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企包容性发展战略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8周沛龙张永康
张 勃,刘 冰,周沛龙,张永康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陇东指挥部,甘肃 庆阳 745000)
长庆油田成立于1970年,是中国石油的地区分公司,主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及伴生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储运和销售等业务,工作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5省(区),勘探开发面积20万平方公里,是近年来我国陆上油气储量、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油田。2008年以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展开了一场油气大会战,油气当量每年净增500万吨,2013年突破5000万吨,如期建成了我国“西部大庆”。2014年以来,油气产量连续七年5000万吨以上稳产,承担着向京津和华北地区以及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区安全稳定供气的重任。
长庆陇东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勘探开发区域涉及庆阳、平凉、定西三市,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其中庆阳地区勘探面积2.7万平方公里,8个区县、146个乡镇涉及油气生产,是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的主战场。截至目前,陇东油区已开发西峰、庆城、华庆、镇北、环江、合水、南梁等17个油田,62个开发区块,生产能力达到900万吨,共有整建制单位22个,用工总量近2万人,总资产460多亿元,已成长为国内的一个中型油田。
2008年,长庆油田按照“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总体部署,成立了陇东指挥部,是长庆油田在陇东地区的中心枢纽,也是长庆油田与甘肃省、庆阳市的连接窗口,对陇东区域内生产建设、矿区管理、对外关系等工作进行协调、服务、指导、督办。陇东指挥部自成立以来,主动践行实施长庆油田包容性发展战略,围绕创建全国“和谐典范油区”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强化油区督导管理、提高区域协调能力、增强区域持续发展合力为重要抓手,积极为陇东油区内保持良好的内外部生产环境做出不懈努力,为长庆油田和庆阳市互利双赢做出了应有贡献。
1 以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全国“和谐典范油区”创建的背景
1.1 长庆油田包容性发展战略实施背景
1.1.1 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理念要求长庆油田必须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包容性”观念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重要观念之一。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2010年9月,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同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再次提出,要“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内生动力”;2011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演讲,正式提出了包容性发展这一概念,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包容性发展”是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是国家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做出了深入思考和要求:“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我国“十三五”的发展理念正契合了三大规律,正如“创新”“协调”之于经济规律,“绿色”之于自然规律,“开放”“共享”之于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特征[1]。
1.1.2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新政策要求长庆油田必须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
2006年1月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庆阳老红军云尚秀同志反映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矛盾问题的信上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中石油集团公司和甘肃省“在合理开发石油资源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庆阳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2009年6月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庆阳视察时,强调“庆阳地下埋的都是油、都是煤炭,所以庆阳不该穷。开发好能源,使老区致富,也是油田的责任,要为改善当地民生做出贡献”。并做出了长庆油田要“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的重要指示。2015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不少老区具有矿藏油气资源,但自我开发能力不足,有些国家开发建设项目收益给当地分配留成过少,形成‘守着金山缺饭吃甚至讨饭吃’的状况。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扶持老区发展、建立老区发展‘造血’功能和长效机制的关键,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前提下,要优先向老区安排。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老区优势主导产业尽快成长壮大起来,成为加快发展的有效支撑;要合理调整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有些地方明显偏低要调整,有效兼顾国家和地方利益,强化国家资源开发成果更多更有效惠及老区人民”。
