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疫背景下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思考
2021-12-28曾镜灵林超辉刘长虹朱帅光
曾镜灵,林超辉,刘长虹,陈 辉,朱帅光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如论文、著作或专利等,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分迫切的战略性任务[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2]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中强调,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是目前首要任务,结合多方面力量,统一指挥、共同推进,在保证科学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和科技落地。科技成果转化是疫情防控的科技篇章,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战疫理念,彰显高校担当,各高校均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之一,也是带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科技来源地之一[3]。近年来,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是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仅处于20%~30%之间,与高校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显得不相匹配[4]。疫情期间,政校企协同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将成为重中之重[5],而高校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抗疫背景下探索总结促进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开展了诸多研究,如兰筱琳等[6]通过分析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的三螺旋模型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应用模式,提出新型三螺旋模型,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张锡军等[7]从政策环境和运行机制两个视角探讨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路径;于晓棠[8]阐述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含义以及现阶段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路林翰等[9]阐述了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主要做法,分析了阻碍科技成果在辽、来辽转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打通政策落实堵点、构建符合辽宁实际的综合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打造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薛涛等[10]深入剖析了河北省医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情况,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韩瑞娟等[11]从提高科技成果质量、健全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和建议;周宇等[12]提出了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选择合适的科技成果价值计量方法和加强成果转化经费管理等对策;方晶晶等[13]提出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大学、政府、产业的科技金融新合作、能孵化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共享云平台,以便更快速转化科技成果。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们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或是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助力疫情防控阶段的成果转化,但针对工科高校在抗疫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却鲜有报道。
2 工科高校科技抗疫成果转化成效和存在问题
2.1 成效
工科高校在这场战疫中发挥各自所长,助力抗疫工作,如深圳大学以“一盘棋”方式统揽全校不同学科,针对现有的技术和成果,设立专项扶持计划,同时联合校内外成果转化机构,将合作企业纳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端——生产环节,建立起校企产学研云端合作模式,无需线下推进,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把研究成果转为战疫“弹药”,开展更多抗疫专项;上海大学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工作,围绕成果管理、职能分工、权益分配、兼职离岗创业、职称聘任、服务能力建设、风险防控、工作流程等制定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广东工业大学成立专利转移转化中心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还搭建了具有科技成果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资讯、知识产权大数据五大核心功能的线上平台,同时联手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季华实验室、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出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批量生产设备以及医用口罩纳米纤维滤膜,并开展大规模医疗防护用品生产用超声焊接关键技术与装备技术攻关,实现了口罩机核心部件超声焊接系统高效、高质量大规模生产,保障了口罩等医疗防护制品的大规模生产。由此可见,科技战疫不仅要快速建立有关管理机制和流程,建立多学科人才投放池和储备池,鼓励各领域人才积极投身抗疫,深入推进高校建立以抗疫为导向的专业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推动跨校合作、校企合作、社会与高校互动,将科技成果重点往疫情防控方向转化应用。
2.2 问题
2.2.1 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不完善
我国已给高校、科研院所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有效清除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但由于有关政策和容错纠错机制等不够完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仍担心承担国有资产流失责任;此外,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流程繁琐,大大降低了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14]。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标准缺失,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转化风险;科研评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规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方面有所不足,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大多是为了职称评定,偏离了专利制度的设计初衷,专利成果数量多、质量低,商业化价值开发难度较大,在疫情期间更是难以派上用场。
2.2.2 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成熟
目前高校采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大致分为两种,即自主转化模式和非自主转化模式。自主转化模式是高校或高校教师亲自创办企业或生产产品,直接将拥有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该模式对成果持有者的整体技术和财力有较高要求,只有成熟的团队才能应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更大收益。非自主转化模式是高校或高校教师通过外界技术转移机构实现成果孵化和产业化,该模式能发挥科研人员的技术专长以及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度和优势,但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在转化全生命周期内的各自角色定位不够清晰,转化流程繁琐、周期长,难以发挥市场在成果应用方面的导向作用,导致科技成果与产业应用脱节,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5]。
2.2.3 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动力是市场需求,但大部分高校的科研成果较少以市场为导向,未充分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和成果应用等因素的导向作用[3]。部分教师注重追求探索科学的本质而忽略了科研成果的实用性[16],缺乏实地调研,对市场实际需求了解甚少,导致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纵向课题研究成果缺乏成熟度和适应性,技术就绪度等级较低,难以与市场衔接、满足市场需求,而横向课题研究成果则难以持续更新迭代,无法进一步推广和二次转化[17]。
2.2.4 第三方科技中介机构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高度的市场化,诸如“专家学者有愿望却没精力,企业有需求但没好渠道,政府有号召但难推动”等问题的破解重点在于中介服务[18],但目前我国仍存在缺乏高技术、高水平的成果转化管理团队、服务机构和平台,政府支持不足等诸多问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团队中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相对较少,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在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方面,缺少“大而全、专而强”的高水平服务机构,难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良性循环;各地中介服务机构大多是由政府提供补贴,运营能力不强,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甚微。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思路
3.1 顶层设计
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开展“放管服”试点工作,细化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支持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大专业化科技成果管理团队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和运营水平。政府主管部门可出台相关办法、措施、规程或手册等,为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抗疫产品做好法理方面的依据。比如,允许校企双方通过协议定价确定科技成果交易价格,评估流程不再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或备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要求高校和有关转化服务机构负责人勤勉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决策、公示等管理流程,在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追究其在科技成果定价、自主决定资产评估以及成果赋权中的相关决策失误责任;将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高校“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标准,突出应用导向,强调高校创新资源的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化校地合作,围绕校地共生,加强彼此的交流沟通,打造命运共同体,尽快将高校科研成果应用到地方,并根据地方需求打造好“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3.2 机制改革
高校调整专利相关政策导向,改革机制以研发出满足疫情防控需求的科技成果。一是深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改革,建立清晰明确的财税政策和奖励机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推动疫情防控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全方位有效链接。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建立政校企协同发展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结构,必要时,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抗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临时小组,全方位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人力服务保障。三是深化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取消与专利直接挂钩的相关考核指标,注重专利质量而非数量。四是杜绝科研腐败,减少科研管理行政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五是加强科研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求实、科学、严谨的科研氛围,合理、高效分配资源,以疫情防控需求为方向,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质量。
3.3 校企精准对接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高校与企业双方科研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加大对高校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高校附属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抗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生产的快速响应机制,积极联络与高校合作过的企业,共同成立抗疫科技成果转化攻关小组,获取校企资源,充分了解双方项目动向,帮助企业转换生产理念,更新生产标准、工艺和规程以及进行人员培训等,推动成果的更快转化。建立“校企+孵化器+市场”的合作发展模式,鼓励双方共同投资孵化创新型企业,打破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鼓励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