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2021-12-28荆克迪刘宜卓安虎森

理论与现代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中国共产党

荆克迪 刘宜卓 安虎森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区域经济百年实践过程中,将生产力均衡布局、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分工协作等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中国化,在生产力布局与调试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走向成熟,形成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新时期区域平衡充分发展新理论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和全面脱贫理论。在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要坚持党对区域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回应区域发展重大关切等成功经验,推动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理论创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百年实践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3-0023-12

一、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追溯与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许多重要论述皆体现了区域经济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区域经济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作为参照并进行中国化发展,全面且深入地回顾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区域经济思想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把握与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区域经济的实践路径与逻辑演进,为指导区域高质量发展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夯实理论根基[1]。

(一)生产力平衡布局和协调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为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平衡,提出以生产力布局为主体研究内容的区域生产力平衡布局论。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分布规律展开深入阐述:在空间规模广阔的生产协作体系内,在区域分工精细化与协作扩围的过程中,生产要素会向高利润率区域流入,该过程将牺牲流失区域的发展资源与机遇,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的市场运行属性与政府调控力度,决定了该种不平衡现象将持续存在,将加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与两极分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克服资本主义影响下产生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等缺陷,以区域生产力平衡布局为方向进行理论论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区域经济平衡布局思想:“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合适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2]同时,恩格斯对于区域生产力均衡布局亦有客观认识,认为均衡布局非平均,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可以降低到合理范围,但不能完全消除[3]。基于上述,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4]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与生产要素在空间范围内协调布局,这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坚持的基本原则[5]。生产力平衡布局及相关理论对指导中国共产党开展区域建设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区域经济的研究主要包括经济活动区位、区域自组织能力、政府调控与地域演进结构等內容,其中地域演进结构指由于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分布,通过渠道扩散形成经济强度各异的核心区与边缘区[1],由此形成城乡经济。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而且在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的指引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亦对其有深入研究。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6]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加大了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并使缺口不断扩大,“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6]。为解决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经典作家指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7]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则指出了城乡融合的可实现性与平衡生产力等现实路径:“从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也不是什么空想。”[8]在此基础上,列宁又对城乡融合理论进行发展,明确实现城乡融合的推进路径。他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指出,实现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缩小城乡间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经典论述,为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实践与理论创新提供了目标导向与理论指引。

(三)区际分工协作的思想

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8]56。产业是经济实体,区域是空间载体,分工与协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协作;二是各区域间的分工协作。经典作家指出:“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10]列宁在此基础上又对分工与协作理论进行延伸:“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单独的和独立的生产部门的数量增加。这种发展的趋势是:不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都变成专门的生产部门;而且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准备好以供消费的各个工序都变成单独的生产部门。”[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进行探索,对空间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分工与协作进行理论论述,中国共产党将其作为理论参照并进行中国化改进,在区域与产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四)通过政府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为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弊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区域与产业平衡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指出政府应通过采用适宜方式进行调控以实现该目标,即在区域生产力不均衡的状态下,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以弥补单纯依靠市场无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1]。列宁在此基础上指出:“合理地分布俄国工业,使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尽量减少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一直到产出成品的各个阶段的劳动力的消耗。”[12]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参与,还要求政府使用科学、适宜的参与方式,区域作为包含空间维度的经济组织[13],集聚生产活动与生产要素来降低交易成本,由此形成集聚程度高的城市经济,与此相对应的,政府应将监管与服务活动集中设立来提升其活动效率。

(五)关于创新引领、扩大开放、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绿色发展、扩大开放、创新引领等议题皆有重要论述,恩格斯表现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忧[14]。他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5]对于创新发展,经典作家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6]。经典作家对全球化及其影响亦进行理论阐述:“一切等级的与停滞的消失了,一切神圣的被亵渎了,人们终于被迫用冷静的眼光来注视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17]随着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实践进程的不断深入,很多的经典论述都将为区域经济提供理论溯源,为推进新时代区域经济理论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平衡充分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固本培元。

