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幅度理论的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2021-12-28王瑞华

科技资讯 2021年28期
关键词:老年教育开放大学课程体系

王瑞华

摘 要:需求幅度理论为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构架,该文以该理论为指导,分析国家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存在的问题,建设的意义以及服务型课程建设具备的优势,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服務型课程建设的策略,围绕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以“健康、参与、保障”为目标设计志愿服务型课程,在部分课程任务中设置志愿服务模块,以社区教育为项目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关键词:需求幅度理论   老年教育   课程体系   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Demand Range Theor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curriculum of geriatric education in ope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rvice-oriented curriculum of geriatric education i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i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service-orient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curriculum of geriatric education in national ope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the volunteer service courses are designed with the goal of "health, participation and security", and volunteer service modules are set in part of the course tasks. Community education is used as the project service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educ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Demand Range Theory; Education for the aged; Curriculum system; Open university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在教育服务导向层面要引导和开展老年志愿服务、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为其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教育支持。在课程设计层面要鼓励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重点推进计划中规划了“远程老年教育推进计划”,以开放大学为主体建设老年开放大学,开发整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以及规划了“老有所为计划行动”,即建立由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所专长的老同志组成的老年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广泛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

老年教育之父麦克拉斯基在1971年提出需求幅度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教育应满足老年人应付日常生活、表现个体、服务他人、产生影响和自我超越等五个层次的学习需求。潘冬艳(2017)[1]结合该理论框架与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魏惠娟构建的“老年教育课程四层次”模型,对国开老年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应付型、表现型、服务型、影响型、超越型课程进行了分析,其中应付型课程是老年人为了生活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或技能,如家庭保健、投资理财等;表现型课程是老年人基于兴趣爱好参加的课程,如书法绘画、娱乐健身等;服务影响型课程包括服务型课程和影响型课程;超越型课程是以满足老年人自我超越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如生命故事,生命价值等。

在需求幅度理论框架下,该研究认为,国开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应在应付型、表现型课程基础上逐步延展至服务型、影响型、超越型课程,其中服务型课程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为有志愿服务社会的老年学习者提供专业的指导,这部分人群当中包括且不局限于离退休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

1 开放大学老年教育课程发展现状

1.1 课程体系以信息化时代老年学习者应付型、表现型需求为导向

老年开放大学“银发学院”下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健康、生活、农耕、美食、综合这9个学院,开设课程主要有书法绘画、生活休闲、公民素养、文化体育、养生保健、隔代教育、投资理财、文学历史、技能学习等主题,课程资源具有信息化、共享化等特点。潘冬艳(2017)指出老年开放大学在线课程中应付型课程比例为21.6%,表现型课程比例为78.4%。应付型课程、表现型课程占比较大,服务型课程、影响型课程占比偏少,没有超越型课程,原因是由于我国老年教育“娱乐、休闲”化导向所致,以及传统文化中“安享晚年”“颐养天年”等观念存在[2]。

1.2 课程目标设定以“健康”“保障”为主,对标“参与”较为缺乏

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是学习者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获取知识、具备能力,形成态度的期待。课程目标是检验学习者学习效果、评估课程内容、评估学习成果的基本标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规定了老年教育要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所以老年教育课程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积极老龄化社会所关注的“健康、参与、保障”这3个方面。”健康指通过帮助老年人减少疾病以延长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时间。参与指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活动为家庭、社区和社会作出贡献。保障指通过支持家庭和社区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国开老年教育课程资源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指导居家适老化、社区养老指导为主,缺乏以指导“老年人服务他人”为教学目标的部分。

1.3 课程内容满足信息时代老年时期基本生活与社会的需要,缺乏个性化

老年教育课程内容服务于老年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源于老年人社会化的各种学习需求,这些内容以知识、经验、技能、态度、观念等形式存在,课程内容的设定,是根据老年教育规律、老年学习规律对各种形态的内容进行再选择、再组织、再整合的过程。国开老年教育课程内容满足了老年学习者在文化学习、养生保健、心理健康、闲暇生活、家庭理财等方面的需求,但内容同质化多,缺乏个性化。

