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养·怀”理念下的美育实践路径
2021-12-28李霞,顾丽
李 霞,顾 丽
(锦州市凌河区教师进修学校,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教育集团)
随着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学校美育工作被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美育作为中小学“五育教育”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其他“四育”一道,在“立德树人”总目标下,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学校美育工作放在教育发展的重要高度,充分发挥美育作用,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赋予“文化立校、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新的内涵。解放小学的美育工作是“五色课程”体系中的紫色美育,其核心理念为“养·怀”。养,即素养,现代人文素养;怀,即情怀,传统文化情怀。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是人的精神境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达到内外兼修之美。
一、课程设置:融合育美
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也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美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审美化教学,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常态化。
(一)开发校本课程,延展美育触角
在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地区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了“全面加个性”的校本艺体课程体系。
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上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课程,并且结合学校和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域、学校特色的艺术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提高美育教学质量。以美术课为例,我校在“一师一特色、一师一优课”精品活动课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师精品特色教学内容,确定实验班,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到课改先进地区学校交流学习,开拓眼界,把更先进的特色教学理念引入我校美术特色教学,初步形成教师特色教学风格。通过精品特色教学优课展示经验交流,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美术教师共同成长。
我校不断拓展教育渠道,构建了“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如“童趣”民俗课程、“翰墨飘香”书法课程、“筝韵馨声”校本课程、“马勺文化”课程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使孩子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满足了其成长需要。
同时,开展课堂教学研赛并行。学校的“解放杯”教学大赛中,对每位教师有准备的课进行点评指导形成常规。不仅可以了解教师日常授课情况,更能及时地帮助教师找准个人授课风格,针对其特色、亮点给予准确定位,实现专业素质及能力提升。
(二)开设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自主选择选修课程推出系列教改活动。音乐类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器乐、合唱、戏曲等内容。美术类开展书法、绘画、皮影、超轻黏土、创意粘贴、版画、京剧脸谱等内容。学校设有社团课程,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满足了孩子们成长的需要,多方面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课外活动:开放育美
学校美育离不开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活动最能体现美育所具有的审美性、体验性、实践性、创造性等属性特征。
(一)广泛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音乐和美术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课后服务等时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艺术才能的学习和展示提供多种平台与机会。
艺术社团分别下设11个音乐、美术精品社团,学校师生全员参与。37个艺术特长班每周利用课后服务坚持开展活动。合唱队、乐器队、舞蹈队、朗诵、戏曲、小提琴、打击乐等音乐社团,每周2次学习和排练,每个学期拿出1~2个品牌节目。书法、绘画、剪纸、手工艺品、皮影、软陶、马勺文化等美术社团,通过课后服务每周开展4次活动,定期展示作品、期末评比验收。活动与教学相互联系,成为提升学生审美素质和展现艺术成果的载体和平台。
学校加强对各社团的管理,提供时间、场地和器材。各社团的活动做到期初有计划、训练有记录、期末有总结,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同时,加强活动监督,使其专业化、特色化,充分把握“人财两全”的良好态势。辅导教师要及时做好队员的纳新工作,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
(二)对接打通课外艺术活动与艺术展演
学校充分利用艺术节、各种纪念日组织艺术展演汇报演出。“致敬红色经典”系列,一是举办器乐弦乐演出,如《保卫黄河》《红旗颂》《浏阳河》等;二是举办舞蹈演出,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草原儿女》《沂蒙颂》等。嘹亮的歌声和精彩的舞姿表达了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祝福,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效果。
