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策略探索

2021-12-28吴纬芳王秀丽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业化主体互联网+

吴纬芳,王秀丽

(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互联网+”,即“互联网+传统行业”,但两者并非简单相加,而是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互联网+教育”就是这种跨界融合的具体体现,能够对课程、教学、学习、教师发展等产生系统性影响,同时它也是网络全球化时代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它既能够满足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又能够关注教育的个性化,从而平衡规模和质量。外语教学既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连接我国和世界的“窗口”,尤其是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其相关的语言教学理论、语言本质理论和国家政策等为“互联网+”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提供理论指导,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举措自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现阶段教学中产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对大学英语教学乃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时代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借“互联网+”发展的东风进行创新,本身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决策,能够在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发展高等教育和优化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

1.1 为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提供动力

“互联网+”助力智慧教育新生态的构建,大学英语教学因此倡导将智能导学、智能伙伴等智能代理角色融入教学环境中,为师生提供智能教学服务,构建具有真实性、深交互性等虚实融合的智能资源环境,初步实现智能学习资源等与现实教学环境的无缝衔接,为智慧教育生态提供智能化服务新生态。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自如转换角色,并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在学校以外的社会、家庭等环境中获得与智能虚拟环境相融合的学习支持服务,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智慧教育生态提供终身学习生态〔1〕。综合而言,大学英语教学创新能够为智慧教育新生态的构建提供不竭动力。

1.2 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释放活力

中国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意识到“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性,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指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长远性;并于2016年颁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应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在深入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能够初步实现为高等教育改革释放活力的目标;同时,大学英语教学还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此推动跨文化跨学科整体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释放持久性活力。

1.3 为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奠定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将人才培养模式认定为重要议题。大学英语教学基于此模式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能够为优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首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2020年)》,“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需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指示,大学英语教学以能够培养运用英语表达观点、项目、研究成果等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宏观目标。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以培养国家紧缺技能人才为培养方向,促进外语教学与国家发展相向而行,优化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大学英语教学对课程设置进行创新,综合听力、写作、口语、英美文化等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促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3〕。

2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困境

大学英语教学还未能够完全适应“互联网+”新要求,在教学主体观念、信息化应用能力、专业素养发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的问题,给英语教学创新造成一定的阻碍。

2.1 主体观念落后,削弱目标导向力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贯彻“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依旧是教学主体,但对于互联网英语教育的认知观念不足。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将坚持唯分数论观念;另一方面,教师将大多数精力花费在词汇、语法讲授和等级考试中,与《英语教学大纲》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相背离,导致学生被动和依赖性学习。换言之,考试通过率依然是很多高校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后沦为以考试模拟题的主体,而非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可见其内在逻辑和最终效果方面的积极导向作用都极为不足。

2.2 信息化能力不足,导致模式单一化

“互联网+”与大学英语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且这种开放性随着教育信息化趋势加强愈加凸显。然而,由于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长期囿于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在高校未能结合英语学科和本校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升级信息化教学平台,导致信息化教学媒介应用性不强,对教学模式的启发力不足。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信息化教学停留在PPT讲解层面,教学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层面。信息化教学模式依旧处于互联网英语教学的低层水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教学。

2.3 专业化发展滞后,导致能力培养失衡

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发展滞后,整体体现在高校和英语教师专业化能力不足。高校方面,大多数沿用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软件等,忽视英语学科特殊性,校内专业化教学环境的缺失;同时,高校忽视网联对英语专业化教学的促进作用,使得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覆盖了合作机会,造成校外专业化教学环境缺失。教师方面,缺失专业化发展理念的指导,囿于繁重的教学、科研压力,以及职称评定等较为功利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情况了解不到位,导致自身专业能力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失衡,专业化内生动力不足。