二、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的百年实践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区域建设实践与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即已开展区域经济建设。为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根据地的封锁,改变工商业萧条,食盐、布匹等生产生活用品极度短缺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在苏区内进行广泛且深入的实地调查。基于对苏区社会实际情况的提炼,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区域经济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与理论前溯。延安时期(1935—1948),毛泽东提出边区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8],重视边区农业发展,力争实现轻重工业、军事工业、炼铁工业等协调发展。在大生产运动高潮时期(1943—1945),陕甘宁边区工业基本实现了工业品全部自给。至1944年,轻工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纺织业能够自给全边区所需布匹的40%以上,造纸和火柴可自给边区需要的50%以上,肥皂、食盐、油类等亦实現自给自足[19]。同年,毛泽东指出,“二十多年以来,我们党首先学会了政治,后来又学会了军事,去年学会了经济建设”[20]。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列宁“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的应用进行理论创新。随着解放战争的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恢复与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陈云在解放上海后,面对敌对势力质疑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能力时指出,“有人认为我们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经济打零分,认为我们不会搞工业,要求给他们原料,由他们去搞轻工业”[21]。随着物价稳定与生产秩序的恢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区域经济理论。陕甘宁等边区与解放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组织恢复区域生产力的实践提供了指引。

(二)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指导下的区域经济实践

经历了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百年风云激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加快区域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点工作。1949年,沿海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11.34%,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77.6%;国土面积占大多数的内陆地区,工业总产值却仅占全国的22.4%[22]。为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间生产力分布的极度不平衡,中国共产党人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生产力平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论述,选择区域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来指导实践。毛泽东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23]在该战略指导下,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得到部分缓解,从建设布局角度看,于“一五”期间(1953—1957)开建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分布在内地的项目有472个[24];从国外援助角度看,当时从苏联引进的156个重大项目分配给中西部地区124个;从投资角度看,对内地投资的比重到1957年已达49.7%;从发展成效角度看,内地工业则以20.4%的增长速度超越沿海地区[25]。但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交通运输不畅、生产要素聚集程度低等问题长期存在,并非短期内通过计划布局与生产动员就可得到彻底改善,中国共产党人在力求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同时亦对该战略进行反思。毛泽东指出:“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23]25-26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实践仍以区域均衡发展为指导战略,但在具体实践上,相比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内陆优先则更强调沿海与内陆的协调。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全国划分为七个经济协作区并按照统一规划建设区域经济中心与工业体系。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对战争防范的综合考量,从1964年开始到80年代在内陆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三线建设。1964年,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三五”计划汇报时,提出国民经济要有“两个拳头、一个屁股”,要将国防工业与基础工业投资向内陆倾斜,“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23]26到70年代末期,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增长到1543亿元,增长4.28倍[26],构建起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然而,在之后的“文化大革命”冲击下,各区域生产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67年和1968年全国生产遭受严重损失。1967年,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为2104亿元,1968年下降至2015亿元,其中1967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8%,1968年又下降5%,仅为1966年的81.8%。1975年,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并取得明显成效,至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5%[27]。

对区域均衡发展思路下开展的区域经济实践进行梳理,可将其实践路径总结为:从促进中西部发展以实现均衡布局,到思考沿海内陆的协调发展,再到三线建设时期大力促进中西部发展,这一思路指导下的区域经济实践为缩小我国东西差距、促进生产力均衡布局和中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打下有利基础。

(三)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国农村地区共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的占比只有1.8%[28]。客观来说,单纯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已脱离新时期的区域发展规律,使生产资源配置失当,并不能成为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优选战略。随着党中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战略研判,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思考生产力均衡布局战略的基础上,党中央考虑到沿海地区坚实的产业基础、外贸便捷性与技术要素集聚程度高等综合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指导理论与实践路径又开始新的探索。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29]鉴于沿海区域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提出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然后再逐步向内地推进的梯度发展政策,即区域发展“两个大局”思想。1978年,党中央将区域规划方针定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30]。“六五”计划(1981—1985)将全国区域划分为东部沿海、内陆、边远与少数民族三种类型,指出要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七五”计划(1986—1990)则以此战略为接续,将全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部分。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31]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以往区域经济平均的发展思路有悖于按劳分配观点,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思想的正确性与必要性。为加快沿海地区赶超发展,1979年党中央同意将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四座城市设为试办出口特区,后命名为“经济特区”,发挥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32]。1984年,又新增大连等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尝试,充分挖掘与发挥各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通过实践创新上升至理论创新,为后来各区域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自由贸易区等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参考。在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践过程中,“两个大局”“先富带动后富”“经济特区”等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为加快实现区域平衡性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战略找到实践路径,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扩大经济总量作出巨大贡献。

