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崇明区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9任节红朱小兵陈彩霞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崇明农技果农

崔 玉 芦 艳 任节红 朱小兵 陈彩霞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2150)

果树种植具有经济、绿化双效益,且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大,这对推进上海市崇明区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符合崇明生态岛定位,是崇明区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促进崇明区果品质量安全及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崇明区农业农村委联合区农技中心、乡镇农技中心,通过农技推广服务、农民培训宣传及消费者需求引导等方式,大力推行果树绿色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过限额补贴(绿色认证的经营主体每667 m2绿色农药补贴限额为260元,非绿色认证的经营主体每667 m2补贴限额为208元)和引导果农选购政府推荐目录中的绿色农药及绿色防控产品,2020年崇明区林果绿色农药使用覆盖率达100%,共计4 333.33 hm2,林果经营主体的绿色食品认证率达90%[1];生产规模在6.67 hm2以上的果树种植合作社已普遍采用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果实套袋技术等,技术实施面积占崇明区果树种植总面积的48%以上。

然而,根据崇明区农药管控系统对黄板、性诱剂等绿色防控产品的采购数量统计发现,崇明区理化诱控产品的使用面积不足果树种植总面积的1%,果农对绿色产品认证的认识还仅停留在农药管控层面,对理化诱控技术、天敌与生态调控技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不够,再加上绿色生产技术成本过高等问题,影响了果树绿色生产技术在崇明区的推广,制约了崇明区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笔者拟对崇明区果树绿色生产技术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崇明区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崇明区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绿色生产技术成本高,经济效益提升空间不足

在果树生产中,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见效快、成本低,是广大果农在生产中的常用选择,这虽然不利于果树绿色生产,且经济效益不高,但绿色生产技术的成本高,且在崇明区绿色果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错位的现象,造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仅停留在采用绿色农药防治层面,制约了生物、物理等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2020年崇明区“宫川”柑橘生产为例,对其“两无化”生产(即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和常规生产(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成本和产值进行了统计。由表1可知,“两无化”生产的每667 m2农药成本和肥料成本分别为1 300、1 990元,合计每667 m2生产成本比常规生产高2 190元(“两无化”生产中柑橘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且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农药和肥料成本较高,最终导致生产总成本增加)。而目前,崇明区大多数果园是家庭承包模式,经营范围较小,生产设施投入低,且销售方式以统货批发为主[2],在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若没有较好的果品销售方式,经济效益会出现不增反减的现象。因此,推广果树绿色生产技术需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需兼顾果农的经济效益。

表1 2020年崇明区“宫川”柑橘不同生产模式下的成本及产值

1.2 技术使用不规范,缺乏相关技术标准

果树绿色生产是通过各项绿色生产技术综合效用的发挥,降低果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生态安全,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目前,部分果树绿色生产技术在崇明区已有一定的示范应用,但技术使用并不规范,且缺乏相应的使用标准。例如,对于黄板的使用,尚未明确使用时间和使用量,导致部分农户全年悬挂黄板,这就对天敌也产生了较大的杀伤;在有机肥施用方案中,没有说明追肥的配套方案,导致很多农户认为有机肥施用量越多越好(实际上,不同肥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施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施肥效果[3])。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方案缺乏定量技术标准,不仅会影响技术推广质量,还会降低果农的满意度,从而使果农丧失应用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积极性。

1.3 果农素质普遍较低,受培训的机会较少

崇明区的果农主要是当地农民,他们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未受过专业的果树种植技术培训,主要靠经验种植,且很难接受果树种植的新技术和新成果[4],这些都影响了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相关部门虽然组织了各种技术培训,但培训对象主要是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普通果农和生产规模较小的果树合作社从业人员很难有机会接受培训,从而导致他们对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认知较少。

1.4 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性不高,入户指导效果欠佳

目前,崇明区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知识更新周期长,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尤其是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再加上技术实践能力不足,在入户指导时大多只注重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入户指导效果欠佳。

1.5 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推广资金

目前,崇明区果树种植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很多基层部门的任务繁杂,且对果树绿色生产技术工作缺乏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导致很难有序、有效地做好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同时,崇明区对果树种植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够,在资金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引进、示范、试验、推广等工作很难顺利推进。

2 进一步促进崇明区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

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是一项有利于生态安全、果品安全的农业技术,有助于推动崇明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崇明区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需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制定出更有效的补贴政策;需技术部门和科研单位完善相关基础技术研究,制定出让农户“看得懂,用得来”的技术规程;需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促使果农转变生产经营理念。

2.1 扩大补贴范围

政府部门应扩大果树绿色生产技术中的生产投入品补贴范围。例如,增加对防鸟网、性诱剂、天敌等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中投入品的补贴,并提高原有的农资补贴金额,降低果农使用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生产成本,以此引导更多的果树种植户使用绿色生产方式[5]。

2.2 提升果品销售的经济效益

对于采用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生产出的果品,相关部门应搭建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打通果树销售“最后一公里”,让“两无化”、绿色认证等标志服务于果品,探索果品品牌建设道路,从而全面提升崇明区果品的经济效益,以巩固好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成果。

2.3 制定及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要求技术推广部门承担起果树绿色生产技术大田应用的持续性研究和数据收集工作,例如,果树绿色施肥技术方案研究、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推广数据[6]等,以便相关部门制定出符合当地实情、可操作性较强的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标准,方便基层种植人员推广应用。

2.4 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具体措施为:(1)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在开展培训时,应基于果农需求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并增加实训课程指导,以提高果农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借助多媒体平台,探索多样化的授课形式。(2)发挥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与技术部门合作,积极组织果农参观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利用实质性的成果进行讲解,增加果农对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认识。(3)增加有质量的入户指导次数。有关研究指出,技术指导频次越多,果农对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了解程度越高,技术实施的可能性越大[7]。因此,技术人员要深入基层,畅通信息渠道,增加有质量的入户指导次数,补足果农受培训的缺失,并以果农能接受的形式,及时解决果农对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疑虑。

2.5 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切实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关部门应做好人才培养计划。例如,要立足实际需求,加强对农技人员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让其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技术动态,了解最前沿的产业发展现状;同时,可开展技能比拼活动,以考核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此外,要鼓励农技人员深入生产基地锻炼,将知识转换成技能,从而保障果农开展果树绿色生产。

2.6 完善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体系

具体措施为:(1)崇明区相关政府部门应设立技术推广专项资金,保障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完善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内容,并制定出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的可行性方案,按计划分工有序推进果树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工作。(3)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部门可与基础较好的果农长期共建实验基地,以持续收集果树绿色生产技术的各项实验数据,从而完善果树绿色生产技术。

猜你喜欢

崇明农技果农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富士苹果 哪些品种受果农欢迎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My diet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