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方法

2021-12-28于美钰

南方农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防治效果农作物

于美钰

(东营市垦利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东营 257500)

在现代化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作物种植技术在不断优化和改进,种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造成的粮食短缺问题,但受病虫害影响,农产品产量严重下降[1]。因此,要想使粮食高产,应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提升农产品产量。

1 农业病虫害的为害

农作物病虫害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某个区域发生的病虫害若不及时治理,便会在短时间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农作物,甚至蔓延到邻近或其他区域,有时一种农作物也会受到多种病虫害与病原体的影响,并且症状十分复杂,治理难度也很大[2]。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生物防治技术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主要有以下3 种[3]。1)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2)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2 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还有蜘蛛和螨类[4]。

运用生物防治技术时,主要根据食物链和物种间相克相生的原理,在发生病虫害的区域投放与虫害相克的生物,进而有效控制病虫害,提升农作物产量。但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时,有2 点问题需要注意:1)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前,应对当地的农作物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根据种植的农作物类型和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生物品种。虽然有一些生物物种能够治理病虫害,但也会啃食农作物,影响农作物产量;2)做好前期的规划,有些地区的人们对生物防治技术不了解,在实际运用时存在很多问题,给生物防治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2.2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包括最原始、最简单的徒手捕杀或清除,以及近代物理最新成就的运用。

物理防治技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在应用时会涉及多种人工防治方式或机械设备。物理防治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不会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防治效果比较好;缺点是防治时间较长。黏虫板和黏虫网是我国目前普遍用到的物理防治技术,使用这些病虫害防治设备,不仅经济成本低,农民对这种病虫害防治设备也比较信任,可用于长久的病虫害防治。另外,也可采取诱杀方式对农作物虫害进行治理,如玉米螟,可采取诱杀方式,让这些玉米螟虫聚集在一起,然后再将其捕杀。

2.3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指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其在病虫害防治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效果好、方法简便、经济有效的特点,特别在病虫大量发生时,可在短期内起到作用。

采用化学防治技术[5],不仅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还能提高农作物质量及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我国大部门农民都选用了化学防治技术,此种技术具有以下2 方面优势。1)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使用的量较少,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各种化学农药在防治过程中对作物的不良影响逐渐降低,且在自然环境中就可分解。2)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化学防治,如农民可用机械设备喷洒化学防虫剂,不但可加大药物覆盖率,还能改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 病虫害防治现状

3.1 缺乏健全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我国对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视,加大了成本、人力及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然而,我国仍然缺乏健全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先进科学的技术也尚未广泛推广,加之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病虫害防治水平较低,致使农作物病虫为害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6]。

3.2 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现阶段,我国农业相关研究机构缺乏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人才,科研队伍中缺乏中青年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骨干。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化科研领域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相关科技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病虫害研究工作的开展,而且给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建设带来了困难,致使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未能得到完善[7]。

3.3 新技术应用率低

我国非常注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技术,积攒了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对新技术的应用极少,无法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效果,很多地区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水平滞留不前。

3.4 滥用化学农药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对食物安全方面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大力追求绿色无公害的食物[8]。然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虽然抑制了农业病虫害,却也给农产品的安全带来隐患,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及销售。另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学农药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而我国农民素养普遍不高,未树立科学的生态环保意识,不能合理、有效地把控农药用量。

4 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制定健全的病虫害预测制度

应制定合理、健全的病虫害预测制度,以确保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9]。病虫害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正常进行,有必要在病虫为害前做好预测工作。有关工作人员要学习病虫害预测知识,进一步加强专业水平和病虫害预测能力,并将所掌握的知识有效落实到实际预测工作中,确保农业病虫害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推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4.2 引进相关人才

目前,我国缺乏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人才,因此政府应对科技人员培育工作加以重视,以建设高收入、高生产的农业为目标,培养更多专业性强的农业技术人才。相关单位应聘请著名农业技术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地方政府也要转变原有认知,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另外,相关部门还要结合当地农民的经济情况,组织符合当地农村特点的生产培训活动,相关培训人员也可请机械化知识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农业技术人员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强化农民的基础知识,使农民掌握多的技能,进而完善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提升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3 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4.3.1 生态种植

近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大大减少了耕地面积。为了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运用了接茬复种、套种的方式。因此,有必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规律,建立生态微系统,合理安排多种作物的种植。

4.3.2 应用综合防治技术

要想提高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应积极推广并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选育抗病能力强的农作物,进而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同时,降低农药的使用率,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1)科研部门应大力研发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并加快抗病农作物研发速率。2)采用并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是通过食物链控制农业病虫害,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可降低农药的使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3)利用物理方式对农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如使用不同温度的水对害虫进行大量诱杀和捕杀。4)使用代谢产物或者益生物实现农业病虫害的防治。

4.4 严格监管农药市场

我国农药市场之所以不断扩大,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农民选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要想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必须对农药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监督管理农药的销售情况,禁止售卖过期及不合格的药品。另外,要研制低毒、低残留、危害较小、防治效果好的农药,进而提高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促进农业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4.5 加强病虫害防治人员的培训

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需要有丰富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经验,当出现病虫害时,可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方法抑制病虫害的蔓延。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人员的培训,丰富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知识,保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尽可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10]。

5 结语

农业病虫害会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为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农业病虫害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从根源上预防农业病虫害,进而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防治效果农作物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2019年法国生物防治产品销量大增,新的销售监管法规即将出台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