2 开放大学建设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的意义

2.1 服务国家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发展战略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于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将进入“急速人口老龄化阶段(2022—2036年)”,老年人口数量将从2.68亿人增至4.23亿人。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人口红利减退、医疗开支增多、养老机构供不应求、老年大学报名火爆“一座难求”。

现今社会,传统家庭养老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养教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已经逐步形成。教养结合模式指的是在对老年人进行身心照料的基础上,在提供基础养老措施的基础上,注重老年人教育,实行养老与教老的结合。教养结合的实现主要通过以机构、社区、家庭、组团为主要形式的养老模式和以机构、社区、学习团体为主要形式的老年教育模式相结合,改善老年人生存环境与教育环境,达到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生命活力的目的。目前社区养老逐步成为趋势,但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大,社区服务资源有限,大多数社区只能为老年人提供基础性的扶助资源,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意愿较难实现,社区老龄事业发展的深度受到限制。因此服务型课程建设能从教育的视角鼓励老年人以居民社区为基本活动范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满足老年人服务型课程的需求,进而实现在养老服务中融入老年教育,以老年教育为立足点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现养与教的融合。

2.2 重视老年学习者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求

麦克拉斯基的需求幅度理论认为,服务型需求是人具有的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或欲望。社会中的一部分老年人有一种想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倾向,并且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与长期单独在家的老人相比,经常接触社会,参与各种活動的老人心理更加健康,身体能得到更多的锻炼,这部分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也相对较少。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老年群体比年轻群体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阅历,是开展社区活动、参与居民社区组织管理的优质人力资源,这部分资源有效地利用不仅是对老年人“服务社会”这一需求的重视,也能展现老年人社会经验丰富、乐于与人沟通的积极面向,使他们成为社会组织的有力助手。

2.3 为老年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知识与技能支持

学习专业的志愿服务技能,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志愿服务活动,是老年学习者志愿服务有效发展的必经之路,志愿服务科学与有效才能使得受助对象得到真正的帮助。每位老年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使自己的特长在志愿服务中得到有效发挥,即避免了志愿者服务热情的浪费,又使得宝贵的老年人力资源能得到有效地分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志愿服务的形式、内容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老年志愿者也意识到需要通过专业的课程学习来弥补自身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的欠缺。老年学习者是志愿服务课程学习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老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能力特质、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思想境界等设计符合学习需求的志愿服务课程活动、环节[3]。志愿服务知识学习、课程活动方式的设计应以老年人需求和能力特点为中心,让老年人更明确自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职责与技能要求。

3.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的优势

3.1 围绕学习者需求进行的课程设计,能使老年学习者提升更快

老年开放大学课程设计由课程团队围绕课程目标和教材章节,针对不同学习者进行设计。研究团队成员由课程主持教师、辅导教师、技术支持人员组成。课程团队基于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形态既有线上教学,又有面对面教学,教师在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课程平台研发,制作开发课程资源、网络平台运行等方面都有先进的技术保障。

老年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教育的特殊形式,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国家开放大学主动服务国家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战略,教学与服务围绕成人学习需求展开,国开在线课程受众面广,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学习基础,增加学习服务型课程后将使想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老年学习者得到更快的提升[4]。

3.2 国开系统优势有利于统筹优秀教师资源

老年开放大学是全国唯一可以形成线上与线下,跨省、市、区地域限制的办学实体,传统老年教育在时间、空间、对象、系统等方面的局限可以彻底跨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历经四十年的发展,锤炼出一批既有学科教学经验又具备远程教育经验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不断传承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学理念,在持续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在开放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能利用各种媒介参与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当前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的开发和运行的过程中能迅速适应信息化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环境,展现优秀教师资源的联动效应,引领优质服务型课程资源建设。