1.1.3 建设“西部大庆”和稳产5000万吨提质增效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长庆油田必须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一方面,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处一域、共荣共生;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职能,决定了其相对自主的生产经营方式。进入新世纪,随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活动负外部性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利润流向上的去地方化,客观上出现了以“利益补偿”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企地关系已经成为资源性开发企业最主要的生产关系。企地关系的复杂性质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处理关系的难度的不同、同一个地区内的企地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和多变、企地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国家法律法规比较多、油气区治安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地之间的关系、油气田生产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冲突等。同时,多种矛盾因素也决定了企地双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2008年,按照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中石油党组明确了长庆油田5000万吨油气当量发展规划,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迫在眉睫,新的发展形势要求长庆油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地方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动态调整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形成清晰的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
1.2 “和谐典范油区”的创建背景
1970年10月,原兰州军区在庆阳成立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正式拉开陕甘宁盆地石油大会战序幕,自此油田与地方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工农关系。20世纪90年代,长庆油田依靠从陇东油区积累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原油生产和勘探开发日益增长,逐步壮大成为全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而庆阳市8个县区仍有一半以上属于全国贫困县。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油田加快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滞后、自然环境脆弱、人民群众生活贫困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反差也日益凸显。发展的不同步直接导致了企地间诸多不和谐因素的产生:企地双方产业结构矛盾加剧;围绕土地有偿使用问题纠纷不断;油区内部各单位补偿标准不一致,难以协调企地相互关系;原油生产建设对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影响水质水源,引起国务院八部委的高度关注。矛盾的突出直接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化,对油田企业来说,外部协调矛盾纠纷众多,生产阻力和困难加剧,过多消耗了时间、人力、财力,降低了生产效能,部分地方干部群众对油田开发重大意义认识淡薄,存在以盗窃原油获取利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损失了国家财产也污染了生态环境,引发了一大批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给少数不法分子破坏油田设施盗窃原油造成了可乘之机,涉油案件居高不下,2000年至2006年每年涉油刑事案件发案5000-10000起,一度成为全国油区治安秩序整顿的重点地区,企地双方关系岌岌可危。对地方来说,陇东地区地方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庆阳市的城乡现代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促进企地产业融合,增强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实力的需求大,老区人民希望通过央企带动,实现脱贫致富、收入增长的期盼强烈。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企地双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矛盾的深化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得失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富裕。企地双方充分认识到只有形成“包容性发展”新理念共识,及时、正确地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建立和谐融洽的企地关系,以油田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地方全力支持油田开发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共同致力以“共建、共赢、共享”为主旨的“和谐典范油区”创建活动,推动油田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油田职工和油区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油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同步改善,把创建提升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企地共同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层面和战略任务,才能真正把国有企业的发展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国有企业的命运同地方人民的福祉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把国有企业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推进企地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2006年3月16日,甘肃省政府与中石油股份公司签署了《庆阳地区经济发展与陇东油区整体开发会议纪要》(简称3.16纪要),围绕落实总理批示和会议纪要,长庆油田和庆阳市部署开展以“共建、共赢、共享”为主旨的“和谐典范油区”创建活动正式全面拉开了帷幕。2009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到庆阳考察时,对创建工作给予了肯定,做出了“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的重要指示。2010年1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和谐典范油区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和谐典范油区”创建工作上升到新的战略层面。
2 以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全国“和谐典范油区”创建的内涵和做法
2.1 以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全国“和谐典范油区”创建的具体内涵
长庆油田与庆阳市创建“和谐典范油区”的理念,是企业和地方政府放眼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前瞻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势,引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包容性”观念,针对陇东油区开发建设的实际,着眼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地协调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其具体内涵有:
