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西瓜高效栽培技术

2021-12-28张翠玲陈月桂高传清张慧敏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6期
关键词:栽种定值水肥

张翠玲,陈月桂,高传清,张慧敏

(连云港市赣榆区蔬菜技术指导站,江苏连云港 222100)

1 品种筛选

常用来栽培的小型西瓜品种有春红玉、喜春、黄晶、宁蜜二号、好运来。通过研究发现,最适宜用来栽培的品种必须有明显的优点:早熟、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良好、品质优良、产量丰富。综合对比这五个品种的西瓜,可发现春红玉性状最佳,最适宜用来设施栽培;宁蜜二号和春喜性状次之,可用作实验栽培;黄晶的果肉是黄色的,与其他品种不同,可与春红玉搭配种植;好运来不适合栽培种植。

2 穴盘育苗

无土培育技术是采用不同规格的穴盘盛装不同比例的配方基质,进而培育作物的技术,是大棚种植后的又一次育苗改革。这种技术采用穴盘育苗,既能挣脱传统土壤育苗的桎梏,又可实现智能化、工程化、规范化管理,是作物种植从农业化生产走向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改革,也是作物从传统的生长发育方式走向现代化生长发育方式的关键过程。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在蔬菜种植领域已经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为蔬菜的育苗和栽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蔬菜的品种规模过于宏大,穴盘规格和基质配比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

经研究发现,对于设施西瓜来说,最佳穴盘规格为50孔穴盘,最佳基质配比为:苇茉:煤渣:砻糠灰=3:2:1。

3 栽培方式

我国首先提出了采用有机基质来培育幼苗的无土栽培方式,既创新了幼苗的无土培育方式,又融合了无土栽培技术和有机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刚出现时,通常是采用无机肥料为幼苗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需要严格的控制穴盘内的养分配比,整个栽培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故而栽培成本过高,而且培育出的产品中会出现硝酸盐超标的情况。现在无土栽培采用的有机基质是有机废弃物经过发酵消毒后的产物,既能提高基质中的养分,改善产品品质,又能有效提高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另外其管理方式也很简单,只需要定时定量添加N、P、K元素和水分即可。

4 田间管理

4.1 定植管理

4.1.1 定植时间。最适宜的栽种时间为2月末或3月初,当地表以上5 cm处的温度高于12℃时即可栽种。栽种的幼苗以植株健壮、根系发达为宜,移植当天的天气以晴朗为宜。

4.1.2 定植密度。移栽的幼苗每株间隔以30~35 cm为宜,大棚内要留有瓜农行走的空间,约30 cm,棚两边各栽种定值行,的土地内需栽种700~800株/667m2定值株。

4.1.3 整地施肥。移栽前需先整地、施肥,土地内施放经过发酵的有机肥,重量为3000~5000 kg/667m2;施放N、P、K之比为15:10:20的复合肥,重量为 100 kg,作为基肥。施肥后再次整地。在定值行上施放80 kg/667m2生物有机肥和250 g/667m2生物农药,再次旋耕土地。

4.1.4 种苗处理。穴盘内培育的幼苗健壮、避免出现缺苗,然后运送至大棚处定值。运送途中要做好防风措施,避免受到冷风侵害。定值前幼苗要在富氧根生物制剂1000倍水溶液中作蘸根处理,保证幼苗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还可避免植株发生轻茎腐病。

4.1.5 定植方法。确定定值日期,提前7~10天铺设滴灌管,覆盖好地膜,然后在晴天时移栽三叶一心的幼苗。移栽时先打孔、再移栽、后浇水、再封土。做好保墒保温工作。另外,小拱膜也要同时覆盖上。

4.2 定植后到坐瓜前的管理

4.2.1 水肥管理。幼苗移栽后要做好保温措施,小拱膜和二道膜及时覆盖,滴灌3~5 L/667m2生物菌肥。移栽7~10天后,施放3~5 L/667m2生物肥,作用是促进幼苗的根系生长。发棵期滴灌3~5 kg/667m2N、P、K含量为19%、17%、19%的水溶性复合肥。整个瓜苗生长期中,春天下午两点以后浇水为宜,夏天四点以后浇水为宜。

