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不应改变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误导儿童
2021-12-28龙泽巨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1年11期
龙泽巨
最近给三岁的外孙女讲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丛书之《不做小红帽》,讲到结尾处就讲不下去了。
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让·克拉维里。故事讲述小女孩小红帽受妈妈委托,去给外婆送比萨和番茄酱,经过狼先生开办的汽车回收场时,玩心驱使她玩了一会儿,又把给外婆送食品事由及外婆住址无意中告诉了狼先生,狼先生抢先跑到了她外婆家把她外婆吃掉了,稍后又把赶来的小红帽吃掉了。小红帽的母亲眼见天黑了女儿还未归家,携斧子赶到外婆家,责令狼先生吐出了吃进去的外婆和小女孩,她们居然还活着,而且身体未受损伤,而狼先生从此居然“改行了,而且只吃比萨”。
一直以来,千家万户给小孩灌输的观念是“狼都是吃人的,人被狼吃了就死了、没有了”。这也是狼的本质属性的表述,我给外孙女讲的《不做小红帽》故事,居然人被狼吃了还可以被吐出来而且居然还活着。外孙女提问了:“人给狼吃了不会死吗?”她由此认为人给狼吃了也没关系,因为可以吐出来而且仍然活着。
这种改变事物本质属性的故事,动机可能是为了宣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但会导致孩子们对食肉动物如狼、豹、虎、狮的吃人本質缺乏警惕,在动物园就会做出危险的行为,在野外遇到这些吃人动物就会不知回避。近年来,传媒就报道过小孩溜进动物园被狮、虎笼给吃掉的故事。希望出版机构不再出版这类儿童读物,以免误导儿童,因为人都被吃人动物吃掉了,哪还有什么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