2.1.1 建立共同发展远景。以“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创建美好家园”为企地共同远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现“包容性”发展为总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创建模范和谐油区,实现企地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和把庆阳建成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做出贡献。
2.1.2 明确共同发展使命。“我为祖国献石油”凝聚着中国石油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品质,闪耀着长庆人“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负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卓然风采,鼓舞着一代代长庆人在鄂尔多斯盆地创造奇迹。“我为祖国献石油”不仅是长庆人数十载矢志不渝的真实写照,更是庆阳老区人民内心深处炙热的情感和神圣的使命,是长庆和庆阳企地共同的作用、责任以及价值的体现,是长庆人和庆阳人精神的原动力和内心深处激情的源泉。
2.1.3 打造共同合作模式。以“和谐典范油区”创建为载体,以“共建、共赢、共享”为主旨,积极探索一条“和谐发展、携手共建”的“包容性”发展新路子。长庆油田以“发展主导、利益协调、和谐双赢”为合作思路,庆阳市对油田开发实行“环境最佳、服务最优、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一站式”服务原则,共同将“和谐典范油区”的创建工作推进深入,企地间相互依存、融合发展的良好关系不断巩固、深化和拓展,不断“开创油田产量大幅度上升、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新局面。
2.1.4 坚持共同改革创新。以“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和谐典范油区”深度创建,完全符合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任务要求,完全符合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全符合经济新常态下油田企业实现效益增长和持续稳产的发展要求。“发展长庆就会发展庆阳,奉献庆阳就是奉献社会”是长庆油田和庆阳市在追求自身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所选择途径的一种定位和取舍,必须共同创新完善企业和政府管理结构,适应企地“包容性”发展战略实施。
2.2 以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全国“和谐典范油区”创建的具体做法
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和谐典范油区”的创建历程就是企地双方共同商讨如何正确转变思路,建立合作共赢机制、产业互动机制,实现以油田产业带动当地工业发展、就业扩容、财政增收、城镇化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本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从维护双方利益、保障油区稳定发展和深化和谐共建的大局出发,企地双方创新思路,破解难题,行稳致远,化不利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寻找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利益分配的平衡点,坚持依靠开放合作、互利共建实现油田长久发展,实现地方经济腾飞。
围绕“包容性”发展战略以打造“经济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的全国模范油区为目标,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探索出八个方面的主要做法:
2.2.1 科学制定战略目标,以凝聚融合发展共识不断深化创建合力。“和谐典范油区”创建以来,庆阳与长庆油田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地方和油田的关系,是唇齿相依、共生共荣的关系。只有同心同德、相互支持,才能和谐共融、共同发展。双方坚持用“包容性”发展统一思想,依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三西两东”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分别制定了有共同远景的长庆油田、庆阳市“十二五”“十三五”发展纲要,在陇东油区深入开展“和谐典范油区”创建活动,明确2020年把陇东油区建成千万吨级大油田和5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基地,加快庆阳石化扩能改造项目,努力实现境内原油全部就地加工,切实提高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近年来,企地双方牢固树立“庆阳长庆一家亲、共同建设大油田、幸福富裕老区人”的思想,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完善油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明确了油田企业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四大责任,地方政府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四大责任,共同组织领导,共同推进工作,共同跟踪督查,共同考核评估,不断丰富创建内涵,不断创新创建机制,把“和谐典范油区”的深入推进作为双方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创建“战略合作、利益共享、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新型企地关系为主要内容,力求把不断深化创建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破解双方发展瓶颈的发力方向。
2.2.2 扩大舆论引导力度,以多种形式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企地双方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开展创和谐典范的思想宣传工作,精心制订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开辟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积极联系全国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创建活动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达成“油区发展离不开群众支持、群众致富离不开油田帮扶”的共识。长庆加强典型培养,按照“抓合水、稳华池、促庆城、带全市”的思路,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确保创建活动向纵深推进。庆阳市按照深入开展“舆论宣传引导创、典型培养示范创、现实教育辐射创、对比分析带动创、公开曝光监督创、考核奖评激励创”的“六创活动”,大张旗鼓做好宣传工作,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2.2.3 健全完善创建机制,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共同探索企地共建共赢新经验。