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如何适应新高考
2021-12-28刘银环
刘银环
[摘 要]2014年,随着高考改革新号角的吹响,浙江、上海等地率先实施新高考制度。农村高中更应该积极应对改革,及时了解最新动态,把握高考改革新变化,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等相关文件,加强信息交流,因材施教,以适应新高考。
[关键词]新高考;新方向;课程标准;信息化交流;因材施教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东、天津等省市实施了新高考,其特点是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1+2”模式。高考制度引领着国家的教育发展方向。教师应该积极观察高考动态,对考察内容和要求进行认真思考,并反复研究。另外,对中国教育部的相关指令文件进行认真研读,明确文件的指向性,及时把握新动态、新变化,以灵活应对。农村高中更要突破地理位置等条件限制,配置信息化的校园硬件设施,并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农村高中教学的水平,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潜心研读相关文件,把握高考新动向
新高考制度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方法与考试制度更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需求,已成为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积极关注教育部文件,如课程标准等,把握高考改革新动态。
(一)关注教育部文件,学习其他学校改革经验
教育部对全国的教育事项做出了许多规定,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及时关注教育部的各项文件。尤其作为农村高中,更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文件内容。如教育改革之后,语文、英语、数学成为最重要的学科,语文则更加凸显,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更加偏重“文”。另外,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这一系列的文件需要基层领导和教师时刻关注,并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作为还没有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应该积极向其他已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学习经验,取其长处,避免其相关问题的再次发生。还要结合自己省份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
(二)研读学科课程标准,获取教学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课程的理解有所不同,过去强调课程的工具性特征,现在注重课程的工具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的统一。比如,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四个方面,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规定了18个任务群的学习等。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不透彻,对其考察的知识点挖掘不深,重难点把握不准,将出现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要精研新课标。
首先,认真研读课标设置的学科课程性质和特点,教学时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注重课标的相关教学建议,进行科学教学。最后,还应关注其评价建议内容,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能给予不同的评价。对课标的整体要求和具体建议进行认真思考,仔细研读,熟知课标内容,并指导实际教学。
二、加强信息化交流,构建智慧校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涌现出大量的信息资料,方便人们查找。但是,这些资料在帮助人们学习的同时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和麻烦。面对众多的信息,人们需要花费时间去筛选有用信息,避免无用信息。尤其是学生,他们挑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弱,面对这些无用信息会增加人们的焦虑感,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可见,这个时代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至关重要。
(一)注重信息技术学习,整合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变化。农村高中要配备高质量信息教学设施,整合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有效利用校内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外课程资源,将其二者有机整合。如积极利用校内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经历、生活经验等资源,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指导,以及其他的课程资源。据此,也要学会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外资源,如课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积累,多观察、多学习,能够在不同语境中解释词语。
同时,“教师在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中接触课程资源尤其是信息化课程资源不多,对课程资源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材等纸质资源层面”,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多使用信息化资源。
(二)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自身能力
科技迅速发展,全球步入信息时代,与之相关的各类信息更是不计其数。但是,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相同的,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有效信息是至关重要的,选取什么样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新时代的教师和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则显得更加重要。教师要及时获取相关变化信息,正确指导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其实学生学习过程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也可以认为学生學习过程是一个信息转化的过程。
总之,农村高中要建立科学合理、健全的智慧化教学管理制度,给师生带来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和更优质的校园服务。在完善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努力顺应高考的新变化。
三、关注真实学情,进行因材施教
一切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学方法的有效探索都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困难之上,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基础以及面临的学习困难,采取适宜的方法等。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取得进步,促使其长远发展。班级授课制在我国的普遍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但是,教师仍需努力,尊重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教学。
(一)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在深入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掌握其倡导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据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创新、挖掘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另外,教师要熟知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班级内的学习,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发挥集体的作用。这样可以借鉴每一名学生的优点,弥补个体劣势,个体快速成长的基础上,促使其全面健康成长。同时,各学校之间要加强联系,组织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对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积极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考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高考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设内容知识面广,多角度选取考题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考题设主观试题和开放性试题,题型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有適当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考题注重对综合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综合实践能力。随着高考的改革,之后的高考内容和题型将越来越新,也越来越灵活,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具备钻研和创新精神,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扩大知识面,顺应新高考,深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三)强化信心教育和心理疏导
部分农村高中生源相对较差,学生学习信心不足一直是制约着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学生学习基础差,并不等于他们的智力差,更不等于他们的潜力小。”因此,对农村高中的学生进行疏导是很有必要。高三学生考前易出现焦虑、紧张等现象,学校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疏导活动,如举形考前主题班会,邀请心理教师做专题报告,考前心理健康知识座谈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疏导,使学生树立自信。
新高考制度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和全面革新。应对高考新变化,我们的关注和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缓慢的了解和学习过程。所以作为农村高中,更要利用好信息资源,注重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阮贤明.新高考下农村高中走班选科校本方案研究[J].考试周刊,2021(11):27-28.
[2]冯雄德.新高考背景下农村中学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9(21):52.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