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市县域旅游发展定位分析

2021-12-29

当代旅游 2021年34期
关键词:汉中市汉中资源

赵 娟 杨 涛

1.汉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2.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引言

汉中市曾是秦巴山地集中贫困带,除中心城区汉台区,其余皆是贫困县区:南郑区、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汉中市结合自然山水资源特色和“两汉三国”历史文化,以旅游为切入点,开展“旅游扶贫”行动,截至2019年底,所有贫困县摘掉贫困帽。以旅游发展带动关联产业是可行之路。文章通过对各县区基本条件、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旅游收入进行比较,为各县区的旅游特色定位,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一 各县区基础条件的比较

汉中市南北有秦巴山地,中间是盆地,有横贯东西的汉江水系和纵横南北的嘉陵江水系。十一个县区的地形、资源、区位、行政区划面积、耕地面积、常住人口等条件不尽相同(见图1)。在发展旅游时,如何找准自身特色,因地制宜,避免雷同,打出招牌;又能纳入到全域旅游系统中,形成联动机制。

图1 汉中市各县区基本条件的比较

二 各县区区位条件的比较

2007年西(西安)汉(汉中)高速公路率先贯通,它是我国南北纵线京昆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秦巴天堑变通途。2011年12月,十(十堰)天(天水)高速公路陕西境全线通车。2021年宝(宝鸡)汉(汉中)高速建成通车,它是我国南北纵线银昆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西(西安)汉(汉中)高铁通车,途经汉中市的佛坪、洋县、城固、汉台区、宁强。至此,汉中各县有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区联通,出行更加便捷。并促进了留坝—宝鸡市,南郑—巴中市,西乡—安康市,宁强—广元市,佛坪—西安市的联系,促进这些县区纳入到更大的旅游市场中(见图2)。西乡、镇巴、略阳和留坝的交通可选择性少,而且略阳、镇巴距离城区远。因此,略阳、镇巴与其他县区比较,交通依然是制约因素。佛坪距离汉中市区较远,但是临近西安,有西汉高铁联通,区位条件较好[1]。

图2 各县交通情况统计

三 各县区旅游资源的比较

截至2018年底,汉中有国家A级及以上景区26个,其中4A级11个,3A级13个,2A级2个;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5个;森林公园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5个;文物保护单位共103个,其中国家级19个,省级84个;旅游示范村25个;文化旅游名镇6个。通过对专家咨询,给不同等级的资源赋分:国家5A—A级景区分值为6,4,3,2,1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均为6分,省级的均为3分;旅游示范村、文化旅游名镇均为1分。各县区资源得分差距明显(见图3)。资源主要类型有山地自然风光,文物遗迹,农业观光、古镇村落。资源类型丰富,数量较多,丰富了旅游内容;但是分布分散,等级不高,品牌不响亮,吸引力不强[2]。

图3 各县旅游资源分布

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勉县、洋县由于农业基础好,人口集中,因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较多,如汉台区的古汉台,城固的张骞墓、勉县的武侯祠。西乡、宁强、镇巴处在大巴山间,佛坪、留坝、略阳处在秦岭山间,因此山地风光显著,自然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较多。又得益于水系而形成古镇,如洋县的华阳古镇、宁强的青木川古镇。红军革命根据地现已成为红色教育旅游地,普遍存在于山区。各县区还有独特资源,比如勉县的温泉;西乡的樱桃、茶叶;洋县的朱鹮、金丝猴;宁强的羌族文化;略阳的氐羌遗风文化;镇巴的溶洞、天坑、苗族风情;留坝的高山草甸;佛坪的大熊猫。汉中从地域角度看,有开展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以旅游改善各县区当地的生活环境[3]。

四 各县区旅游收入的比较

人均旅游收入及其占人均收入的百分比可以反映旅游对经济的贡献,也可以比较出旅游发展的差异(见表1)。留坝、佛坪的人均旅游收入排名第一、第二,说明旅游发展相对成熟,对经济贡献率大。汉台区、南郑区、勉县、洋县的旅游收入所占百分比几乎相等,发展较好,平分秋色。城固、西乡的山地旅游资源较少,发展不充分,宣传不足;宁强的旅游资源开发得早,品牌响亮,但内容单一,更新不足,因此旅游收入所占百分比较低。略阳、镇巴排名最后,旅游才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实现旅游对经济的带动(见表1)[4]。

表1 2019年人均旅游收入及其占人均收入的百分比

表2 汉中市各县区旅游发展定位建议

五 结语

伴随旅游常态化,以及向休闲、生态、养生、文化的转变,汉中市旅游特色与市场需求是吻合的。前述的比较分析反映了各县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考虑汉中市游客市场主要在陕西省和邻近省份,今后汉中县区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对外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多种资源整合,打出招牌旅游项目,借助与西安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吸引更多省份及境外游客;对内利用资源多样、分布分散的特点,重视对当地居民旅游市场的开发,以旅游建设改善环境,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产业融合方面,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生态、生活和生产的持续发展;教学、教研、康养基地与旅游相结合,增长逗留时间[5]。对这些旅游资源合理搭配,优化旅游线路,实现汉中市内的联动和与周边宝鸡、安康、西安、四川广元市、甘肃陇南市的区间合作,融入大区域的旅游网络中,期待汉中旅游的长足发展[6]。对各县区发展提出定位建议(见表2)。

猜你喜欢

汉中市汉中资源
汉中姑娘
王宗山与“汉中密约”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创新|汉中乡镇改革试验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我给资源分分类
手指间的藤编 手心里的村民——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党支部书记徐厚明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