长庆与庆阳积极探索加快油田发展的新机制,双方坚持定期互访、重点工作相互通报、重大事项及时协商、产能建设目标任务联合督查机制,在各县区成立“和谐典范油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办法,按照创建工作要求,落实地企联席会议制度,分层次召开油气建设促进会、协调会、座谈会,共同研究涉及石油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各县区以“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环境最佳”的理念,对井位审批、土地征借、钻前工程服务、相关规费收取、矛盾纠纷调处、治安管理等油田建设相关工作,实行“一站式”办理,由市、县(区)能源办统一受理,组织国土、环保、林业、水务等主管部门集中踏勘、联合审批、限时办理,从耗时几个月减少到5个工作日内限时办结,创造了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良好发展环境。通过建立油田生产建设“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企地双方探索出了一些维护新形势下国家能源安全、构建参与资源开发的央企与地方和谐共赢关系的新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2.2.4 打造稳定治安形势,以创建平安油区营造企地和谐发展环境。企地双方牢固树立创建平安油区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优化油区治安环境作为确保油田发展的首要任务。庆阳与长庆密切合作,着眼于建立健全维护油区社会治安稳定的长效机制,双方坚持每年层层签订《油区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兑现奖惩;庆阳从省公安厅争取政策支持,增设长庆公安分局,共同加强了三级防护网络建设,理顺了信息共享渠道,形成了长庆公安分局、作业区、保安大队、警务督查室“四位一体”联动的涉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庆阳市公安局和长庆公安分局加强协作、统一作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破获涉油刑事案件,摧毁重大涉油团伙,查处治安案件,打击处理,油区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各级党委、政府建立了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区)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狠抓油区治安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并采取领导分片包干、包乡负责的办法,将涉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下移到乡镇、村组和井场、站所,及时调处涉油矛盾纠纷;同时,在老油区实行定井线、定人员、定责任、定奖惩和县包区块、乡包片、村包段、人包线的“四定四包”管护责任制,在新油区建立了“打击与防范相结合,群防群治与专业管护相结合,以专业管护为主,政法联动,依法打击”的管护措施,彻底解决了影响油区治安难题。
2.2.5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以提升生态环境支撑传统能源开发转型升级。庆阳位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为防止能源开发形成对周边生态的影响,长庆通过加大投入、应用新技术,加强预防和治理。针对老油区环保治理,长庆油田累计投入3亿元升级改造原油采出水处理设施,对原油开采中的污油、污水、污泥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产生的数万方原油采出水经过“两级沉降、两级过滤”的新工艺,实现采出水回注地层的水质100%达标全部回注目的层,实现了采出水的循环利用。针对开发占地问题,长庆创新形成大井组部署联动工厂化开发模式,在华庆油田白409区建设过程中,74口井大型丛式井组仅占用两个井场,刷新国内最大采油平台开发井数组合纪录,成为我国目前陆上最大的采油“航母”。与常规开发相比,施工效率提高30%以上,减少井场18个,节约用地139亩。在华H60平台部署水平井20口,平台内所有井位限定在长54米宽31米的狭小空间之内,井底辐射却达到1.5万亩,有效开采面积比地面扩大了6000余倍,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实现能源循环利用,采取发电和轻烃回收等措施综合利用油田伴生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了石油开发向环保、节约、清洁、文明转型。同时,本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油田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长庆与庆阳共树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实施了“百万亩碳汇林”工程,建成标准化井场1370座、增加绿地3.3万亩,目前,南梁林缘区、华池水缘区、西峰农缘区、马岭老油区、镇北库缘区五大生态保护模式初具规模,用行动与事实打造绿色环保油田,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
2.2.6 牢牢把握创建中心,以实现油田产业大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快发展。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长庆与庆阳以做大做强陇东油气田为中心工作,以实现油气产业高效益、高质量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快速提升,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双方共谋发展大计、共担发展责任,庆阳市政府及时牵头审批勘探开发建设用地,出台支持油田开发的优惠政策,要求油区所在地政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动员全民支持油田发展。庆阳市人民把改变老区经济落后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支持油田开发的实际行动,调动一切支配资源,全力服务油田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油田生产建设步伐。长庆油田持续强化创新驱动作用,深化适用技术配套应用,加大陇东油区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原油产能部署,持续保持陇东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长庆油田充分发挥油气产业链辐射作用,积极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在甘累计生产原油3878.8万吨,累计生产天然气7.85亿方,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65.73亿元,累计上缴税费158.49亿元,在庆阳创造的工业产值分别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近1/2,上缴税费占当地财政收入的1/5。2020年底,长庆油田陇东油区预计生产原油880万吨,天然气4.5亿方,2025年,全油区原油产量计划达到1000万吨(长庆油田960万吨,玉门合作区40万吨),天然气产量计划达到30亿方,实现油气当量1250万吨,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推动庆阳建设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步伐、拉动地方社会经济加速增长,将陇东油区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促双方共同发展的强劲动力,打造出双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2.2.7 拓宽企地协作领域,以突出资源双向开放推动双方深度融合发展。