4.2.2 温度管理。定值以后要做好防风防冻措施,在谷雨之前避免瓜苗受到霜冻侵害。

4.2.3 整枝打叉。植株发棵前要进行摘心、整枝工作,瓜蔓要延伸至不同的方向,根部1 m内不留瓜,打去枝杈,让养分集中在双条瓜蔓上。

4.2.4 人工授粉。第一茬瓜要进行人工授粉工作,时间为上午七点至十点之间,经过授粉的植株要进行标记。

4.3 坐瓜后的管理

4.3.1 肥水管理。西瓜是根系敏感性植株,在栽种过程中施放水肥,能够促进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水肥一体技术结合了灌溉和施肥技术,将植株需要的养分通过灌水的方式直接输送至植株根系处,可以将水肥管理规范化,既能减少栽种西瓜的成本支出,节省资源,又能提高灌溉的效率,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现在,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被全面作用于西瓜生产行业,得到了瓜农的普遍认可。此技术的优势在于即灌溉和施肥于一体,以灌溉的方式解决了植株施肥总量和方式的难题,管理也很简单快捷,有效提高了施肥效率。西瓜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的水肥配比不同,开花之前,植株对生长素的需求较高,对N、P、K的需求量不高,N、P、K含量仅占总肥量的15%;开花之后,植株对N、P、K的需求量增加,占总肥量的85%。水肥一体技术能能够明显的节省大量水分、肥料,并缩短西瓜的成长期,促进西瓜的产量,在品质方面也能提高西瓜含糖量和Vc含量。经过专家研究发现,其他栽培条件相同,但使用滴灌、微喷方式可节省水量38.8%,节省肥量29.1%。另外,水肥一体化技术还能够有效把控植株需要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在植株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施放水肥配比,以最适宜植株生长发育的环境促进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水肥一体化技术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肥料是否合适也决定了水肥的效果,水溶性肥料能够保证植株对水肥的吸收率,在西瓜栽种方面有广泛的运用。

施放水肥的具体方式:植株在第一茬坐瓜期,施放3~5 kg/667m2N、P、K含量为18%、8%、30%的水溶性复合肥;植株在收瓜前10天不需要浇水施肥。植株每次采瓜后,滴灌3~5 L/667m2生物肥;植株坐瓜期后,滴灌3~5 kg/667m2水溶性高钾复合肥。7月初~8月初要做好防水排涝措施。8月后期夜间温度降低,是西瓜植株很重要的坐瓜期,此时水肥管理要更加严格。

4.3.2 病虫害防治。西瓜植株的病虫害防治是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基础在于培育出没有病虫的幼苗,采用杀虫剂、诱剂等手段杀死病虫。另外,用药剂灌根和药物喷洒的方式防治病虫害。在西瓜植株生长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生物农药需高效率、低毒性、低残留,尽量保证西瓜的绿色生产和无公害生产,不可将农药残留在果实内。这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较为环保、安全、实用,能够防治超过90%的病虫害。西瓜植株的整个栽种期内,会受到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虫害,主要是由蚜虫、螨、烟粉虱等引起的。根据病虫害的规律和特点,可综合使用农业、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控。

目前,在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方面,主要运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减少了化学防治方法。这是为了改善土壤环境,以微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的防治方法,能够提高西瓜的抗病性能,进而实现防控病虫的目的。经过专家研究可知,西瓜专用生物肥能够促进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进而防控西瓜枯萎病,促进植株根系发育。

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幼苗定植前蘸根处理,采用富氧根生物制剂配成的1000倍水溶液,能够预防茎腐病;对蚜虫、螨、烟粉虱采用针对的农药,首次喷药后3天后查看效果,5~7天后再次喷药可有效防治。

猜你喜欢

栽种定值水肥
等该拉练时再拉练吧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