沿海区域率先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效,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较为缓慢。1995年西部国内生产总值不及东部的四分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部是中部的2.1倍,是西部的2.7倍[5]。从“八五”计划(1991—1995)开始,党中央对区域差距扩大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21世纪初,在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践,并形成丰富的创新理论。1993年,在中南、西南十省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指出:“对于地区间存在的发展上的差距,要有一个全面认识和科学态度,既要看到这种差距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消除它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又要看到在发展过程中,这种差距是要逐步缩小的”[33],要发挥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支援中西部经济建设。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交通、电力、能源运输管道等项目建设。

在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粗放的发展模式、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等关系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日益凸显。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将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述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34]。2005年,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完整表述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囊括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四大板块”。至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基于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的研判,国家将环渤海、辽中南、长株潭、北部湾、长吉图等十多个区域性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又协调布局2009年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与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内所涉及的产业项目,实现区域发展的“多极增长”。

(四)新時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再次引起中国共产党的高度关注[3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展开了持续实践并不断丰富与更新区域发展理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其主要内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并指出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36]。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新发展理念将作为根本性原则指导区域发展实践并为其指引方向。党中央在区域发展“四大板块”战略基础上,统筹推进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为核心的“三大支撑带”战略,同时指出围绕“三大支撑带”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规划,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37]。我国将区域发展融入党治国理政整体布局,加强新时代区域发展顶层设计的支持力度,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区域进行重点突破,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开始,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已经同超过1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国家不断扩容,呈纵深发展态势,且对中西部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贸易等方面具有拉动作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为加快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破行政边界并促进三地协同发展,提升高端要素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的扩散速率,助力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全面脱贫引领方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发展。随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出台,雄安新区将集聚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助推环雄安区域高质量发展,成为区域发展新增长极。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引领了方向。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以新发展理念为原则,坚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随着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区域发展的新征程中践行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要求,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38]。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將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向,力争成为全面对外开放前沿阵地与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要素高效便捷流通为关键,以改善民生福祉为根本目标[39],是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实践。在“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思路下,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区域发展的重点方向。至2018年底,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为23.9万亿元,占全国的26.5%,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安全保护等方面作用显著。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40]。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黄河流域地区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也是区域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深刻体现。

面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压力与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扩散新冠肺炎疫情,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区域合作互助、区域利益补偿等机制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十四五”时期,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决策部署的实践过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必然进一步得到深化。

三、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理论的逻辑进路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和发展的历程中,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不断创新区域经济理论,形成理论的演进与发展逻辑。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提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41]的螺旋上升过程,正是理解与把握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理论演进逻辑的关键。

(一)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重点任务发生变化,为进行区域生产力恢复与建设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参考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指导进行理论探索,毛泽东先后4次集中研读《资本论》,强调“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42]。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革命时期的经济理论创新、经典著作为理论基底,形成以生产力均衡布局为指导战略的区域经济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中西部区域建设实践中逐步探索区域经济规律,并对指导战略及时进行调整,如《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协调沿海与内陆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长期面临帝国主义经济、军事多方面的包围封锁,基于国际与国内战略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以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为指导,侧重对中西部区域的大量投入和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生产要素低效使用,导致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缺失发展战略机遇。但在该情境下,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对巩固我国国家安全、实现工业建设“自力更生”、解决工业用品自给自足等关键问题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形成

在历经生产力片面布局与“文化大革命”对区域生产力的冲击破坏以后,中国共产党反思总结以往的区域经济理论,思考更贴合实际的区域建设指导理论。邓小平指出:“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31]312理论创新所驱动的强大势能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打造区域增长极的实践中,基于全国与区域间的实践新进展,不断创新出“两个大局”“两步走”“先富带动后富”“经济特区”等区域发展指导理论,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9]373。中国共产党对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创新正是完善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先导。在区域间发展差距逐步扩大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发展情况,对区域经济理论进行深入思考,将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作为新阶段的指导战略,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努力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了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进入21世纪以后,面临全球化带来的系列问题以及以往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就“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进行接续实践,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理念,以统筹区域、城乡、国内外开放发展为根本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区域经济理论。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冲击,以外贸换经济增长的风险在危机发生时也充分暴露,且过于倚重该路径则会造成中西部市场难以通过生产要素双向流通参与到经济体系循环之中。基于上述原因,党中央关于区域发展的“多极增长”战略则是实现统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升华。