3.3 网络技术平台支持“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

老年开放大学基于国开云平台开展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由政府主导、扶持。国开互联网教育手段包括远程教育技术、大数据、云教室、直播课堂、学习网等,与传统老年大学教学模式相比,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远程教学的优势,将线上服务型课程学习与线下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达到线上学习资源与线下实践资源的联动。老年学习者既能基于学习网跨越时间、空间学习服务型课程知识,又能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社区服务中。

3.4 社区教育与开放教育的融合,提高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率

社区教育是运用本社区教育文化资源,面向本社区公民,以促进该社区居民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在经济、政治、工业、商业等各种社会活动形式与各种教育目标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教育的连续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方面都能发挥引领作用。社区教育的开展主要基于社会基层治理层面,以满足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作为目的,社区教育的对象限定于特定区域范围,对学习资源的针对性有较高的要求。在当今教育技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多层次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为渠道,以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为形式的开放教育实体上。

4  需求幅度理论理念下国开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建设的主要对策

4.1 围绕老年学习者服务社会的学习需求,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以老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导向,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担任教师,课程内容除休闲娱乐、健康保健等内容之外,包含退休准备、职业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方面,逐步推进到自我超越、回顾生命等更深层次。形成学习需求多主题、多领域、全方位的课程体系,为老年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 以“健康、参与、保障”均衡发展为目标设计服务型课程

首先,帮助老年学习者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获取社会服务知识,保持生命活力,提升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的意愿与能力。其次,以网络学习活动平台为媒介、老年大学学习活动为行动契机,增加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会,实现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度,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最后,将课程导向提升到服务、奉献层面,人生价值层面,提升课程维度。

4.3 以“积极老龄化” 为课程设计目标,设置服务型课程及内容要素

积极老龄化指老年人的健康、参与和保障达到最佳的过程,强调老年人应持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公众事务。黄燕东(2016)[5]认为在老年教育课程设计在社会层面应帮助老年人具備社会参与、经济资助、适应社会变化、人力资本再利用等能力。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应包含服务技能、志愿服务方法、志愿服务礼仪、志愿团队管理、老年人力资源等专项内容,这些内容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开设服务型专项课程,如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社会工作方法、志愿服务礼仪、助老志愿团队管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6]。另一种是在非服务型课程(如科学普及、健康教育)中嵌入志愿服务模块、任务、计划,同时通过居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例如:华锦社区“巧姐姐”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就是通过串珠艺术品教学为全职母亲和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

4.4 依托社区教育搭建社区老年人信息化志愿服务平台

社区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结合体,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开放大学是我国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基于网络教育教学系统开展远程化区域性教育教学活动,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数字化学习平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创建与整合,以社区教育为依托搭建老年人志愿服务项目平台[7]。社区是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所辖范围内居民情况最为熟悉,开放大学可以结合社区教育,支持社区逐步建立老年人志愿服务数据库,参照社区居民需求服务清单,一方面通过安排不同特质的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以解决居民需求;另一方面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与社区服务搭建信息化志愿服务平台[8]。

5 结语

老年教育服务型课程建设需要重视分析老年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特点,以需求幅度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统筹国开系统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满足老年学习者服务社会的需求,通过开发整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落实国开老年教育目标,通过构建老年人志愿服务平台促进社区老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潘冬艳.需求幅度理论视阈下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检视与构建——以国家开放大学老年开放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7(6):73-77.

[2]谢立黎,陈民强.美国老年志愿服务制度、实践与启示[J].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2(1):1-22,201.

[3]韩娟.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策略[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5(1):70-74.

[4]程仙平,张翼翔.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困境与进路[J].成人教育,2021,41(9):46-50.

[5]黄燕东.老龄教育与老年福利[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6]周康,刘建清.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老年教育经验及启示[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33(2):69-74.

[7]郑新. 老年大学教育对学员幸福感的影响及动态演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20.

[8]吴雨桐,何红,周晨.基于终身教育的老年开放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2):148-150.

猜你喜欢

老年教育开放大学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研究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
浅谈对老年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