“和谐典范油区”创建以来,双方逐步打破固守自我的壁垒,突破单项发展的藩篱,对一些公共资源尽可能双向开放、共享共用。长庆油田落实“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攻坚重大部署,把实施企地共建项目作为认真履行国有企业责任、深化创建工作内涵的重要载体,通过发展带动、项目拉动、资金援助等多种方式,构建了生产储运、炼化销售、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一体化的油气产业集群,为西部省区工业发展与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撑。以带动地方工业、农业、交通、电力和施工、建材、商贸、餐饮等服务行业,支持地方发展,使庆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经济创收。庆阳市按照“有利于减轻油田负担、有利于地方发展、有利于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原则,全面推行钻前地方政府承担、建设专业公司承包、开发管理油田负责的新模式,确保了油田开发的低成本发展。长庆与庆阳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机遇,采取市场化运作和股份制合作的模式,借助庆阳能源化工集团这个平台,积极培育支持地方工业发展,长庆把主业以外的更多产业项目和服务项目交由地方实施,帮助更多的地方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搭建起资源开发与地方发展、群众增收的“桥梁”。同时,长庆积极支持庆阳天然气下游利用项目,实现天然气资源全部就地深度加工转化,拓宽和谐创建推进的新领域和新渠道,实现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庆阳市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企地互利共赢。
2.2.8 落实包容性发展使命,以致力惠民富民确保油区群众生产生活受益。企地双方聚焦民生、改善民生,把群众支持油田开发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方面和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着眼创建和谐典范油区,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改善油区软、硬环境,确保油田开发建设需要,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受益。油田单位大力支持庆阳的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实施油区道路共建工程,开辟出一些地方群众脱贫致富的就业岗位,与地方政府共同争取资源开发收益成分政策,使国家资源开发成果更多更有效地惠及老区人民,积极支持地方公益事业,支援庆阳人畜饮水、抗旱救灾、支农扶贫等重点工程,积极推进“扬黄续建”和“葫芦河调水”两大供水工程,从根本上缓解油区北部供水矛盾,满足石油开发用水需求,为当地人民群众饮水提供安全保障。按照甘肃省、庆阳市脱贫攻坚部署,科学打造出长庆精准扶贫“十大工程”,确保各单位帮扶资金不降低,帮扶村户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庆阳市平均增长值,真正让油区群众得到油田发展带来的实惠,最大限度地争取到省市、油田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陇东油区开发建设的全方位支持。2012-2017年,油区10家单位对接帮扶庆阳7个县、17个乡镇的45个贫困村,603户贫困家庭,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88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84个,截至2017年底,帮扶村户脱贫率达86.2%;2018-2019年,油区3家单位帮扶环县车道镇8个贫困村,563户贫困家庭,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78万元、开展帮扶项目113个,2019年底,油区帮扶的环县车道乡8个贫困村成功通过市级脱贫验收,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地方政府也全力支持油田生产生活基地建设,为油田职工和家属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不断完善油田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石油职工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2]。
3 以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全国“和谐典范油区”创建的实施效果
3.1 油田产能建设快速提升,“西部大庆”如期建成稳产效果明显
在长庆油田发展初期,产量达到100万吨用了22年,达到200万吨用了12年。随着“和谐典范油区”的创建,2009年产量突破300万吨,只用了5年时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陇东油区呈现出平均每年新增原油产量100万吨的加速增长态势,先后实现从400万吨到突破700万吨的“四连升”,成为长庆油田建成“西部大庆”的有力支撑。到2019年底,陇东油区完成油气当量857.57万吨,形成了一个200万吨级采油厂、四个100万吨级采油厂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落实了镇北-合水、南梁-华池两个10亿吨级整装含油富集区,探明了国内最大的10亿吨级庆城页岩油油田(探明储量3.58亿吨、预测储量6.93亿吨),页岩油总体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合计已探明石油储量24.14亿吨,已动用地质储量15.48亿吨,动用可采储量3.26亿吨。天然气落实预测储量为1457亿方,提交探明储量318亿方,油气产量已具备每年900万吨和5亿方的生产能力,越发靠近建成国家千万吨级能源基地和资源战略接续区的宏伟目标。
3.2 石油产业大规模建设,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油田兴则地方兴
2006年庆阳市生产总值(GDP)为171.54亿元,“和谐典范油区”创建以来,长庆油田成为庆阳老区经济发展和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的支柱产业,在陇东地区的开发建设,直接带动了庆阳经济的快速发展。2019年完成产建投资166亿元,约占庆阳市第二产业投资的79%;油气开采、炼化实现工业增加值318.4亿元,约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5%,上缴税费109.1亿元,约占全市大口径财政的64%。石油开发已经成为庆阳的首位主导产业和重要税源。2013-2019年,庆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快于同期全省年均增速1.6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3.3 开发建设环境不断优化,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借助“和谐典范油区”创建载体,各级政府坚持用一流的服务保障石油勘探开发,不断完善和创新“一站式”服务体系,目前已推广到:油田建设“一站式”服务、土地征借“一站式”办理、钻前工程“一站式”承包、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治安维护“一站式”管理,进一步深化井场审批程序,保证了审批程序从简、审批速度从快、规费收取规范、矛盾调处及时,充分营造出“四最四低”的发展环境和安全和谐的生产环境,提高了建设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维护了油区治安,确保了石油开发规范高效推进,支撑了超低渗油藏的大规模勘探开发。