(三)新时期区域平衡充分发展新理论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逆全球化与制造业回流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带来了区域经济赶超发展机遇,同时区域间发展差距仍需缩小、落后地区有待培育发展新动能、健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等问题亟待解决。基于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研判,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的实践开展愈发成熟,对区域建设指导理论的构建更为全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确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协调、共享接续创新了生产力均衡理论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更以创新、绿色、开放对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实践问题给予了理论回应,形成了以平衡充分为根本目标和基本路径的区域协调发展新理论。在新理论的指导下,党在领导新时代区域经济实践中,更加注重于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与社会群体间协调。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在区域经济实践过程中找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总钥匙——发展,即在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主攻方向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区域产业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完善制度保障,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解决困扰区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1]。

(四)城乡融合发展与全面脱贫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城乡最终将实现融合的论断。结合经典作家对城乡融合的理论论述,中国共产党在区域经济的百年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城乡统筹理论体系。为避免受到类似于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中国共产党创新性地提出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理论[44],改变了以往追求城镇化率指标等片面的目标导向,转而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产城融合、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为基本导向,追求城市内涵、公共服务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农村建设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的百年实践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五个“一号文件”,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脱贫,中国共产党在致力农村发展的系列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43]。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乡村振兴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重要贡献。

四、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的百年经验总结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

“要考察中国社会的任何方面而不考察共产党变革它的努力的来龙去脉,则是毫无意义的。”[44]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到生产力均衡理论,再到区域发展非均衡与均衡协调理论和现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平衡充分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用百年理论创新的成果证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亦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是确保区域经济正确发展方向、集中力量实现总量突破与结构性问题解决、应对复杂局势、化解重大风险、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为区域发展的长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45]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亦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党中央以区域为空间载体,在百年实践的奋斗历程中,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性目标,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转移支付,提高中央财政直达基层的比例与精准性,推动要素市场化,释放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潜力,在全面脱贫的新起点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防止系统性返贫,实现乡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多个维度的全面振兴,在区域发展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三)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优化拓展区域经济空间

面临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构建受阻、体制机制不配套不协调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不断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深入贯彻“四大板块”与“三个支撑带”战略,继续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高端要素向中部地区流动,实现中部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创新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高质量高水平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城市群在区域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多措并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为区域建设培育基本单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蓝色经济发展新模式。增强区域规划顶层设计与协同,突出可操作性与可落地性,建设区域间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四)坚持系统思维,增强问题意识,回应区域发展重大关切

政治经济学归根结底要为“经世济民”服务,回答时代与实践发展关切,为促进民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提供理论的指导和支持[43]。中国共产党在区域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需要持续夯实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应突出问题意识,加强区域重大经济问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区域发展仍然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方式转换、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人口结构变化等重大问题,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建立从理论溯源、原理解析、现象阐释着手,以区域经济活动、影响因素、结构演进与政策保障等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学体系[43],在回应区域发展重大关切的同时找出适合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五、未来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42]。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语境下,区域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跃升的基础单元与重要构成部分,要进一步夯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政治经济学基础[46],为区域经济指导战略的演化与创新夯实理论根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胸怀两个大局,抚今追昔,继往开来,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伟大实践中,定会接续创新区域经濟发展理论,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飞跃,不断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逄锦聚,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6.

[3]〔德〕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0.

[4] 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7.

[5]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4.

[9] 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7.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148.

[11]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

[12] 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96.

[13] 安虎森.有关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些思考(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

[14] 荆克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2).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1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8.

[18] 赵凌云.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9] 星光,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20]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20.

[21] 陈云文集(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5.

[22] 任福耀,等.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

[24] 杨近平.新中国十二个五年计划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5] 王玉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6]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7]刘国光,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8]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改革观的历史演进[J].中共党史研究,2019,(2).

[2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

[30] 光辉的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文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56.

[3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32] 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4-14.

[3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70.

[3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5] 安虎森,孙久文,吴殿廷.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兼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区域经济学》教材的中国特色[J].区域经济评论,2019,(5).

[3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33.

[3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42] 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義政治经济学新境界[J].求是,2020,(16).

[43] 逄锦聚,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44] 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4).

[46] 荆克迪,王永兴,刘宜卓,龙禹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探析[J].南开经济研究,2020,(6).

责任编辑:邓   喆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