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基本途径的思考

2021-12-28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付江平

内江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体育锻炼个体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付江平

当前,体育教育正面临着重要的转型,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已成为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体育教育需要着力改善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以帮助他们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健康素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行为,但要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并不容易。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共通之处进行了分析,旨在明晰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交叉区域,为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找到落脚点。

1 前言

在世界仍处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当下,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青少年体质下降、健康状况不佳等情况,很多国家都在努力推动学校系统中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强化。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福祉,还关系到社会的经济负担以及民族、国家的竞争力[1]。因此,迫切需要对青少年的生活习惯采取干预行动,以帮助青少年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体育教育作为学校系统内的一门独立学科,主要是通过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对改善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帮助。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熟悉健康教育的特点、掌握健康教育的规律,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虽然体育教育具有促进健康的效用,但健康教育的范畴显然不是体育教育的健康促进所能涵盖的。实际上,健康教育甚至可以覆盖体育教育,但从实践操作的可行性看,利用体育教育的载体来实施健康教育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两者拥有很多共通之处和交叉区域。

健康教育是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行动之一。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目的使个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改善健康状况的手段。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健康促进工作开展的战略,包括制定卫生政策、创造有利环境、加强社区行动、调整卫生服务方向、掌握技术技能等[2]。在所有这些策略中,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教授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规律体育锻炼习惯的策略来促进健康。掌握技能的目标是让青少年拥有更多控制自己健康和环境的机会,进而拥有在未来做出健康选择的能力,养成规律体育锻炼习惯的目标是让青少年将体育锻炼融入生活方式,以期能够日常化、长期化地发挥体育教育促进健康的效用。体育教育采取的这一策略与健康教育领域开展的行动是一致的,这种策略的一致性,使得体育教育拥有在健康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巨大潜力。

2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共通之处

健康教育旨在寻求刻意创造的学习机会,以促进人们的行为改变,进而实现预先确定的目标。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这个目标密切相关,是改变已被确定为会导致某些疾病风险升高的行为的一种手段。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有助于降低健康风险的知识和能力,并运用行为改变的方式来降低健康风险。此外,健康教育还要帮助人们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引导人们在环境的变化超过自身能力时改变环境。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帮助人们寻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不应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必须纳入切实的实践操作,只有如此方能在健康促进方面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健康教育就是要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身边的、威胁自身健康(身体、心理、社会)的风险,并愿意和有能力选择最有效、最明智的行为来面对或避免这些风险。

由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人们有能力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因此健康教育既要注重促进行为改变,也要注重管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促进行为改变,目标是引导人们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而管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目标是促进人们发展更为自主的健康理念。促进行为改变具有结果导向性特征并倾向于终结性评价,而管理个体与环境关系具有过程导向性特征并倾向于发展性评价。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应避免完全陷于理论化、医疗化和规训化的窠臼,应考虑青少年的个体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条件,应充分考虑青少年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与参与,应以生活技能的学习为导向,鼓励青少年自我探索和实践体验,并引导青少年分析自身有关健康的行为决策。

健康教育主要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任务,而体育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任务。不同领域的任务指导着各自领域所开展的行动。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在本质上存在共通之处。首先,两者都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根据个体的特点来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需要特别注意尊重每个个体的学习能力、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以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教育者的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以此促进个体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个体的自主性,培养个体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和责任感。其次,两者都强调通过社会互动来构建健康意识,两者都关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质量。再次,两者都注重个体对健康信息的加工与处理过程,注重个体对健康信息的感知、分析和意义赋予。目标是让个体在学习过程拥有主动权,能够主动获取健康信息数据,并能对健康信息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培养个体理解健康概念和践行健康行为的必要技能。最后,两者都注重用预期结果来启发个体的自主行为,它们都希望借助预期的健康结果来启发和激励个体进行行为矫正。简言之,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都关注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行为[3]。

3 对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基本途径的思考

3.1 提升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

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青少年的健康水平,而要提升青少年的健康水平,首先要提升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这是青少年确定采取或不采取某种健康行为的先决条件。

提升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要首先提升青少年对健康行为结果的积极认知和积极情感,这有助于青少年构建对健康行为结果的信念。基于此,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首先就要对健康行为的后果予以明晰,并科学地阐明健康行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提升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要借助各类环境的影响,例如社交圈、行为规范、社会角色规范和道德规范等。个人对其社交圈内重要他人的期望非常重视,个体会为了获得社交圈内重要他人的期望而主动实施期望的行为。基于此,体育教育要积极构建具有这种社交网络,利用重要他人的期望来促使青少年参与体育教育、践行健康行为,这些重要他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家长。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首先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并关心自身的身心健康,其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青少年与青少年之间的伙伴关系、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来构建健康的社交网络。提升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还需要提升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自我效能感,要让青少年相信自己有能力定期进行体育锻炼[4]。基于此,体育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提升体育活动的乐趣性,减少青少年对体育教育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高青少年的基础动作能力,培养青少年的技术技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胜任感,而胜任感对内在动机有很大影响。提升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还需要为青少年提供简单易懂且与现实生命紧密联系的健康知识,例如营养知识、睡眠等。

3.2 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

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是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只有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的目标才能有所依托。

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首先要促进其基本动作能力的发展,其次要促进其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体育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要促进青少年的生理健康,而生理健康的实现主要依托于实际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这些体育锻炼活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以代谢消耗为目的、以提升心肺功能为目的的、以提升肌肉力量为目的的,以提升身体功能性为目的,以提升竞争优势为目的的等等。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基本动作能力和运动技能来促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参与[5]。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锻炼参与与实施健康行为并不能直接划等号,要想实现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还需要让青少年获得有关体育锻炼的知识,例如心率、负荷强度、负荷量、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与健康的关系。只有如此,体育教育才能从强迫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转变为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青少年的健康行为才能从盲从盲信转变为独立思考、主动行动。简言之,体育教育融合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健康表现,还要关注生理健康知识的传递。如果青少年能够知晓健康行为的益处和不健康行为的消极后果,并能够掌握正确的生理健康知识,会对他们的健康行为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需要体育教育在教学环节纳入多元化的旨在促进健康的体育锻炼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体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体育锻炼活动,而且需要特别注意体育锻炼活动技能与生活技能的联系。此外,需要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效果进行过程性的跟踪评价,帮助青少年分析体育锻炼活动的特点及其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效果,利用这种方法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进行价值判断,进而形成稳定的态度,强化实施健康行为的信念。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需要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实践课、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等。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为青少年提供所需的工具与资源并创设利于实施健康行为的情境,以最大程度地促进青少年对个人健康的管理。促进青少年实施健康行为也不仅仅只是体育教育的职责,还是学校、社区、医疗、家庭、体育组织等相关组织的职责,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也要善于统筹建立这些相关组织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例如加强与青少年家长的沟通以完善青少年的合理膳食与营养需求,加强与体育组织的沟通以争取更多的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机会等。

4 结语

健康教育与体育体育具有很强的相互联系,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提高健康意识、增加健康知识、实施健康行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统筹考虑体育教育的特点和健康教育的需求,不断完善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体育锻炼个体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