2.4 实践发力不足,导致改革断层

大学英语教学的落脚点在于提升实践能力,这取决于协同创新发展的程度,而协同创新发展力不足正是教学实践发力不足的根源。一方面,协同创新主体缺失,企业和学生主体处于缺位状态,且教师性别、学历、职称结构不平衡,不利于主体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协同创新教学平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体现在主体协同创新观念整体较为落后,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和科研一体化水平较弱,各相关主体并未意识到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基本上处于“孤军奋战”的改革阶段,实践能力不足影响其后续发力,难以激发相关主体的实践动力,导致改革工作不能有序推进,出现“断层”现象。

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突破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立足于“互联网+教育”,应融合信息化技术、新教学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专业化体系构建,共促教学与实践接轨,提升协同发展能力。

3.1 践行认知理论,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偏向于应试教育,面对“互联网+”新形势,亟需更新指导理念,融合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时制定与教育改革大环境相匹配的新教学目标。根据认知理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是新的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且这种结合与转换只有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实现”。从根本上讲,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其在获取新的语言知识之前,本身已经拥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外部信息输入能够刺激其长时记忆和认知结构的变化,这种结构又进一步为其接受新知识提供“必要机制”。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高校和教师等教学主体明确自身责任,更新教学观念,制定教学目标,共同促进学生英语理论的学习,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3.2 融合信息技术,多元更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应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积极与专业的“互联网+教育”企业合作,打造专门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创建相互连接、共同教学的线上场所和媒介。教师可以在平台中搭建不同的教学群组,以班级或者学生水平层级为单位,在不同群组中上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在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教师运用大数据辅助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易错点和优势,进而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及时在平台中标注,保证与学生及时沟通,让信息技术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在潜移默化中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教学中〔5〕。教师可以运用微信等媒介,创建学习群组,规范群规,引导学生在群组内用英文交流,锻炼其口语表达、语言组织能力等〔6〕,初步实现互动教学模式,形成线上引导线下,二者相辅相成的多元教学模式。

3.3 提升专业化水平,全面平衡教学能力

“互联网+”教育不断重塑与深化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内涵,并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首先,“互联网+”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和思维,整体上赋予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全新的内涵,大学英语教师应努力提升信息素养,深入研究大学英语专业特征和学生基础知识、实践和跨文化交流等真实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寻求新的教学思维,指导教学思维和方式的专业化发展。其次,高校应从制定和完善制度入手,做好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工作,从教师专业化培训环节开始抓起,重点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及时引导,促进其短板转化为优势;高校还应在一段时间培训后,做好监管和评价工作,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对专业能力、信息教学能力提升快的教师予以进修、涨薪等实质性的奖励,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再次,高校应注意到网联发展的重要性,不同高校以同一区域或者同一水平为单位,搭建校外专业化教学平台,定期组织教师探讨教学重难点,展示创新性的示范课等,且平台网站可以对外公开,供所有具备专业化发展共同愿望的英语教师参考学习,以整个团体共同进步驱动专业化发展〔7〕。基于此,教师还应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全面平衡的教学能力指导学生有效学习〔8〕。

3.4 践行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互联网+”本身具有创新性,且需要源源不断创新动力的支撑。大学英语教学践行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是以“互联网+”为出发点,以强化大学、企业、政府与用户之间的合作创新为归宿点的正确选择。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发展,主要是通过观念、机制、文化创新等,加强高校、外语学院、学生群体、英语教师等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鉴于大学英语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教学等问题,各主体应以形成目标一致、开放协同的协同创新观念,将学生发展的共同利益和目标诉求作为观念的基础,从而准确定位英语课程教学、课程体系,甚至是评价体系等。以此为基础,各主体合力构建和创新协同发展机制,重新确立多元、综合、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理论带动实证研究,以加强实操性。大学英语教师应注意师生边界的把握,给学生以“同在感”,通过满足学生需求,带动教学质量提升,同时提升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协同创新学生和教师队伍创造条件,尤其能够为教学实践创新发展积聚力量。当然,协同创新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载体,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还可以保证管理和科研平台的搭建,用科研反哺教学,用管理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后盾,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带动学生相关实践能力的提升,自然而然形成协同创新文化〔9〕,以创新促实践。

猜你喜欢

专业化主体互联网+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论碳审计主体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何谓“主体间性”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