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2021-12-28高天啟
高天啟
(天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甘肃天祝 733299)
0 引言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方法,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要加强安全检测工作,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产量的提升。在各项工作中,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尤为重要,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所以,要了解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设施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人员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确保质量安全检测充分发挥作用。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现状分析
1.1 建设的设施不足
目前来看,我国在质量安全检测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掌握了一些技术方法。但从检测设施的角度来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人们对无公害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升检测质量,所以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推广检测试点,初步构建了监测网[1]。但在设施方面,很多地区还存在检测机构、场所、设施不足等问题,一些乡镇地区的检测室甚至不超过30 m2,缺少专门的样品保管室、处理室等设施,温湿控制设施也不完善,无法满足检测要求。
1.2 检测手段待创新
从检测手段来看,很多检测机构虽然配备了相应的仪器设备,但检测手段依旧采用常规的滴定、比色分析等技术手段。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壤、农药残留等项目进行检测,采用单一的手段很难满足检测要求,各项指标的检测也不够全面。
1.3 人员素养待提升
在检测机构中,大部分属于在编人员,其中只有个别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的数量也不多,甚至有很多成员并非农业学科专业毕业,存在明显的人才匮乏问题,一些机构甚至没有专门的化学和仪器分析人员。不仅如此,培训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1.4 资金投入还不够
在检测网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检测网络处在初步建设的阶段,虽然有一定的技术经验支持,但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在采用预算中增加质量安全检测的专项预算,造成相关单位和机构资金匮乏,难以落实检测工作。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2.1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农产品种植会采用有机肥、农药等产品,如果此类产品使用过度会造成部分残留,不仅危害环境,还会影响消费者健康。所以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为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奠定基础。只有保障农产品的优良品质,才能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同时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2.2 保障现在农业质量安全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技术和设备的支撑,利用各项仪器设备,对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进行规范落实。通过检测了解农产品的各项指标,掌握农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其做出准确的评价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农产品被污染或遭到破坏,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进而生产更多绿色产品。
2.3 促进农业产地环境治理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如果种植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种植,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或采用违规的化学药物,不仅会造成农产品表面有大量的药物残留,还会对农业生产的环境产生影响,可能会破坏周围的土壤、水等环境条件。所以,要加强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及时了解农产品是否存在过量的药物残留,根据检测结果对种植技术进行调整,指导种植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种植方法,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同时,也为周围环境提供保障。
2.4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质量较高的农产品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并且满足消费者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追求。在传统的农产品市场中,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造成很多不法商家出现,造成劣质农产品流入市场,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者的健康。为了避免此类情况,要加强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通过严格的检测将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筛掉,确保农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对策
3.1 完善安全监测设施
在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尤为重要。为此,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测设施,为检测工作的开展落实提供充足的条件支持。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要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保障检测条件。根据检测任务的要求,对设备仪器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适当扩建实验室,保障实验室的使用面积、规划布局、环境条件满足检测需求[2]。通常,市级检测室的面积应该在500 m2以上,县级检测室的面积则应该超过300 m2。在扩大检测室的同时,还要做好设备仪器的改造工作,配备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包括色谱类设备、农药残留速测设备等等。
3.2 创新安全检测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发展,农业也不例外。为了满足检测要求,需要对检测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积极采用新仪器、新设备,确保土壤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尤其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增加实验室中的高精度设备,对检测手段、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农药残留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色质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法等多种方法[3]。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包括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等等。以免疫分析发来说,包括酶免疫分析、放射性免疫分析等多种方式。其中,酶联免疫法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根据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检测效果良好。但当前农药种类在不断增加,抗体制备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在难以确定的样本中,农药残留种类检测具有盲目性,对国外进口的抗体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技术方法会受到限制。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更加重视技术的创新和完善。
3.3 提升检测人员素养
为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仅要对检测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还要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应该做好各个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引进各种高新技术人员。一方面,要改善检测人员的从业待遇,拓展人才招收渠道,聘请更多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级、中级技术人员,同时加强农业、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吸纳。另一方面,要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鼓励从业人员参与市级、省级的培训工作,对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检验,促进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此外,也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对农贸市场、生产基地进行规划规范,使生产产地可以追溯、市场准入更加严格,结合有效的监管控制措施,全面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3.4 加大资金技术投入
在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完善落实的过程中,必须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因此,政府应该增加财政预算,对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控,确保质量安全检测有足够的发展经费和建设资金。可以采用入股、捐赠的集资方式,加强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到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吸收更多社会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资金可以按照要求顺利落实和使用。此外,要构建完善的检测体系,做好统筹规划,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应该加强县级、区级检测中心的建设,还要对各个批发市场、生产基地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其可以建立符合要求的检测室,并且根据相关的法律规范落实检测工作。可以采取资质认证制度,提升实验室的公信力,通过考核促进检测工作的不断完善,全面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通过全面、有效的检测可以了解农产品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引发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升,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依据。所以,应该对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和优化措施。