3.4 油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油区秩序持续好转
2006年以前,非法涉油公司、私人占井、收油窝点、土炼油炉、占压输油管道违章建筑物等乱象丛生,创建工作开始以来,经过企地双方联手配合,回收封堵非法占井583口,关闭涉油公司9家,取缔土炼油炉152处,清理违章占压输油管道建筑160处,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油田生产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市政法、公安机关不断完善维护油区社会治安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了“打防并举、依靠群众、专群结合”的管护责任体系,涉油案件从2012年的1454起下降到2019年的203起,油区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无涉油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涉油伤亡案件、无非法占井、无新增占压输油管道违法建筑物和无土炼油炉的“五无”目标,保驾护航了油田生产建设,陇东油区从全国油区治安秩序整顿的重点地区变为长庆油田治安综合治理最好区块[3]。
3.5 地方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双方融合日益紧密
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长庆与庆阳不断落实发展与共享的任务目标,陇东油区各单位与庆阳能源化工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支持庆阳市开展产业承接和产业链延伸,逐步培育石油配套产业体系,快速发展壮大地方工业。近年来,长庆以庆阳能源化工集团公司为载体,使庆阳引进能源开发利用、钻采工程服务、机械制造维修等项目120个,协议投资突破120亿元。并将长庆桥基地资产净值2257.56万元无偿划转到庆阳能化集团,目前庆阳市劳务输出公司9个,每年工程业务总量5亿元以上,逐步培育形成了以“生产生活与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劳务输出市场、石油机械配套产品和化工助剂供应市场”为承载的配套产业体系,集三大市场于一体,企地间的发展方式逐步由曾经的“输血”向“造血”转变,企地已经形成一种不断发展的产业转移关联体。
3.6 实现黑色资源绿色开发,生态油区建设效果显著
“和谐典范油区”创建的深入开展,逐步推进了石油开发向环保、节约、清洁、文明转型,实现了生态环境支撑经济长远发展的功能。油田依靠科技创新,采用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环境保护治理,有效预防了重特大涉油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真正把保护环境的责任落到了实处,节约了土地,实现了油田开发与自然的和谐[4]。通过加大采出水处理、污染治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加强环境敏感区域和重点整治区域的环保措施,加大防护投入,加大标准化井场投建力度,站库、井场、油区道路得到全面绿化,使已开发四十多年的老油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后,油田单位更加严格落实生产全过程环保预防、监控措施、建立环境应对预案和抢险物资储备库,从源头上杜绝了环境污染。
3.7 企地双方实现双赢互利,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和谐典范油区”创建以来,长庆油田先后投入“支地”总费用近20亿元,长期以来困扰油区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用电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较好解决,油区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油田发展带来的好处。在油田建设过程中“钻前道路修建、钻井井场施工、钻井供水、环境绿化、场站保洁、道路维护”等业务,广泛引用当地建设队伍,每年有十余万群众参与油田建设,创收5亿元以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改善了当地群众就业和生活条件。通过参与脱贫攻坚行动,长庆油田陇东油区累计共开展帮扶项目597个,投入帮扶资金7563万元,帮助老区人民改善生活水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2019年底,油区帮扶的8个贫困村成功通过市级脱贫验收,提前一年退出贫困序列,长庆油田多次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为支持油田建设,庆阳市委、市政府规划出1352亩土地,改善了长庆在陇东2万余员工的居住条件。油田员工和当地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油田兴、地方兴,油田大开发、地方大发展”带来的实惠[5]。
3.8 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树立了典范
油田企业是“没有围墙”的企业,加之其开发用地的不确定性、滚动开发的连续性,决定了企地关系既必要,又复杂;既长期,又艰巨[6]。企地关系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工业和农业、工人和农民,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也涉及资源和环境,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因此,长庆油田把地企关系视为最大的生产关系,把企地合作视为最大的生产力,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庆阳是和长庆油田而言,一个是革命老区,一个是目前全国油气当量第一的大油田,创建唇齿相依、互利共荣的地企关系,事关老区的前途命运,事关省市发展大局,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事关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企地“和谐典范油区”创建活动,让陇东油区走上了和谐发展之路,企地共同缔造勾画了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地企关系:政治上,地企双方不比谁大谁小,是一种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经济上,地企双方不搞分割孤立,是一种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感情上,地企双方不分你我彼此,是一种血脉相连的亲情关系。这种以“共建、共赢、共享”为主旨的和谐地企关系,既有深刻的理性判断,又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构建和谐国有大型企业与地方关系的成功典范,是资源型城市加快资源开发、推进科学发展的成功典范,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典范,更是促进企地发展的增长点和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为全国国企提供了一个资源型城市、能源化工基地致力于科学发展的样本。
长庆油田与庆阳市以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全国“和谐典范油区”创建活动告诉人们,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是企地和谐的“金钥匙”,更是社会和谐的“总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