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农机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
2021-12-28张祥宁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办事处山东青岛266000
张祥宁(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办事处,山东 青岛 266000)
目前,当地垦区工厂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了大规模的育苗,并采用了智能技术来进行管理,其主要在催芽棚、水稻育秧大棚以及监控室内应用了智能技术。每年3月份都需要在标准育秧棚内对水稻进行一个多月的培育,秧苗能否得到健壮的生长,主要取决于育秧环境是否良好,因此,在育秧期间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育苗生长环境的监控。
1 人工智能技术在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技术的模版就是人,其借助现代技术实现了对人类大脑的模拟,进而通过对相关程序的选择,使系统具有了各种行为和活动。从本质上来说,人工智能处理技术与人类的大脑高度相似,但是,人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智能技术具有瞬间处理和分析海量信息的能力,并能够通过与相应目标的结合,来对具体的行动计划进行制定。对智能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其在未来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投入到了现代技术研发工作中。
2 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整体设计
在进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农场通过大规模的建设育秧棚,对秧苗进行了一系列标准的培育,并采用了统一的形式对其进行管理,使秧苗在良好的设施条件下得到了茁壮成长。该系统中包含了感知技术、传输技术以及应用技术这三种主要的物联网技术。感知层中所应用的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和温度以及二氧化碳等的感知[1]。以该系统为基础,在设计其应用硬件分系统的过程中,在各育秧棚中设计了主监控设备、采集器1、2号以及执行机构,使5V供电电压下的DS18B20由于传输距离不足而失去信号,进而无法实现对远端土壤温度的采集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对连接处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工业防水连接器的采用,为各育秧棚提供了能够互换通用的采集器,加快了设备拆组的速度,为维护工作提供了便捷。在感知层和应用层中,通过对传输层的借助,为两者的互通提供了通信支持,并且由上位机平台来负责管理无线数据等。该系统能够将棚内的环境和相应的预警等信息,发送给使用用户终端,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能够实现对棚户内环境状况的查询,同时,在移动终端中通过对发出控制指令,能够实现对育秧棚的控制[2]。在对其执行机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控制环节采用手动或自动一体化方式,即使计算机无法再进行自动控制,那么只需要通过对手动控制的切换,就能够使系统的运行保持正常,同时,为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并且用户借助手动模式也能够监控育秧棚环境。
3 系统优势
3.1 可实现全面监控
在对农机电子工程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因其设备内部的结构复杂,而且为了便捷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设置了非常多的功能[3]。为了保障各功能正常运行,在整个设备工程中安装了非常多的电器组件。当使用这些功能时,很容易发生电力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找到故障位置。所以,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农机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利用智能化系统对整个设备进行监控,一旦发生故障,智能化系统可以及时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与反馈,以此来更加快速地解决故障问题,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4]。
3.2 及时有效输出控制指令
农机电子工程领域应用智能化技术所进行的自动控制,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系统。通过智能化系统对信息进行输出控制,能够使信息迅速传递到终端,以此来帮助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处理与反馈,最终实现控制的目的。此外,还需要农机电子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自动控制设计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改革与创新,将智能化技术充分运用到自动控制当中,进而不断提高智能系统的控制以及管理水平[5]。
4 结语
在实验室进行安装测试后,该系统已经在庆丰农场4栋大棚内对其进行了安装。根据实验室和现场的实际测试和实际运行结果得知,该系统在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参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对劳动强度的大幅缩减,开展更加高效的劳动生产,并且能够减少劳动强度,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