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

2021-12-29罗美香

保健文汇 2021年7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母乳喂养

文 /罗美香

新生儿黄疸为出生后至28d内发生的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为其主要发病机制,患儿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现象,属于新生儿科十分常见的病症类型[1]。临床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以及病理性两大类,前者无须治疗即可以在数天时间内自然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需要予以积极的对症处理以降低胆红素浓度过高给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的损伤[2]。优质护理干预是一种贯彻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理念,通过夯实基础护理,深化护理内涵的护理模式[3]。将其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是否能够促使其获益最大化,尚需研究证实。故本研究对此展开深入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入的1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以及优质组各56例。常规组中男30例、女26例;胎龄:37周~41+6周,平均胎龄(39.33±1.00)周;日龄:4d~27d,平均日龄(13.25±1.35)d。1min Apgar评分:7分~9分,平均1min Apgar评分(8.50±0.50)分。优质组中男28例、女28例;胎龄:37周~41+5周,平均胎龄(39.28±1.02)周;日龄:7d~27d,平均日龄(7.40±1.28)d;1min Apgar评分:7分~10分,平均1min Apgar评分(8.75±0.75)分。纳入标准:(1)满足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且日龄≤28d、胎龄≥37周;(2)临床资料完整,无影响本研究的缺失项者。排除标准:(1)生理性黄疸;(2)合并未经控制的感染、先天畸形者;(3)合并肝肾功能衰竭者。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一般资料间数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完善常规检查、口腔清理、脐部处理、臀部清洁、症状护理(蓝光疗法、换血疗法)、用药护理、喂养护理。

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同常规组。新生儿抚触时采取先俯后仰的抚触顺序,具体顺序为背部、前额、下颌、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抚触时力度以患儿耐受,不会引起其哭闹为宜,每天1次,每次30min。在病房或者是营造的“鸟巢”内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曲目,促使其顺利入眠,具体曲目包括《花仙子的花篮》《小夜曲》《蓝色多瑙河》等。在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帮助下早期游泳,水温设定在38℃、室内温度28℃,选取适宜的颈部游泳圈,于患儿脐部贴好防水贴后置入水中,轻轻舒展患儿的四肢让患儿在泳池中自主游动,每次游泳时间15min左右,每天1次。结束后利用干净毛巾仔细擦拭患儿全身,保持脐部清洁。在每天固定时间段做好全身消毒后允许患儿家长探视并搂抱患儿,耐心讲解护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黄疸消退情况等信息,打消患儿家长存在的焦躁心理和情绪。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交流,利用发放宣传手册、关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传授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新生儿照护技巧,重点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鼓励有条件的患儿尽可能采取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选取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体质量、胆红素水平、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率为观察指标。护理满意程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率调查表评定,85分及以上为满意、60分~84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以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以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优质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表1 两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组别 黄疸消失时间(d)第一次排胎便时间(h)胎便转黄时间(h)优质组(n=56) 8.25±1.15 4.20±0.55 26.88±3.32常规组(n=56) 12.70±1.20 6.95±0.40 37.29±3.51 t 3.575 3.467 8.882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率比较

优质组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率比较[n(%)]

2.3 两组干预前后黄疸指数、体质量、胆红素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黄疸指数、体质量、胆红素水平数值相当,干预后均较本组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质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黄疸指数、体质量、胆红素水平比较()

表3 两组干预前后黄疸指数、体质量、胆红素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较,*P<0.05。

组别 黄疸指数(mg/dl) 体质量(g) 胆红素水平(μmol/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优质组(n=56) 15.33±1.01 1.87±0.23* 3233.54±85.77 4487.97±77.64* 189.89±4.32 33.32±2.59*常规组(n=56) 15.30±1.00 3.59±0.25* 3240.67±82.59 4169.92±78.68* 190.21±5.49 40.67±3.23*t 0.159 3.088 0.539 33.359 0.398 7.474 P 0.844 0.021 0.478 0.000 0.620 0.000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并不会给患儿身心发育以及后天成长带来不良影响,但病理性黄疸却与之截然不同,不仅会诱发胆红素脑病而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即便是经过对症治疗后幸存也会因神经系统受损而终生致残[4]。除了积极的对症治疗外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对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中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相比较,优质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优质组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率亦大于常规组,由此结果提示: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儿从中获益最大化。总结原因如下:优质护理干预充分遵循现代医学发展理念,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将多种在临床中已经成熟的技术,如:新生儿抚触、音乐疗法、新生儿游泳等融合应用,从多方面强化新生儿黄疸患儿机体发育,缩短黄疸消失时间[6]。除此之外接受对症治疗的患儿多为病理性,出于对临床疗效以及患儿后天成长的担忧,使得患儿家属普遍背负了沉重的身心负担[7]。优质护理干预将护理对象进一步扩大,由患儿自身拓展至患儿家属,通过强化健康教育促使患儿家属掌握更多的知识,共同为其成长保驾护航,由此缓和了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但本研究亦指出,要想在今后新生儿黄疸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就需要定期开展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传授新生儿科新技术、新理念,以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为患儿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8]。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缓解当前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具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母乳喂养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