参与艺术展演是奖励,登上展演舞台是荣耀。每名学生都有参加艺术展演活动的资格和机会。通过展演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尽可能让更多学生获得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通过展演提升美育育人功效,这才是艺术展演活动的目标。因此,对于学生艺术展演的评价,要以尊重、鼓励、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力为首要追求,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真正回归到育人本位。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绘画、书法、剪纸、皮影等手工制作”工坊联展活动比赛,旨在展示交流教师和学生的优秀艺术作品,并向各类书刊和杂志推荐;“剪纸”“皮影”“软陶”工坊参加“非遗”活动展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专场“小艺术家”大赛,给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学校借此建立人才库。期末进行优秀的社团成果汇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美的感染。
2020年,我们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了“‘疫’去春来,线上小小演奏家”才艺大赛。学校三至六年级有200余名学生参加。独奏乐器包络钢琴、小提琴、电子琴、二胡、架子鼓、葫芦丝、琵琶等,充分展示了学生器乐演奏的水平,极大地丰富孩子的居家生活,实现了对祖国的大爱和对美的追求。
(三)将戏曲引进校园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演员举手投足间传递了民族魂的博大精深,“做、念、唱、打”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全校中高年级学生集体学习京剧操,有特长的学生可参加社团的戏曲联唱,这些方式引导学生享受美的熏陶。戏曲走进校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
三、校园环境:和谐育美
教育空间与所处其中的学生的互动关系,将生产出作用于人的隐性影响因素。因此,发挥教育空间的隐性美育功能,创造一个对学生审美素养发展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空间十分重要。
(一)重视环境建设,多举措打造艺术工程
走进解放小学,绿树成荫,花木成园,山石有致,鱼翔浅底,到处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感。深浅相间的绿色草坪和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以“五爱”教育为主题的大型浮雕,体现了现代化学校的风貌。中楼大厅中悬挂的校徽、校歌、校风、校训及办学理念、学校简介,以及敬业荣群“全家福”都展示了学校的文化蕴涵。厅廊文化的内容则涵盖了古今中外,贯穿了现实与未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二)设计艺术教室,百花齐放
在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中,艺术教室设置是重要一环。我校改变过往同质化、缺乏艺术性的空间布置模式,依据审美艺术的法则和学生个性需要,构建真正具有艺术化、人文化和个性化的学校空间环境,让校园的自然景观成为教育发生的地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
美育教室整体活泼、色彩多样,体现一种青春朝气、赏心悦目的色彩之美。墙体、展柜、桌椅、地板形成了无数的直线,交织出一种简约与节奏之美。四周墙体、展柜摆放着学生倾力之作,力求传递一种生活的理念,体现用艺术点滴装饰生活之美;整间教室汇聚着师生的无限智慧和艺术灵感,如墙体设计作品《倒立的人》,线条自由弯曲,形状相间,充满着奇思遐想的智慧之美。就功能而言,在教室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任意挥洒艺术灵性的空间。
(三)建立综合美术馆,拓展传播美育的渠道
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了一座校园微型综合美术馆,成为校园艺术教育活动场所,它收藏展示了许多的艺术经典作品,也是洞察人类文明创造史的场馆,更是学校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的表达和独树一帜的场景学习空间,以美感人,以景育人。
四、素质测评:多元育美
推进美育评价改革,把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评促建”,而非“以考代评”。测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全面性原则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成长和艺术素质形成状况进行测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他们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其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二)导向性原则
测评工作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遵循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测评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学校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条件,促进学生发展艺术特长和提高审美素养。
(三)操作性原则
遵循“简便易行、客观公正、逐步深化”的基本思路,避免繁琐和形式化的测评方式方法。测评指标、测评内容和测评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保证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全面实施学校艺术素质测评工作,了解和衡量学生艺术素质的个体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待条件成熟后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对于学校美育评价的内涵理解,决不能局限于学业成绩的考核,而是要在美育评价中彰显其与“五育”的有机联系,重视美育过程和实效的评价,特别是要改变现行评价体系中的“五唯”倾向,音美学科教育评价体系延伸到美育与审美、情操、心灵和创新意识,深层次中推进评价改革。
通过以美育人活动的广泛开展,学校荣获了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艺术教育示范校、辽宁省美育名校、辽宁省中小学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先进校、辽宁省实施体艺“2+1”项目先进学校等荣誉。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与美相遇的过程,新认识、新政策必然带来新实践。未来,我们应继续挖掘美育价值,发挥美育形态作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操、崇高的审美理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就最好、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