人民幸福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立足于人民,目标指向也必然是使生态文明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人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因此人民群众也必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是口号,必须落实到实践上,这样才能为打造幸福民生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条件。

2.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设幸福中国

马克思的幸福观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人作为实现和享受幸福的主体,通过劳动实践不断发挥人的价值,在提升自我和奉献社会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前社会,人们除了对基本生活需求的追求外,更加重视对幸福感主观性的体验,然而在我国的发展现实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所以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鼓励创新。发展是为了人民能享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加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和谐正能量的社会以及更加清新宜居的生态环境。马克思的幸福观深刻体现了这一点,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人民如何成为幸福的主体,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要致力于在建设怎样一个社会来保障人能够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展开的。这为我们当前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遵循,有利于实现社会幸福。政府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加强社会公共秩序的管理,为人民提供文明有序的公共环境。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幸福地实现离不开美好的生态环境,全面小康社会也需要生态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和价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根本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趋势,顺应对实现社会幸福的追求。

马克思的幸福观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发展的时期,从社会现实出发,透过表面人们深受苦难折磨现象看到了造成这种不幸福的根源,并从现实的人出发对实现幸福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马克思明确了幸福的主体、旨归及其实现途径,为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导向。正确的研究马克思的幸福观,不仅有利于丰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前人们追求幸福过程中的产生的迷茫问题,促进社会积极向上氛围的形成,对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幸福危机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幸福观异化马克思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